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坤鹏专利>正文

一种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39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技术方案是,针灸针定位管下部的外壁上自下而上依次套装固定有水平相间布置的落灰承接板和艾柱支撑板,落灰承接板下方外侧设置有与针灸针定位管固定在一起的三角形支撑架,外齿套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支撑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腿对针灸针定位管进行支撑,艾柱置于艾柱支撑板上,有效防止了针灸针针身承受艾柱压力导致压弯的问题;同时也可通过角度调节,调整艾绒或者艾柱离患者皮肤的距离,防止烫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是中华人民的瑰宝,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已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于2010年11月16日成功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刺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作用。艾灸具有疏风解表、温散寒邪、活血逐痹、回阳固脱、升阳举陷的作用。温针灸,是一种将针灸针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艾灸的温热效果不仅作用于穴位局部皮肤而且通过针灸针传递至穴位深层,可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多种疾病。例如,治疗感冒(风寒证),可在大椎穴、外关穴行温针灸;治疗腰痛(瘀血证),可在肾俞、大肠俞、膈俞、阿是穴行温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足太阳经型),可在腰夹脊、环跳穴、秩边穴、承扶穴、殷门穴、委中穴、承筋穴、承山穴行温针灸;治疗眩晕(痰湿中阻证),可在中脘穴、内关穴行温针灸;治疗贫血(脾肾阳虚证)可在脾俞、心俞、肾俞、膈俞、气海穴行温针灸;治疗胃下垂(气血亏虚证),可在脾俞、胃俞、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行温针灸;治疗痛经(肾气亏虚证),可在中极穴、肾俞、十七椎、次髎穴行温针灸;治疗肘劳(瘀血证),可在曲池穴、膈俞穴行温针灸;治疗泄泻(脾胃虚弱证),可在中脘穴、天枢穴、关元穴行温针灸。目前,温针灸主要有两种操作方式。第一种:给穴位消毒,针灸针直刺进针得气后(得气指的是针刺之后,局部产生的或酸或麻或胀或沉或紧的感觉),将艾绒搓团捻裹在针柄上从下端点燃;第二种:给穴位消毒,针灸针直刺进针得气后,用医用棉签没有棉花的一端将直径和高均为2cm左右的艾柱的中心钻一个1.0cm左右长的小孔,将其套在针灸针的针柄上从下端点燃。无论哪种方式,都存在以下问题:1.在治疗过程中,艾绒或者艾柱的灰烬会掉落到患者的皮肤上,容易烫伤,存在安全隐患;2.由于艾绒或者艾柱自身的重力,针灸针容易弯针,又会造成三个问题:①艾绒或者艾柱离患者皮肤的距离比预先设置的距离要近,容易烫伤;②艾绒或者艾柱脱落,直接掉到患者的皮肤上,造成烫伤;③针灸针力线的方向发生变化,使患者疼痛,影响治疗效果;3.患者一旦觉得过热或者疼痛不适,就需要马上调整,加重医务人员的工作量:①退针:将针灸针稍往外拔,由于杠杆原理(进针点为支点)针灸针更容易弯,出现问题2及后续问题,而且由于在治疗过程中,针灸针的针身及针柄都具有一定的温度,为了防止医务人员烫伤,不能直接用手去退针,需要借助镊子用一只手夹住针身或者针柄,另一手用棉签按压皮肤进针处往外退针,在这一过程中,稍有抖动,艾绒或者艾柱的灰烬就会掉落,造成患者、医务人员烫伤;②过早结束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治疗周期,加重病人心理负担以及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当然,以上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过早结束治疗”,出现医疗纠纷。对于灰烬掉落,临床中正在使用的解决办法是:在患者皮肤局部加纸片,可想而知,灰烬的掉落很可能会引燃纸片,同样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纸片会阻挡艾灸对患者局部穴位温热作用的传导,使治疗效果大大折扣,又浪费医疗资源。对于针灸针弯针的问题以及其所造成的后续问题,目前没有解决办法,因为针灸针本身的结构(针身很细,常用的有直径0.25mm和直径0.35mm),针柄上一旦加上物体就容易弯针,物体越重,就越容易弯针,为了达到治疗效果艾绒或者艾柱往往是有一定重量的。而且不可能通过增加针刺的深度来提高艾绒或者艾柱的稳定性以及解决弯针问题,因为针刺得气是起效的基础,得气与针刺深度没有明确关系,增加针刺深度,还会增加烫伤风险。因此,温针灸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可有效解决温针灸艾柱支撑、热力传导和防止烫伤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包括针灸针定位管,针灸针定位管下部的外壁上自下而上依次套装固定有水平相间布置的落灰承接板和艾柱支撑板,落灰承接板下方外侧设置有与针灸针定位管固定在一起的三角形支撑架,三角形支撑架是由三段长度相等的支撑杆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等边三角形,每段支撑杆长度方向的中心均固定套装有内齿轮,每段支撑杆上均滑动套设有与每个内齿轮一一对应的外齿套,内齿轮外周上均布有多个内齿槽,外齿套中心设置有贯通的滑道孔,支撑杆置于滑道孔内部,构成外齿套沿支撑杆长度方向的滑动导向结构,滑道孔内壁沿周向均布有与内齿槽相对应的外齿牙,外齿牙卡装在内齿槽内,构成外齿套相对于内齿轮角度可调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外齿套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远离外齿套的一端端部上固定有防滑支撑座,防滑支撑座为球体或椭圆球体,其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凸纹。