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异种材料接合方法以及异种材料接合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种材料接合方法以及异种材料接合体。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使用自冲铆钉将铝制的薄板接合于钢制的框架的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74219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使用铆钉的异种材料接合方法中,无法获得高接合强度。具体而言,因为仅借助铆钉接合钢制的框架和铝制薄板,所以在对薄板施加载荷时,在薄板的铆钉周边产生应力集中。该应力集中成为铆钉断裂、铆钉脱出、以及在邻接的铆钉打入部位之间产生的薄板破裂的原因。此外,若为了防止铆钉断裂和脱出而增加铆钉打入部位,则邻接的打入部位之间的距离狭窄,所以薄板的破裂变得容易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高异种材料接合方法以及异种材料接合体中的接合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异种材料接合方法,所述接合方法将第一金属部件与由不同于该第一金属部件的材料构成的第二金属部件重合的部分接合,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二金属部件的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重合的部分上形成多个贯通孔,在辅助部件上形成能够分别插入到前述贯通孔的多个突起,在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的与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种材料接合方法,所述接合方法将第一金属部件与第二金属部件重合的部分接合,所述第二金属部件由不同于该第一金属部件的材料构成,其中,在前述第二金属部件的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重合的部分上形成多个贯通孔,在辅助部件上形成能够分别插入于前述贯通孔的多个突起,在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的前述第二金属部件重合的部分、或者前述第二金属部件的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重合的部分涂布第一粘接剂,将前述第二金属部件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重合,通过前述第一粘接剂将前述第一金属部件与前述第二金属部件相互粘接,以前述多个突起插入于前述贯通孔的方式,将前述辅助部件与前述第二金属部件重合,将前述多个突起的各自与前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01 JP 2017-0169541.一种异种材料接合方法,所述接合方法将第一金属部件与第二金属部件重合的部分接合,所述第二金属部件由不同于该第一金属部件的材料构成,其中,在前述第二金属部件的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重合的部分上形成多个贯通孔,在辅助部件上形成能够分别插入于前述贯通孔的多个突起,在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的前述第二金属部件重合的部分、或者前述第二金属部件的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重合的部分涂布第一粘接剂,将前述第二金属部件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重合,通过前述第一粘接剂将前述第一金属部件与前述第二金属部件相互粘接,以前述多个突起插入于前述贯通孔的方式,将前述辅助部件与前述第二金属部件重合,将前述多个突起的各自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焊接而形成多个焊接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种材料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二金属部件或前述辅助部件涂布第二粘接剂,通过该第二粘接剂将前述第二金属部件与前述辅助部件相互粘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种材料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为正交于长度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コ字形、帽子形、多边形、或圆形的长条部件,前述第二金属部件是板状部件,前述辅助部件是带板状长条部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种材料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粘接剂以在邻接的前述焊接点间前述第一金属部件和前述第二金属部件被粘接的方式涂布。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种材料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金属部件具备:第一部分,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重合,形成有前述多个贯通孔,并且与前述辅助部件重合,以及第二部分,与前述第一部分非同一平面状地设置,以不同于前述第一部分的部分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重合,在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宪一,铃木励一,胜间秀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