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537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创作的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设于一滑座,滑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上通孔与一下通孔,本创作的循环装置包含复数上循环结构、复数中循环结构与复数下循环结构,每一上循环结构为一体成型,包含一上隔片、一第一上半套管与一上保持器,而穿设于上通孔,每一中循环结构为一体成型,包含一中隔片、一第一下半套管、一中保持器与一第二上半套管,而穿设于上通孔与下通孔,每一下循环结构为一体成型,包含一下隔片、一第二下半套管与一下保持器,而穿设于下通孔,复数链带穿设于设在上通孔与下通孔的上循环结构、中循环结构与下循环结构,两端盖分别设于滑座的两端,固定上循环结构、中循环结构与下循环结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循环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可避免产生组合断面差,可避免链带于线性滑轨运作时发生不顺畅与断裂,以提升线性滑轨的运作效率。
技术介绍
按,目前线性滑轨的种类众多,使用也相当普及,但是习知现行滑轨的链带循环装置组设繁杂,容易形成组合断面,而影响链带运动的顺畅度,甚至会发生链带断裂的情形,且因组设繁杂故亦会降低组装效率,即影响生产效率。请参阅图1,其为习知线性滑轨的分解图;如图所示,习知线性滑轨包含一滑座10,其装设有一链带循环装置,链带循环装置包含有复数隔片套管、一上保持器32、两中保持器33、34、两下保持器35、36与两端盖41、42,滑座1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上通孔12、14与一下通孔16、18;复数隔片套管包含有一第一隔片套管21、一第二隔片套管22、一第三隔片套管23与一第四隔片套管24,第一隔片套管21穿设于滑座10一侧的上通孔12与下通孔16的一端,第二隔片套管22则穿设于滑座10另一侧的上通孔14与下通孔18的一端,即第一隔片套管21与第二隔片套管22分别设于滑座10的两侧的一端,第三隔片套管23与第四隔片套管24则相对设于滑座10的两侧的另一端。隔片套管21、22、23、24皆包含有一隔片25与两半套管26,隔片25设有上导引槽与下导引槽,每一隔片套管21、22、23、24的隔片25与半套管26是为一体成型,第一隔片套管21的两半套管26分别穿设于上通孔12与下通孔16的一端,而第三隔片套管23的两半套管26分别穿设于上通孔12与下通孔16的另一端,使第一隔片套管21与第三隔片套管23的半套管26相配合,同于上述第二隔片套管22与第四隔片套管24的两半套管26亦穿设于上通孔14与下通孔18的两端,使第二隔片套管22与第四隔片套管24的半套管26相配合,复数链带50则分别穿设于隔片套管21、22、23、24的两半套管26。第一中保持器33的一端插设于第一隔片套管21的隔片25所设的一中限位槽27,而第一中保持器33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三隔片套管23的隔片25所设的一中限位槽29,而第二中保持器34的两端同于上述,分别插设于第二隔片套管22的隔片25与第四隔片套管24的隔片25,第一下保持器35与第二下保持器36的一端分别插设于端盖42所设的下限位槽43、44,而第一下保持器35与第二下保持器36的另一端则分别插设于端盖41相对所设的下限位槽,上保持器32的一端则分别插设于端盖42所设的上限位槽45、46,而上保持器32的另一端则分别插设于端盖41相对所设的上限位槽。然而,习用线性滑轨的链带循环装置于组合时,容易产生组合断面,如图2所示,第一中保持器33装设于第一隔片套管21的隔片25后,第一中保持器33与隔片25之间有组合断面差,如此,链带50于运动时,容易因组合断面差而发生运动不顺畅的问题,影响线性滑轨的正常运作,且如图所示,因组合断面差位于链带50转弯之处,故影响更为明显,此外甚至会因为组合断面差过大使得链带50卡勾于组合断面,而因拉扯产生断裂,倘若能解决组合断面差的问题,则会使链带于运动时更为顺畅,且可避免发生链带50断裂的情形。