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坤鹏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埋线针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995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埋线针具,技术方案是,包括针身和针芯,针身中心设置有沿轴向前后贯通穿线通道,针芯从穿线通道的一端口部插入针身且前端置于穿线通道内,穿线通道另一端的针身上有向前伸出穿线通道该端所在口部的松解刃,针身上套装有沿其轴向滑动和固定的定位块,以定位块为分界,松解刃所在侧的针身作为插入端,沿针身轴向滑动定位块,构成插入端针身的长度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身前端设置了松解刃,只需一次进针,即可进行松解和埋线的治疗,不用患者承受两次痛苦,同时也避免了两次扎针的位置误差,可以先给病人松解粘连,改善肌张力,再给病人埋线,这样,短期效果迅速,长期效果持久,是针刀针和埋线针优势的结合。

A Multifunctional Embedded Needle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埋线针具
本技术涉及针刀针、埋线针,特别是一种即可进行针刀松解又可埋线的多功能埋线针具。
技术介绍
针刀刀刃扁平锋利,通过针刀松解、切割、剥离等作用方式,可以迅速改善肌张力,调整失衡,来治疗疾病。例如,治疗坐骨神经痛时,针刀进针多选用环跳穴,环跳穴位于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孔的出口位置。针刀作用于环跳穴,可松解到臀大肌、臀中肌、梨状肌等肌肉,消除粘连,使挛缩的肌肉恢复正常,改善肌张力,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刺激,效果立竿见影。肩周软组织产生的粘连、瘢痕和挛缩是肩周炎的基本病理构架,使用针刀进行松解,能迅速而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通过针刀松解粘连、挛缩的肌肉,能短期有效,疗效往往不能持续,病情容易反复。患者需要反复就诊,产生一定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一直所关心的。埋线可增强穴位的兴奋和传导性,强化针感,稳定疗效,对人体的良性刺激作用较为持久,这种良性刺激作用就是得气感,得气是取效的基础,可达10余天,甚至20余天,但是埋线的短期效果不好,起效缓慢。羊肠线属于异种蛋白,可使人体产生变态反应,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软化分解羊肠线,产生多肽及氨基酸等,被吸收后,又产生多种淋巴因子,起到组织疗法的作用,此作用可在得气感消失后仍能维持一段时间,促进组织修复。目前临床中使用的针刀针,只能松解,不能埋线;而埋线针只能埋线,并不适用于粘连或者挛缩等肌肉的松解。想要松解后进行埋线,则需要给病人用针刀针松解之后,拔出针,再给病人用埋线针扎一针,然后埋线,也就是说,同一个进针点,需要扎两次,病人需要受两次痛苦。而且,当再次进针时,考虑到进针的角度、方向、深度,以及病变部位张力的变化,又或者是病人因为紧张造成的体位的些许改变,不一定能扎到或找到上一次进针时所扎到的位置。这样就会影响疗效。如何在临床中将这两种治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关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埋线针具,可有效解决松解和埋线结合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埋线针具,包括针身和针芯,针身中心设置有沿轴向前后贯通穿线通道,针芯从穿线通道的一端口部插入针身且前端置于穿线通道内,穿线通道另一端的针身上有向前伸出穿线通道该端所在口部的松解刃,针身上套装有沿其轴向滑动和固定的定位块,以定位块为分界,松解刃所在侧的针身作为插入端,沿针身轴向滑动定位块,构成插入端针身的长度调节结构。所述的定位块包括挡片和弹簧,定位块中心开有左右贯通的、与针身相对应的滑道孔,滑道孔中部设置沿滑道孔径向向外延伸的束缚腔,束缚腔上方的定位块上开有上下贯通的挡片滑道,挡片滑动设置在挡片滑道内,挡片的下端伸入束缚腔,弹簧连接在伸入束缚腔一端的挡片与束缚腔底部之间,构成挡片的弹性复位结构,挡片的上端伸出定位块上表面,伸出的一端上连接有按钮,挡片中心开有左右贯通的穿孔,按压按钮,使挡片向下移动,当按钮下表面与定位块上表面紧贴时,穿孔的轴线与滑道孔的轴线共线。所述的穿孔的直径大于针身的直径。所述挡片伸入束缚腔的一端装有压板,弹簧的上端与压板连接,弹簧的下端与束缚腔底部连接。所述的针身的外壁上沿轴向上开有均布的定位缺口,定位缺口的宽度大于挡片的厚度,定位缺口正对侧的针身外壁上开有沿轴向设置长条形缺口式的限位滑轨,滑道孔内壁设置有与限位滑轨相对应的限位滑块,限位滑块置于限位滑轨内,针身置于穿孔内,穿孔下端的挡片置于其中一个定位缺口内,将定位块在针身上的位置固定,构成定位块位置固定结构。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针身前端设置了松解刃,只需一次进针,即可进行松解和埋线的治疗,不用患者承受两次痛苦,同时也避免了两次扎针的位置误差,可以先给病人松解粘连,改善肌张力,迅速减轻病理性疼痛,再给病人埋线,这样,短期效果迅速,长期效果持久,是针刀针和埋线针优势的结合。