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轴承的密封技术,主要提出一种轴承的接触式高效密封结构。现在国内外提出和使用中的轴承接触式密封结构,由于润滑脂引导面或引导面短起不到应有的有效引导润滑脂流动减少脂泄漏的作用,并且滑动密封唇内侧没有设置长密封间隙,这样轴承运转时润滑脂就很容易到达并堆秘在滑动接触唇处,此处由于摩擦发热而温度较高,这样就会引起润滑脂的软化并导致脂的泄漏,特别是在高速或高温等恶劣条件下工作时这种泄漏现象更加明显。本技术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轴承的接触式高效密封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满足密封轴承在极恶劣条件下的有效密封并可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完成其专利技术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密封结构由密封圈和轴承内圈的密封槽构成,内圈的密封槽具有一个向下的斜面;密封圈内径唇部具有内、外两个密封唇和润滑脂流动引导面,密封圈内径唇部与轴承内圈挡边结合处的内唇为一细长的长间隙密封唇,其内表面与轴承内圈挡边间形成长间隙密封,其外表面为一斜面构成润滑脂流动引导面,密封圈内径唇部与轴承内圈密封槽结合处的外唇为一柔软的滑动密封唇,滑动密封唇与密封槽斜边形成侧向弹性贴压式密封,密封圈内径的内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接触式高效密封结构,包括有密封圈(2)和轴承内圈(10)上的密封槽;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密封圈(10)内径唇部具有内、外两个密封唇(6)、(9)和润滑脂流动引导面(5),密封圈内径唇部与轴承内圈(10)挡边结合处的内唇(6)为一细长的长间隙密封唇,内唇的内表面与轴承内圈挡边形成长间隙密封,其外表面为一斜面构成润滑脂流动引导面(5),密封圈内径的唇部与轴承内圈密封槽结合处的外唇(9)为一柔软的滑动密封唇,滑动密封唇与内圈密封槽斜边形成弹性贴压式密封,密封圈(2)内径的内唇(6)、外唇(9)与轴承内圈的密封槽之间构成稳定室(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宗瑞,古进全,曹日升,
申请(专利权)人:曹宗瑞,古进全,曹日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