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沉淀池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指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沉淀池。
技术介绍
厌氧池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但现有厌氧池在使用时,污水在厌氧池内通常为静止的,或者流速极慢,造成污泥杂质极易堆积,处理时间缓慢,且处理效果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沉淀池,其具有处理时间快、处理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沉淀池,包括厌氧池和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内设有隔墙,隔墙将厌氧池分隔成第一厌氧区和第二厌氧区,隔墙的两端与厌氧池之间分别形成第一导流区和第二导流区,第一厌氧区的两端和第二厌氧区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导流区和第二导流区连通,第一导流区和第二导流区内均设有导流装置,第一导流区内还设有置于导流装置前方的第一进水管和置于导流装置后方的第一出水管,沉淀池内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过滤挡板和第二过滤挡板,第一过滤挡板和第二过滤挡板将沉淀池依次分隔成第一沉淀区、第二沉淀区和第三沉淀区,第一沉淀区内设有第二进水管,第三沉淀区内设有第二出水管,第一出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之间通过输送泵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厌氧池为封闭结构,导流装置可以使得水体在厌氧池内呈环向连续流动,避免了水体中污泥的的快速沉积,且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较长,可以与池内的循环液充分混合稀释,提高对不易降解的有机物的处理能力;经过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第一沉淀区,并依次通过第一过滤挡板和第二过滤挡板进入第二沉淀区和第三沉淀区,第二过滤板的过滤精度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沉淀池,包括厌氧池(1)和沉淀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内设有隔墙(3),隔墙(3)将厌氧池(1)分隔成第一厌氧区(4)和第二厌氧区(5),隔墙(3)的两端与厌氧池(1)之间分别形成第一导流区(6)和第二导流区(7),第一厌氧区(4)的两端和第二厌氧区(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导流区(6)和第二导流区(7)连通,第一导流区(6)和第二导流区(7)内均设有导流装置,第一导流区(6)内还设有置于导流装置前方的第一进水管(8)和置于导流装置后方的第一出水管(9),沉淀池(2)内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过滤挡板(10)和第二过滤挡板(11),第一过滤挡板(10)和第二过滤挡板(11)将沉淀池(2)依次分隔成第一沉淀区(12)、第二沉淀区(13)和第三沉淀区(14),第一沉淀区(12)内设有第二进水管(15),第三沉淀区(14)内设有第二出水管(16),第一出水管(9)和第二进水管(15)之间通过输送泵(17)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沉淀池,包括厌氧池(1)和沉淀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内设有隔墙(3),隔墙(3)将厌氧池(1)分隔成第一厌氧区(4)和第二厌氧区(5),隔墙(3)的两端与厌氧池(1)之间分别形成第一导流区(6)和第二导流区(7),第一厌氧区(4)的两端和第二厌氧区(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导流区(6)和第二导流区(7)连通,第一导流区(6)和第二导流区(7)内均设有导流装置,第一导流区(6)内还设有置于导流装置前方的第一进水管(8)和置于导流装置后方的第一出水管(9),沉淀池(2)内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过滤挡板(10)和第二过滤挡板(11),第一过滤挡板(10)和第二过滤挡板(11)将沉淀池(2)依次分隔成第一沉淀区(12)、第二沉淀区(13)和第三沉淀区(14),第一沉淀区(12)内设有第二进水管(15),第三沉淀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迈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