如果说针刀的作用是松解粘连,改善肌张力,减轻病理性疼痛的话,那么,埋线的作用就是使病变组织变得更强壮,并且使针刀的作用更加持久,充分利用这两种疗法的特点,使其优势互补,则能广泛适用于各种骨关节、脊椎疾病及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的各个阶段,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病人就诊次数,减轻患者负担,大大提高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通过定位块在针身上的滑动和固定,可以灵活控制针身的长度,又可以当做一个手持装置,方便医生更好的掌控针具,所以无论是浅层治疗,还是深层治疗都可以使用,避免了生产不同长度针具的麻烦,是埋线针具和针刀针针具上的创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针身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针身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定位块的剖面主视图(未对挡板施力)。图7为本技术定位块的剖面主视图(按压按钮贴合在定位孔上表面,使穿孔的轴线与滑道孔的轴线共线)。图8为本技术针身插入定位块的使用状态图(挡板下部卡在其中一个定位缺口内)。图9为本技术定位块的侧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定位块的剖面侧视图。图11为本技术穿孔的轴线与滑道孔的轴线共线后的定位块剖面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11给出,本技术包括针身1和针芯2,针身1中心设置有沿轴向前后贯通穿线通道1a,针芯2从穿线通道的一端口部插入针身且前端置于穿线通道内,穿线通道另一端的针身上有向前伸出穿线通道该端所在口部的松解刃4,针身1上套装有沿其轴向滑动和固定的定位块6,以定位块6为分界,松解刃所在侧的针身作为插入端(插入人体穴位的一端),沿针身轴向滑动定位块,构成插入端针身的长度调节结构,定位块又可以当做针刀松解时的一个手持装置,拇指和食指捏住其与针身方向垂直的两侧,针刀松解时,医生可以更好的掌控针刀,避免针刀在医生的手中打滑、转圈,保证针刀松解时的方向性。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定位块6包括挡片65和弹簧68,定位块6中心开有左右贯通的、与针身相对应的滑道孔62,滑道孔62中部设置沿滑道孔径向向外延伸的束缚腔64,束缚腔64上方的定位块上开有上下贯通的挡片滑道69,挡片65滑动设置在挡片滑道69内,挡片的下端伸入束缚腔,弹簧连接在伸入束缚腔一端的挡片与束缚腔底部之间,构成挡片的弹性复位结构,挡片的上端伸出定位块上表面,伸出的一端上连接有按钮61,挡片中心开有左右贯通的穿孔66,按压按钮61,使挡片向下移动,当按钮下表面与定位块上表面紧贴时,穿孔66的轴线与滑道孔62的轴线共线,如图7附图标记a所示。所述的穿孔66的直径大于针身1的直径;所述挡片伸入束缚腔的一端装有压板67,弹簧68的上端与压板67连接,弹簧68的下端与束缚腔底部连接;所述的针身1的外壁上沿轴向上开有均布的定位缺口5,定位缺口5的宽度大于挡片65的厚度,定位缺口5正对侧的针身外壁上开有沿轴向设置长条形缺口式的限位滑轨9,滑道孔62内壁设置有与限位滑轨9相对应的限位滑块63,限位滑块63置于限位滑轨9内,针身1置于穿孔66内,穿孔66下端的挡片置于其中一个定位缺口5内,将定位块在针身上的位置固定,构成定位块位置固定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埋线针具,包括针身(1)和针芯(2),其特征在于,针身(1)中心设置有沿轴向前后贯通穿线通道(1a),针芯(2)从穿线通道的一端口部插入针身且前端置于穿线通道内,穿线通道另一端的针身上有向前伸出穿线通道该端所在口部的松解刃(4),针身(1)上套装有沿其轴向滑动和固定的定位块(6),以定位块(6)为分界,松解刃所在侧的针身作为插入端,沿针身轴向滑动定位块,构成插入端针身的长度调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埋线针具,包括针身(1)和针芯(2),其特征在于,针身(1)中心设置有沿轴向前后贯通穿线通道(1a),针芯(2)从穿线通道的一端口部插入针身且前端置于穿线通道内,穿线通道另一端的针身上有向前伸出穿线通道该端所在口部的松解刃(4),针身(1)上套装有沿其轴向滑动和固定的定位块(6),以定位块(6)为分界,松解刃所在侧的针身作为插入端,沿针身轴向滑动定位块,构成插入端针身的长度调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埋线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块(6)包括挡片(65)和弹簧(68),定位块(6)中心开有左右贯通的、与针身相对应的滑道孔(62),滑道孔(62)中部设置沿滑道孔径向向外延伸的束缚腔(64),束缚腔(64)上方的定位块上开有上下贯通的挡片滑道(69),挡片(65)滑动设置在挡片滑道(69)内,挡片的下端伸入束缚腔,弹簧连接在伸入束缚腔一端的挡片与束缚腔底部之间,构成挡片的弹性复位结构,挡片的上端伸出定位块上表面,伸出的一端上连接有按钮(61),挡片中心开有左右贯通的穿孔(66),按压按钮(61),使挡片向下移动,当按钮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鹏赵翅张玉飞张婷婷向尚斌
申请(专利权)人:杨坤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