所述艾柱支撑板上开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导热孔。所述的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还包括艾柱防护罩,落灰承接板为圆形,其外周壁上设置有下连接部,艾柱防护罩为下部开口的圆柱状结构,其下部设置有与下连接部相对应的上连接部,下连接部与上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构成艾柱防护罩与落灰承接板的拆装式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支撑腿对针灸针定位管进行支撑,艾柱置于艾柱支撑板上,而艾柱支撑板又固定在针灸针定位管上,也就是说,艾柱的重力通过三角形支撑架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支撑腿进行支撑,从而有效防止了针灸针针身承受艾柱压力导致压弯的问题(针灸针针身直径通常只有0.3mm左右,及其容易压弯);2、支撑腿有3条,支撑的稳定性高,并且支撑腿角度可调,这样可以适应皮肤表面高低不平的实际情况,并且在支撑腿底部设置防滑支撑座,进一步提高了三角形支撑架的稳定性;实际进针时,针灸针经常是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通过支撑腿高度和角度的调节,可以使针灸针定位管的角度与进针角度想适应;3、传统的温针灸由于艾柱位置固定,若温针灸过程中艾柱热力太高导致患者无法忍受时往往只能提早结束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治疗周期,加重病人心理负担以及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本申请通过支撑腿角度的调节来调整艾绒或者艾柱离患者皮肤的距离,满足不同病人对温度的不同需求,防止烫伤;温度过高通过支撑腿调节抬高艾柱位置即可,温针灸到后期艾柱随着燃烧热力降低时通过支撑腿调节降低艾柱位置,增加热力,从而通过艾柱与人体皮肤间距的调节提供一个温针灸温度调控的范围;4、通过艾柱支撑板对艾柱或艾绒进行支撑,艾柱支撑板的底部设置落灰承接板,对艾灰进行承接,配合艾柱防护罩可以防止灰烬掉落烫伤皮肤;艾柱支撑板也可以防止艾柱接触金属纱网制成的落灰承接板,提高落灰承接板的使用寿命;5、三角形支撑架对艾柱进行支撑,针灸针针柄置于针灸针定位管中心但不固定连接,这种分离式的装配方式,针灸针不承受艾柱的重力,有效防止了针灸针力线的方向发生变化,使患者疼痛,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6、本申请使用时先进行针灸针进针操作,穴位准确定位并进针后再安装固定保护装置,由于针灸针进针步骤在前,无任何视线遮挡,保证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装置包括针灸针定位管(4),针灸针定位管(4)下部的外壁上自下而上依次套装固定有水平相间布置的落灰承接板(1a)和艾柱支撑板(3),落灰承接板(1a)下方外侧设置有与针灸针定位管(4)固定在一起的三角形支撑架(5),三角形支撑架(5)是由三段长度相等的支撑杆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等边三角形,每段支撑杆长度方向的中心均固定套装有内齿轮(7),每段支撑杆上均滑动套设有与每个内齿轮一一对应的外齿套(8),内齿轮(7)外周上均布有多个内齿槽(7a),外齿套(8)中心设置有贯通的滑道孔(8a),支撑杆置于滑道孔(8a)内部,构成外齿套沿支撑杆长度方向的滑动导向结构,滑道孔(8a)内壁沿周向均布有与内齿槽(7a)相对应的外齿牙(8b),外齿牙(8b)卡装在内齿槽(7a)内,构成外齿套相对于内齿轮(7)角度可调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外齿套(8)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支撑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装置包括针灸针定位管(4),针灸针定位管(4)下部的外壁上自下而上依次套装固定有水平相间布置的落灰承接板(1a)和艾柱支撑板(3),落灰承接板(1a)下方外侧设置有与针灸针定位管(4)固定在一起的三角形支撑架(5),三角形支撑架(5)是由三段长度相等的支撑杆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等边三角形,每段支撑杆长度方向的中心均固定套装有内齿轮(7),每段支撑杆上均滑动套设有与每个内齿轮一一对应的外齿套(8),内齿轮(7)外周上均布有多个内齿槽(7a),外齿套(8)中心设置有贯通的滑道孔(8a),支撑杆置于滑道孔(8a)内部,构成外齿套沿支撑杆长度方向的滑动导向结构,滑道孔(8a)内壁沿周向均布有与内齿槽(7a)相对应的外齿牙(8b),外齿牙(8b)卡装在内齿槽(7a)内,构成外齿套相对于内齿轮(7)角度可调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外齿套(8)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支撑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形支撑架(5)通过由等边三角形各个顶点朝向针灸针定位管圆心方向引出的连接杆(6)与针灸针定位管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9)远离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鹏
申请(专利权)人:杨坤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