基于改良型AAO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789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改良型AAO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及工艺,装置包括沿污水流向依序设置的缺氧选择池、电解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在缺氧选择池、电解池、缺氧池多点进水的运行模式,在回流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之前增加缺氧选择池,从而降低或消除硝酸盐对厌氧释磷过程的影响;在厌氧池的进水管路上增加一个电解池,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一方面可以消耗污水中的溶解氧且仍保留充足的碳源,保证污水满足厌氧条件进入厌氧池内,另一方面避免厌氧池内的污水受到低pH冲击而影响聚磷菌的有效释磷以及硝化菌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菌的反硝化脱氮。本发明专利技术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并优于国家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Device and Process Based on Improved AAO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改良型AAO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改良型AAO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A/A/O工艺称为厌氧-缺氧-好氧三者结合系统。早在70年代美国在生物除氮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的同步除磷脱氮污水处理工艺。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能过量地、在数量上超出其生理需要的从外部环境摄取磷,磷以聚合的形态贮藏在菌体内,形成高磷污泥而排出系统外,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效果。在厌氧条件下(DO=0,NO3-=0),聚磷菌体内的ATP进行水解,将H2PO4放出,并形成AOP同时也放出能量。因此,聚磷菌具有厌氧条件下释放H3PO4,在好氧条件下过剩摄取H3PO4的功能,生物除磷就是利用聚磷菌的这种功能开发了从污水中除磷的技术和工艺。常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呈厌氧(A1)/缺氧(A2)/好氧(O)的布置形式,其典型工艺流程见图1。该布置在理论上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聚磷微生物有效释磷水平的充分与否,对于提高系统的除磷能力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厌氧区在前可以使聚磷微生物优先获得碳源并得以充分释磷。常规A/A/O工艺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厌氧区居前,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对厌氧区产生不利影响,影响系统的除磷效果;2.由于缺氧区位于系统中部,反硝化在碳源分配上居于不利地位,因而影响了系统的脱氮效果;3.由于存在内循环,常规工艺系统所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实际只有一少部分经历了完整的放磷、吸磷过程,其余则基本上未经厌氧状态而直接由缺氧区进入好氧区,这对于系统除磷是不利的。为了解决A/A/O法回流污泥中硝酸盐对厌氧放磷等的影响,在进水方式、厌氧、缺氧、好氧段进行优化排序、分点进水等方面进行改进,产生了改良A/A/O工艺、倒置A/A/O工艺、UCT工艺、MUCT工艺等。但是,大量的试验资料已经完全证实,在生物除磷工艺中,经过厌氧释放磷酸盐的活性污泥,在好氧状态下有很强的吸磷能力,也就是说,磷的厌氧释放是好氧吸磷和除磷的前提,但并非所有磷的厌氧释放都能增强污泥的好氧吸磷能力。同时,在运行管理中要尽量避免低pH的冲击,否则除磷能力将大幅度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这主要是由于pH降低时,会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坏,细胞内聚磷在酸性条件下被水解,从而导致磷的快速释放。而不论是常规的A/A/O,或者是改良A/A/O工艺、倒置A/A/O工艺、UCT工艺、MUCT工艺等大部分污水都是直接送入厌氧池进行厌氧释磷,由于污水中本身含有一定的溶氧值,或者pH值不稳定,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厌氧条件,会影响到聚磷菌的厌氧有效释磷,继而导致除磷不佳且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改良AAO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及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基于改良型AAO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包括沿污水流向依序设置的缺氧选择池、电解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缺氧选择池、电解池、缺氧池分别与除砂后的污水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好氧池出口与缺氧池之间通过混合液回流通道相连通,所述二沉池出口与缺氧选择池通过污泥回流通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电解池内设有带有纳米金刚石电极的电解水设备。优选地,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微孔曝气器。优选地,所述二沉池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改良型AAO污水脱氮除磷工艺,采用上述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具体流程为:S1、除砂后污水经分流后分别通过管道送入缺氧选择池、电解池和缺氧池;S2、部分活性污泥经污泥回流通道回流至缺氧选择池内,与直接分流送入缺氧选择池内的除砂后的污水混合,进行反硝化处理,以消除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对厌氧释磷的影响;S3、缺氧选择池出水进入电解池,与直接分流送入电解池内的除砂后污水混合,通过电解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活性的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与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发生快速的链式反应而把污水中一部分有害物质氧化成CO2、H2O或矿物盐以及小分子有机物;S4、电解池出水进入厌氧池,聚磷菌在厌氧条件吸收进水中有机物而与体内磷酸盐作用,由聚磷菌体内磷酸盐分解后提供能量,合成PBH存储在体内,同时放出磷;S5、厌氧池出水进入缺氧池并与直接分流送入缺氧池内的除砂后的污水混合,反硝化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使得硝酸盐氮变成氮气逸出;S6、缺氧池出水进入好氧池,在异养菌降解有机物的同时,硝化菌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聚磷菌则过量吸收污水中的磷而以聚合形态贮藏在体内,形成高磷污泥;S7、经过硝化吸磷处理后的混合液一部分经混合液回流通道回流至缺氧池内,另一部分出水进入二沉池中以排放剩余污泥的形式实现磷的去除。