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可避免循环装置于组设时,产生组合断面差,避免链带与滑轨之间产生卡勾的情形,以提高链带运动的顺畅度且可降低链带发生断裂的情形,进而提升线性滑轨的使用效率,如此可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是于链带转弯处无组合断面差,可避免链带于运动时,发生运动不顺畅及断裂的问题,进而增加线性滑轨的使用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组装简单,可提高组装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设于线性滑轨的一滑座,滑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上通孔与一下通孔,本技术的循环装置包含分别设于上通孔与下通孔的两端的复数上循环结构、复数中循环结构与复数下循环结构,线性滑轨的复数链带穿设于上循环结构、中循环结构与下循环结构,本技术的循环结构尚包含两端盖,分别设于滑座的两端,固定上循环结构、中循环结构与下循环结构,每一上循环结构皆为一体成型,包含有一上隔片、一第一上半套管与一上保持器,第一上半套管插设于上通孔,每一中循环结构皆为一体成型,包含有一中隔片、一第一下半套管、一第二上半套管与一中保持器,第一下半套管与第二上半套管分别穿设于上通孔与下通孔,每一下循环结构亦为一体成型,包含有一下隔片、一第二下半套管与一下保持器,第二下半套管穿设于下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可以在链带运动时,避免发生运动不顺畅及断裂的问题,进而增加线性滑轨的使用效率。且其组装简单,可以提高组装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线性滑轨的分解图;图2为习知循环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循环结构、中循环结构、下循环结构与端盖的组装示意图;图6至图10为本技术组设步骤的组装示意图。图号说明 10滑座12上通孔14上通孔16下通孔 18下通孔21第一隔片套管22第二隔片套管23第三隔片套管 24第四隔片套管25隔片26半套管27中限位槽29中限位槽32上保持器 33第一中保持器34第二中保持器35第一下保持器 36第二下保持器41第一端盖42第二端盖 43下限位槽44下限位槽45上限位槽 46上限位槽50链带55滑轨60滑座 62上通孔63上通孔 65下通孔66下通孔68螺孔70第一上循环结构71上隔片72第一上半套管723固定槽 73上保持器733固定槽 75第二上循环结构76上隔片77第一上半套管773固定槽 78上保持器783固定槽 80第三上循环结构81上隔片82第一上半套管823固定柱 83上保持器833固定柱 85第四上循环结构86上隔片87第一上半套管873固定柱 88上保持器883固定柱 90第一中循环结构91中隔片92下导引片93上导引片 94第一下半套管943固定槽 95第二上半套管 953固定槽96中保持器963固定槽 98第二中循环结构 99中隔片100下导引片101上导引片102第一下半套管 1023固定槽 103第二上半套管1033固定槽 104中保持器1043固定槽105第三中循环结构 106中隔片 107下导引片108上导引片 109第一下半套管1093固定柱110第二上半套管 1103固定柱 111中保持器1113固定柱 112第四中循环结构 113中隔片114下导引片 115上导引片116第一下半套管1163固定柱 117第二上半套管1173固定柱118中保持器 120第一下循环结构 121下隔片122第二下半套管 1223固定槽 123下保持器1233固定槽 125第二下循环结构 126下隔片127第二下半套管 1273固定槽 128下保持器1283固定槽 130第三下循环结构 131下隔片132第二下半套管 1323固定柱 133下保持器1333固定柱 135第四下循环结构 136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装设于该线性滑轨的一滑座,该滑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上通孔与一下通孔,其特征在于,该循环装置包含有:    复数上循环结构,分别穿设于该上通孔的两端,每一该上循环结构皆包含有一上隔片,该上隔片的两端分别延伸设有一第一上半套管与一上保持器,该第一上半套管穿设于该上通孔;    复数中循环结构,分别穿设于该上通孔与该下通孔的两端,每一该中循环结构皆包含有一中隔片,该中隔片的一端延伸设有一第一下半套管与一第二上半套管,该中隔片的另一端延伸设有一中保持器,该第一下半套管与该第二上半套管分别穿设于该上通孔与该下通孔;    复数下循环结构,分别穿设于该下通孔的两端,每一该下循环结构皆包含有一下隔片,该下隔片的两端分别延伸设有一第二下半套管与一下保持器,该第二下半套管穿设于该下通孔;    一第一端盖,设于该滑座的一端,固定该上循环结构、该中循环结构与该下循环结构;    一第二端盖,设于该滑座的另一端,固定该上循环结构、该中循环结构与该下循环结构;    其中,复数链带分别穿设在设于该上通孔与该下通孔的该上循环结构、该中循环结构与该下循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恩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直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