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坤鹏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血液收集功能的火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74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血液收集功能的火罐,技术方案是,火罐本体是由球形容器和连接在球形容器下部的吸附通道构成的中空一体结构,吸附通道的下口为吸附口,上口与球形容器内腔相连通,吸附通道同一个高度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凹陷的圆弧槽,圆弧槽底部的吸附通道内壁上设置有朝向吸附通道中心线方向伸出的导流凸沿,导流凸沿的上表面与圆弧槽的底部平滑过渡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火罐本体口部内壁上设置向内延伸的导流凸沿,同时在导流凸沿内侧低端的火罐本体内壁上开圆弧槽,这样在刺络放血过程中,人体排出的血液可以顺着导流凸沿流到圆弧槽内进行收集,防止了污血流的到处都是,使用方便,效果好。

A canister with blood coll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血液收集功能的火罐
本技术涉及火罐,特别是一种具有血液收集功能的火罐。
技术介绍
目前中医火罐放血排毒治疗主要是选定放血部位,常规消毒后,医生戴无菌手套,拇指、食指持注射器针头,中指抵住针身,露出针尖3mm左右,迅速点刺3下左右。然后,一手持镊子夹住95%的酒精棉球,另一手握住火罐的罐体,罐口朝下,将点燃的酒精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绕1到2圈后迅速抽出,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熄灭棉球,利用负压将病变部位的病理性血液吸出,待血液颜色变为鲜红或停止出血时取下火罐,在患处贴敷创可贴。此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如:腰痛可在背部阿是穴、委中放血拔罐,缠腰火丹可在相对应的夹脊穴以及病变局部放血拔罐,疔疮可在天宗、灵台、中枢、身柱穴放血拔罐,乳痈可在患者第5到7胸椎旁的膀胱经走行区域放血拔罐,急性热病可在大椎穴放血拔罐,臀上皮神经炎可在背部的神经出口处放血拔罐,梨状肌综合征可在环跳穴、阿是穴放血拔罐,心脏方面的疾病可在身柱、神道、肺俞、厥阴俞、心俞放血拔罐,糖尿病可在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腰阳关、大肠俞放血拔罐等。而且中医认为,膀胱经第一侧线及第二侧线、督脉循行于背部,背部的很多穴位又和相应的脏腑对应,通过对相应背俞穴进行放血拔罐可以治疗各脏腑的实证。背部是人体治疗疾病的重要切入点,放血拔罐疗法应用较多的也是在背部。目前,临床上在应用放血拔罐疗法时,由于现有火罐的缺陷,不能将放出的血液收集起来,取罐时,极易造成血液流淌,提高了感染传染性疾病的风险,给患者和医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因此,火罐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血液收集功能的火罐,可有效解决火罐刺络放血过程中瘀血收集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血液收集功能的火罐,包括火罐本体,火罐本体是由球形容器和连接在球形容器下部的吸附通道构成的中空一体结构,吸附通道的下口为吸附口,上口与球形容器内腔相连通,吸附通道同一个高度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凹陷的圆弧槽,圆弧槽底部的吸附通道内壁上设置有朝向吸附通道中心线方向伸出的导流凸沿,导流凸沿的上表面与圆弧槽的底部平滑过渡连接在一起,构成血液在圆弧槽内收集的流动面。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通过在火罐本体口部内壁上设置向内延伸的导流凸沿,同时在导流凸沿内侧低端的火罐本体内壁上开圆弧槽,这样在刺络放血过程中,人体排出的血液可以顺着导流凸沿流到圆弧槽内进行收集,防止了污血流的到处都是,降低医生感染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减轻医生和病人的心理负担。在负压作用下,导流凸沿对人体皮肉产生挤压作用,还能使放血更加充分。