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71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格栅、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箱体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格栅的一端连接,所述缺氧池的内部安装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出水口通过上水管与所述缺氧池的内部连通,所述缺氧池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搅拌泵,所述搅拌泵的输出轴与搅拌轴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上焊接有搅拌叶片,所述箱体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安装有引风机,采用集装箱式模块化处理污水,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和搬运,层层过滤,大大提高对污水的净化效率,结构设计合理,适合推广和普及。

A Container Modular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集装箱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小城镇和远离城市污水管网的厂矿、居民区、旅游景点、学校、医院等分散式污水站所广泛使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然而该工艺和设备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针对村镇分散式污水站等使用场合,往往采用钢或玻璃钢结构机体及混凝土构筑物,由于存在村镇道路运输难,土建施工周期长,管理难度大成本高,施工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的制约,造成采用污水处理工艺设备的污水站基建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占地面积大,从而使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缺乏竞争优势,为此,提出一种集装箱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装箱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格栅、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箱体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格栅的一端连接,所述缺氧池的内部安装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出水口通过上水管与所述缺氧池的内部连通,所述缺氧池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搅拌泵,所述搅拌泵的输出轴与搅拌轴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上焊接有搅拌叶片,所述箱体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安装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通过F形通风管道分别与所述好氧池和沉淀池的内部连通,所述沉淀池的顶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紫外线消毒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紫外线消毒器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优选的:所述缺氧池和沉淀池之间连接有泥污回流管道。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相互对称安装有四组支撑腿。优选的:所述F形通风管道的底部出气口处均安装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包括管体和曝气孔。优选的:所述搅拌泵的外部密封安装有防水外壳,所述搅拌泵的输出轴与所述防水外壳的交接处套接有防水轴承。优选的:所述排污管远离所述箱体的一端处连接有储泥池,所述储泥池一端的顶部出水口通过上清液回流管与所述调节池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集装箱式模块化处理污水,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和搬运,层层过滤,大大提高对污水的净化效率,结构设计合理,适合推广和普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模块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曝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进水管;3、潜污泵;4、上水管;5、泥污回流管道;6、F形通风管道;7、曝气管;71、管体;72、曝气孔;8、引风机;9、紫外线消毒器;10、出水管;11、格栅;12、调节池;13、缺氧池;14、好氧池;15、沉淀池;16、防水外壳;17、搅拌泵;18、防水轴承;19、搅拌轴;20、搅拌叶片;21、排污管;22、储泥池;23、上清液回流管;24、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集装箱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格栅11、调节池12、缺氧池13、好氧池14和沉淀池15,所述箱体1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与所述格栅11的一端连接,所述缺氧池13的内部安装有潜污泵3,所述潜污泵3的型号为AV型潜水式排污泵,所述潜污泵3的出水口通过上水管4与所述缺氧池13的内部连通,所述缺氧池13的内部底端安装有型号为TOE/LP32-160-MK的搅拌泵17,所述搅拌泵17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9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19上焊接有搅拌叶片20,所述箱体1远离所述进水管2的一侧安装有型号为9-19-14D的引风机8,所述引风机8的出风口通过F形通风管道6分别与所述好氧池14和沉淀池15的内部连通,所述沉淀池15的顶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紫外线消毒器9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紫外线消毒器9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10,所述沉淀池15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21,所述选用公开授权专利技术公开号为(CN206942242U)一种智能化的迷你泳池中的紫外线消毒器结构。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缺氧池13和沉淀池15之间连接有泥污回流管道5,便于活性污泥进行回流,二次处理。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角相互对称安装有四组支撑腿24,设置四组支撑腿24使得箱体1的底部与地面形成空间,避免箱体1的底部长期腐蚀。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F形通风管道6的底部出气口处均安装有曝气管7,所述曝气管7包括管体71和曝气孔72,设置曝气管7,提高污水中的含氧量,使得污水产生大量流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搅拌泵17的外部密封安装有防水外壳16,所述搅拌泵17的输出轴与所述防水外壳16的交接处套接有防水轴承18,提高搅拌泵17的使用寿命,避免污水长期腐蚀。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排污管21远离所述箱体1的一端处连接有储泥池22,所述储泥池22一端的顶部出水口通过上清液回流管23与所述调节池12连通。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采用集装箱式模块化处理污水,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和搬运,层层过滤,大大提高对污水的净化效率,结构设计合理,适合推广和普及。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格栅(11)、调节池(12)、缺氧池(13)、好氧池(14)和沉淀池(15),所述箱体(1)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与所述格栅(11)的一端连接,所述缺氧池(13)的内部安装有潜污泵(3),所述潜污泵(3)的出水口通过上水管(4)与所述缺氧池(13)的内部连通,所述缺氧池(13)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搅拌泵(17),所述搅拌泵(17)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9)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19)上焊接有搅拌叶片(20),所述箱体(1)远离所述进水管(2)的一侧安装有引风机(8),所述引风机(8)的出风口通过F形通风管道(6)分别与所述好氧池(14)和沉淀池(15)的内部连通,所述沉淀池(15)的顶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紫外线消毒器(9)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紫外线消毒器(9)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10),所述沉淀池(15)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式模块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格栅(11)、调节池(12)、缺氧池(13)、好氧池(14)和沉淀池(15),所述箱体(1)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与所述格栅(11)的一端连接,所述缺氧池(13)的内部安装有潜污泵(3),所述潜污泵(3)的出水口通过上水管(4)与所述缺氧池(13)的内部连通,所述缺氧池(13)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搅拌泵(17),所述搅拌泵(17)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9)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19)上焊接有搅拌叶片(20),所述箱体(1)远离所述进水管(2)的一侧安装有引风机(8),所述引风机(8)的出风口通过F形通风管道(6)分别与所述好氧池(14)和沉淀池(15)的内部连通,所述沉淀池(15)的顶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紫外线消毒器(9)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紫外线消毒器(9)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10),所述沉淀池(15)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秦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善水生态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