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及其理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634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包括负压枪、超声波振动主机、超声波振子、罐体及负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负压腔由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围绕而成,所述超声波振动主机通过导线与所述超声波振子相连,所述负压枪通过导管与所述负压腔相连,所述超声波振子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二部的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真空负压罐体与超声波振子结合起来,并将超声波振子安装于罐体下端,可使超声波振子与皮肤直接接触,提高理疗效率,能同时对人体穴位产生负压和超声的功能,理疗效果突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 New Type of Ultrasound Negative Pressure Physiotherapy Instrument and Its Physiotherapy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及其理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理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及其理疗方法。
技术介绍
“拔火罐”疗法源于人类最早的吸吮疗法,多国历史上都有类似应用,中国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肿,起初并不是用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关于拔火罐治疗疾病最早的文字记载,是西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叫作“火罐气”,《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后来,牛角筒逐渐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范围也从早期的外科痈肿扩大到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哮喘、腹痛、外伤淤血、一般风湿感冒及一切酸痛诸证。统拔火罐的原理是利用火在罐体内短时燃烧,排除罐内的空气而产生负压,将罐口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对人体形成负压抽吸作用,一方面通过汗毛孔将淤堵的气血排出体外,另一方面促进体内的微循环,由排尿把浊气排出,所以在拔完火罐之后,通常医生都会要求病人多喝水,这样可加快新陈代谢。如今的“负压理疗“源于“拔火罐”疗法,等于是“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包括负压枪、超声波振动主机、超声波振子、罐体及负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负压腔由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围绕而成,所述超声波振动主机通过导线与所述超声波振子相连,所述负压枪通过导管与所述负压腔相连,所述超声波振子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二部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包括负压枪、超声波振动主机、超声波振子、罐体及负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负压腔由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围绕而成,所述超声波振动主机通过导线与所述超声波振子相连,所述负压枪通过导管与所述负压腔相连,所述超声波振子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二部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振子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部的下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振子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部的下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振子的内壁与所述第二部的下端的外壁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枪为电动负压枪或手动负压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立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森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