优选地,所述缺氧选择池停留时间为1.0h~1.3h,所述电解池停留时间为0.3h~0.5h,所述厌氧池停留时间为1.6h~1.8h,所述缺氧池停留时间为3.8h~4.0h,所述好氧池停留时间为10.5h~10.8h。优选地,所述缺氧选择池的进水量为5%~10%,所述电解池的进水量为70%~80%,所述缺氧池的进水量为10%~25%。优选地,步骤S2中的污泥回流比为80%~100%,步骤S7中的混合液回流比为100%~20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常规AAO工艺基础上,在回流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之前增加一个缺氧选择池,以除去回流污泥中富含的硝酸盐,从而降低或消除硝酸盐对厌氧释磷过程的影响,进而保证了高效脱氮除磷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在常规AAO工艺基础上,在厌氧池的进水管路上增加一个电解池,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一方面可以消耗污水中的溶解氧且仍保留充足的碳源,保证污水满足厌氧条件进入厌氧池内,另一方面避免厌氧池内的污水受到低pH冲击而影响聚磷菌的有效释磷以及硝化菌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菌的反硝化脱氮。另外,本专利技术污水生物反应池的进水首先通过进水渠道内设置的三个进水闸门,可根据进水中TN等因数分别调整到缺氧选择池、电解池、缺氧池的进水量,以实现多点进水的运行模式,充分利用和消耗进水中的碳源。本专利技术脱氮除磷的处理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佳,出水指标可稳定保持在BOD5≤10mg/L,CODcr≤50mg/L,SS≤10mg/L,氨氮≤5mg/L,总磷TP≤0.5mg/L,总氮TN≤15mg/L,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并优于国家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常规AAO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污水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改良型AAO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包括沿污水流向依序设置的缺氧选择池、电解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缺氧选择池、电解池、缺氧池分别与除砂后的污水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好氧池出口与缺氧池之间通过混合液回流通道相连通,所述二沉池出口与缺氧选择池通过污泥回流通道相连通。所述电解池内设有带有纳米金刚石电极的电解水设备,在净化处理污水时,先通过低压电解反应在阳极可以直接或间接产生具有强氧化活性的羟基自由基,因其有极高的氧化电位,其氧化能力极强,与大多数有机污染物都可以发生快速的链式反应,把有害物质氧化成CO2、H2O或矿物盐以及小分子有机物,无二次污染,同时也助于提升污水pH,约0.5,可以改善原水及处理过程中污水出现低pH值的情况,保证吸磷效果。曝气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改良型AAO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包括沿污水流向依序设置的缺氧选择池、电解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缺氧选择池、电解池、缺氧池分别与除砂后的污水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好氧池出口与缺氧池之间通过混合液回流通道相连通,所述二沉池出口与缺氧选择池通过污泥回流通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改良型AAO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包括沿污水流向依序设置的缺氧选择池、电解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缺氧选择池、电解池、缺氧池分别与除砂后的污水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好氧池出口与缺氧池之间通过混合液回流通道相连通,所述二沉池出口与缺氧选择池通过污泥回流通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良型AAO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内设有带有纳米金刚石电极的电解水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良型AAO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微孔曝气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良型AAO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5.基于改良型AAO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具体流程为:S1、除砂后污水经分流后分别通过管道送入缺氧选择池、电解池和缺氧池;S2、部分活性污泥经污泥回流通道回流至缺氧选择池内,与直接分流送入缺氧选择池内的除砂后的污水混合,进行反硝化处理,以消除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对厌氧释磷的影响;S3、缺氧选择池出水进入电解池,与直接分流送入电解池内的除砂后污水混合,通过电解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活性的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与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发生快速的链式反应而把污水中一部分有害物质氧化成CO2、H2O或矿物盐以及小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英挺
申请(专利权)人:皇宝福建环保工程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