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钢管柱加钢筋的夯土墙体构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4831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钢管柱加钢筋的夯土墙体构造方法,包括将方钢管预埋在门窗洞口两边位置及夯土墙体转角柱的混凝土基础上,方钢管内浇注混凝土形成方钢管构造柱;在方钢管构造柱之间连接水平钢筋;在连接方钢管构造柱的水平拉结钢筋上、方钢管中间隔采用蝶形绑扎铁丝把爪,并将铁丝把爪的端头分散铺设至两方钢管构造柱之间夯土墙内;夯土墙体夯筑完成后设置压顶,压顶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该墙体采用在夯土墙体中设置镀锌方钢管构造柱,同时设置水平钢筋,能够提高墙体的整体承载力及抗震性能。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mpacted Earth Wall with Square Steel Pipe Column and Reinforcement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钢管柱加钢筋的夯土墙体构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可增强夯土墙体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的方钢管柱加钢筋的夯土墙体构造方法。
技术介绍
夯土建筑具有可就地取材、施工简易、成本低廉、热工性能突出、可降解再生、加工过程低能耗无污染等优点。尤其夯土材料,具有当前农村常规节能材料无法比拟的生态性价比优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夯土在工艺、构造技术、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能等方面的固有缺陷,使其难以满足改善居住质量和房屋安全性的迫切需求,也是制约其现代夯土应用的核心因素。近二十年来在欧美发达国家大量涌现的生土别墅、医院、教堂等多元化现代建筑,以及在历年国际建筑大奖中频繁出现的生土建筑获奖案例,均是这一趋势的具体表现。鉴于现代其突出的生态效益和普遍的地域适应性,现代生土材料及其建造技术已成为实现绿色建筑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受到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研究机构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目前国内提高夯土结构房屋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的办法主要包括:在房屋四角及纵横墙交接处设置木柱,对夯土自身材料进行改良或改性(土料中加石灰或水泥),墙体中设置水平竹条或其他植物纤维,降低房屋层数、高度,减小开间、进深尺寸,提高屋面结构的整体性及与夯土墙体的连接等。以上措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JGJ161-2008)、《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SG618-3)等文献中均有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夯土墙体构造技术方法,该墙体采用在夯土墙体中设置镀锌方钢管构造柱,同时设置水平钢筋,能够提高墙体的整体承载力及抗震性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方钢管柱加钢筋的夯土墙体构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夯土墙体厚度选取方钢管的尺寸大小,将方钢管预埋在门窗洞口两边位置及夯土墙体转角柱的混凝土基础上。待夯土墙施工完毕,压顶施工前,在方钢管内浇注自密实混凝土形成方钢管构造柱;步骤二,根据施工图设计的水平钢筋位置,在方钢管构造柱之间连接水平拉结钢筋,其中水平拉结钢筋一端为弯折钢筋,弯折钢筋贯穿至端部方钢管侧壁扁孔中,呈90度弯钩与端部方钢管连接,另一端贯穿出中部方钢管侧壁并与下一个方钢管相连,并浇注自密实混凝土锚固形成方钢管构造柱,依次类推;步骤三,在连接方钢管构造柱的水平拉结钢筋上间隔采用铁丝把爪蝶形绑扎,和在方钢管中插入铁丝把爪,并浇注自密实混凝土,将铁丝把爪的端头分散铺设至夯土墙体内和方钢管周围;步骤四,夯土墙体夯筑完成后,在夯土墙体和方钢管构造柱顶面设置压顶并进行可靠拉结。