而且,由于废血收集在距离罐口较近的圆弧槽内,圆弧槽距离罐口近,相对于原来的火罐,在清洗火罐时,工作人员的手指不必伸入罐底部内,提高了工作人员在清洁火罐时的便捷性,使清洗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广泛适用于成人俯卧位时的,背部、臀部、大腿和小腿的后侧,以及仰卧位时的胸腹部、大腿的前侧的火罐放血排毒治疗,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导流凸沿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5给出,本技术包括火罐本体1,火罐本体1是由球形容器1a和连接在球形容器1a下部的吸附通道1b构成的中空一体结构,吸附通道1b的下口为吸附口,上口与球形容器1a内腔相连通,吸附通道1b同一个高度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凹陷的圆弧槽3,圆弧槽3底部的吸附通道1b内壁上设置有朝向吸附通道1b中心线a方向伸出的导流凸沿4,导流凸沿4的上表面与圆弧槽3的底部平滑过渡连接在一起,构成血液在圆弧槽内收集的流动面。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导流凸沿4与吸附通道1b内壁连接处的最低点到吸附通道1b下沿的间距H为0.6-1.0cm,这个高度正好与人体皮肉5被吸入吸附通道内部的高度相适应,这样可以使放血穴位的出血口高于导流凸沿,从而顺着皮肤表面流向导流凸沿,最终在圆弧槽内收集。所述的导流凸沿4呈朝向吸附通道1b中心线a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方便血液朝向圆弧槽流动。所述吸附通道1b下端外壁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吸附凸沿2,吸附凸沿2以及吸附通道1b的下端转角处均设置有倒有圆角,防止刮伤,吸附凸沿2的作用是增大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积,保证吸附质量。所述吸附通道1b下口部的直径(内径)为5-8cm;所述火罐本体1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本技术的使用情况是:如图5所示,其中6、7为两个放血部位,8为病理性血液,5为放血部位的人体皮肉,具体使用方法为:1.选定放血部位6、7,常规消毒后,医生戴无菌手套,拇指、食指持注射器针头,中指抵住针身,露出针尖3mm左右,迅速点刺3下左右。2.一手持镊子夹住95%的酒精棉球,另一手握住火罐本体,吸附通道口部朝下,将点燃的酒精棉球伸入球形容器底部绕1到2圈后迅速抽出,立即将火罐本体扣在放血部位6、7所在处,熄灭棉球,利用负压将病变部位的病理性血液吸出。3.可见病理性血液8沿着导流凸沿4,流到圆弧槽3,待放血部位的血液颜色变为鲜红或停止出血时取下火罐,在患处贴敷创可贴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通过在火罐本体口部内壁上设置向内延伸的导流凸沿,同时在导流凸沿内侧低端的火罐本体内壁上开圆弧槽,这样在刺络放血过程中,人体排出的血液可以顺着导流凸沿流到圆弧槽内进行收集,防止了污血流的到处都是,降低医生感染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减轻医生和病人的心理负担。在负压作用下,导流凸沿对人体皮肉产生挤压作用,还能使放血更加充分。而且,由于废血收集在距离罐口较近的圆弧槽内,圆弧槽距离罐口近,相对于原来的火罐,在清洗火罐时,工作人员的手指不必伸入罐底部内,提高了工作人员在清洁火罐时的便捷性,使清洗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广泛适用于成人俯卧位时的,背部、臀部、大腿和小腿的后侧,以及仰卧位时的胸腹部、大腿的前侧的火罐放血排毒治疗,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血液收集功能的火罐,包括火罐本体(1),其特征在于,火罐本体(1)是由球形容器(1a)和连接在球形容器(1a)下部的吸附通道(1b)构成的中空一体结构,吸附通道(1b)的下口为吸附口,上口与球形容器(1a)内腔相连通,吸附通道(1b)同一个高度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凹陷的圆弧槽(3),圆弧槽(3)底部的吸附通道(1b)内壁上设置有朝向吸附通道(1b)中心线(a)方向伸出的导流凸沿(4),导流凸沿(4)的上表面与圆弧槽(3)的底部平滑过渡连接在一起,构成血液在圆弧槽内收集的流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血液收集功能的火罐,包括火罐本体(1),其特征在于,火罐本体(1)是由球形容器(1a)和连接在球形容器(1a)下部的吸附通道(1b)构成的中空一体结构,吸附通道(1b)的下口为吸附口,上口与球形容器(1a)内腔相连通,吸附通道(1b)同一个高度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凹陷的圆弧槽(3),圆弧槽(3)底部的吸附通道(1b)内壁上设置有朝向吸附通道(1b)中心线(a)方向伸出的导流凸沿(4),导流凸沿(4)的上表面与圆弧槽(3)的底部平滑过渡连接在一起,构成血液在圆弧槽内收集的流动面。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鹏赵翅蒋钰洁张培培向茜
申请(专利权)人:杨坤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