对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还有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沿墙体长度方向采用镀锌方钢管,方钢管构造柱间距不大于3000mm,不大于4500mm;镀锌方钢管构造柱截面宽度不小于100mm。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水平拉结钢筋直径不小于14mm,间距不大于1500mm,弯钩直线段不小于150mm。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方钢管构造柱之间的水平拉结钢筋搭接或不搭接,不搭接时采用一端部带有弯折部的通长钢筋;若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采用焊接接合。进一步,若搭接,在端部方钢管侧壁开扁孔,待夯土墙夯筑至水平拉结钢筋位置时,在水平拉结钢筋一侧连接弯折钢筋,弯折钢筋贯穿至端部方钢管侧壁扁孔中,并呈90度弯钩与端部方钢管连接;在水平拉结钢筋中部焊接一直钢筋,直钢筋贯穿中部方钢管,并在贯穿中部方钢管后截断并相互叠加焊接。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铁丝把爪分别插入方钢管的三个侧壁扁孔,伸入方钢管中部,最后浇筑自密实混凝土锚固,铁丝端部分散铺设于夯土墙体内;水平拉结钢筋上间隔采用铁丝把爪在蝶形绑扎点绑扎,间距500mm分布一个;铁丝把爪长度不小于30mm;铁丝把爪上的铁丝距离夯土墙体表面不小于50mm,间距不大于500mm。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压顶中设有压顶箍筋,并采用拉结钢筋锚固;在方钢管中自顶部伸入有折弯状的下拉结钢筋和上拉结钢筋,下拉结钢筋和上拉结钢筋上部弯折后锚固在结构梁中,上拉结钢筋伸入混凝土压顶中锚固;沿压顶箍筋内侧分布有压顶纵筋;一根垂直分布的锚固钢筋锚固于夯土墙顶面,并伸入压顶中连接。进一步,锚固钢筋间距1000mm布置一个,锚固于夯土墙体中,锚固深度不小于150mm;压顶和主体结构采用上下拉结钢筋连接,间距不大于500mm,上下拉结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三级螺纹钢;方钢管采用上拉结钢筋与主体结构连接,下拉结钢筋不少于两根,伸入方钢管长度不小于300mm。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压顶高度不小于150mm,与结构主体拉结钢筋伸入方钢管构造柱不少于300mm;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5。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拉结钢筋锚固深度不小于拉结钢筋的直径的15倍,间距不大于300mm。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方钢管构造柱、水平拉结钢筋和铁丝把爪在夯土墙体内部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网片,然后通过压顶将夯土墙体和构造柱与结构梁进行可靠连接。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夯土墙体自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可以有效控制夯土墙体外闪,能够较大幅度提高现代夯土墙体的水平抗剪承载能力与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可在现代夯土建筑中推广使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面构件布置图;图2为方钢管与钢筋连接的立面图;图3为钢筋铁丝把爪连接的平面图;图4(a)、(b)分别为钢管柱与铁丝把爪连接的立面图和平面图;图5为压顶与夯土墙和方钢管的连接剖面图。图中:1.端部方钢管;2.混凝土基础;3.夯土墙体;4.压顶;5.中部方钢管;6.弯折钢筋;7.侧壁扁孔Ⅰ;8.侧壁扁孔Ⅱ;9.水平拉结钢筋;10.侧壁扁孔Ⅲ;11.钢筋搭接处;12.钢筋焊接处;13.直钢筋;14.铁丝把爪;15.蝶形绑扎点;16.侧壁扁孔Ⅳ;17.压顶纵筋;18.压顶箍筋;19.上拉结钢筋;20.下拉结钢筋;21.锚固钢筋;22.自密实混凝土;23.结构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2所示,新型夯土墙体是指经专门设计、材料级配合理,且采用机械夯筑的生土墙体作为主要围护结构的墙体。墙体包括勒脚、夯土墙体、压顶。本专利技术方钢管柱加钢筋的夯土墙体构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夯土墙体3厚度选取方钢管的尺寸大小,将方钢管预埋在门窗洞口两边位置及夯土墙体3转角柱的混凝土基础2上,方钢管内浇注自密实混凝土22形成方钢管构造柱;夯土墙体应按照下列要求设置方钢管构造柱:1.1.在门窗洞口两边位置及夯土墙体转角柱必须设置构造柱;1.2.沿夯土墙体长度方向镀锌方钢管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3000mm,不应大于4500mm;1.3.镀锌方钢管构造柱截面宽度不宜小于150mm,不应小于100mm;1.4.镀锌方钢管构造柱要伸入勒脚内部与基础梁或承受夯土墙荷载的梁可靠连接。S2,根据施工图设计的水平拉结钢筋9位置在对应方钢管上面开扁孔(侧壁扁孔Ⅰ7、侧壁扁孔Ⅱ8、侧壁扁孔Ⅲ10),扁孔大小取决于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钢管柱加钢筋的夯土墙体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夯土墙体(3)厚度选取方钢管的尺寸大小,将方钢管预埋在门窗洞口两边位置及夯土墙体转角柱的混凝土基础(2)上,方钢管内浇注自密实混凝土(22)形成方钢管构造柱;步骤二,根据施工图设计的水平钢筋位置,在方钢管构造柱之间连接水平拉结钢筋(9),其中水平拉结钢筋(9)一端为弯折钢筋(6),弯折钢筋(6)贯穿至端部方钢管(1)侧壁扁孔中,呈90度弯钩与端部方钢管连接,另一端贯穿出中部方钢管(5)侧壁并与下一个方钢管相连,并浇注自密实混凝土(22)锚固形成方钢管构造柱,依次类推;步骤三,在连接方钢管构造柱的水平拉结钢筋(9)上间隔采用铁丝把爪(14)蝶形绑扎,和在方钢管中用蝶形铁丝把爪(14)绑扎,并浇注混凝土,将铁丝把爪(14)的端头分散铺设至夯土墙体(3)内和方钢管周围;步骤四,夯土墙体(3)夯筑完成后,在夯土墙体(3)和方钢管构造柱顶面设置压顶(4)并进行可靠拉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钢管柱加钢筋的夯土墙体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夯土墙体(3)厚度选取方钢管的尺寸大小,将方钢管预埋在门窗洞口两边位置及夯土墙体转角柱的混凝土基础(2)上,方钢管内浇注自密实混凝土(22)形成方钢管构造柱;步骤二,根据施工图设计的水平钢筋位置,在方钢管构造柱之间连接水平拉结钢筋(9),其中水平拉结钢筋(9)一端为弯折钢筋(6),弯折钢筋(6)贯穿至端部方钢管(1)侧壁扁孔中,呈90度弯钩与端部方钢管连接,另一端贯穿出中部方钢管(5)侧壁并与下一个方钢管相连,并浇注自密实混凝土(22)锚固形成方钢管构造柱,依次类推;步骤三,在连接方钢管构造柱的水平拉结钢筋(9)上间隔采用铁丝把爪(14)蝶形绑扎,和在方钢管中用蝶形铁丝把爪(14)绑扎,并浇注混凝土,将铁丝把爪(14)的端头分散铺设至夯土墙体(3)内和方钢管周围;步骤四,夯土墙体(3)夯筑完成后,在夯土墙体(3)和方钢管构造柱顶面设置压顶(4)并进行可靠拉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钢管柱加钢筋的夯土墙体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沿夯土墙体(3)长度方向采用镀锌方钢管,方钢管构造柱间距不大于3000mm,不应大于4500mm;方钢管构造柱截面宽度不小于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钢管柱加钢筋的夯土墙体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弯折钢筋(6)直径不小于14mm,间距不大于1500mm,弯钩直线段不小于1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钢管柱加钢筋的夯土墙体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方钢管构造柱之间的水平拉结钢筋(9)搭接或不搭接,不搭接时采用一端部带有弯折部的通长钢筋;若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采用焊接接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钢管柱加钢筋的夯土墙体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搭接,在端部方钢管(1)侧壁开扁孔,待夯土墙夯筑至水平拉结钢筋(9)位置时,在水平拉结钢筋(9)一侧连接弯折钢筋(6),弯折钢筋(6)贯穿至端部方钢管(1)侧壁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铁钢穆钧梁增飞周健蒋蔚崔大鹏高志鹏詹林鑫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