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在工程建设中,大型工业厂房、物流仓储越来越多,采用钢构、PC、现浇混凝土复合结构较多,现浇混凝土柱作为主要承重柱,现场制作快慢成为制约PC构件、屋架安装的关键。传统搭设施工脚手架、模板散拼、混凝土现浇施工工艺已不适用于大型工业厂房、物流仓储的施工。传统现浇柱施工,施工时需搭设操作脚手架、钢筋绑扎、模板支设等需在施工现场完成,施工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需求大,同时影响PC、钢构工序开展,在保证施工工期及成型质量的基础上,优化现浇混凝土柱施工图纸及施工工艺,改善劳动工具、改变劳动方式,借助机械化配合施工以满足免搭设施工操作脚手架的要求,采用柱钢筋笼与柱模板地面拼装方式,简化施工工序,使物流仓储施工现场混凝土现浇柱的工厂化、标准化施工,在保障绿色施工和施工安全同时,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方法,通过第一L ...
【技术保护点】
1.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方法,所述钢模板包括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配合的第二L形钢支模板,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包括L形钢面板(1)、固定在L形钢面板(1)外侧面上的次筋层、固定在所述次筋层外侧的主筋层和固定在所述主筋层外侧的加固层,所述次筋层包括多个相平行固定在L形钢面板(1)外侧面上且竖向设置的次筋(2),次筋(2)的长度与L形钢面板(1)的高度相等,所述主筋层包括多个沿次筋(2)长度方向设置且相平行固定在所述次筋层外侧的L形主筋(3),所述加固层包括多个相平行固定在L形主筋(3)外侧且 ...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方法,所述钢模板包括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配合的第二L形钢支模板,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包括L形钢面板(1)、固定在L形钢面板(1)外侧面上的次筋层、固定在所述次筋层外侧的主筋层和固定在所述主筋层外侧的加固层,所述次筋层包括多个相平行固定在L形钢面板(1)外侧面上且竖向设置的次筋(2),次筋(2)的长度与L形钢面板(1)的高度相等,所述主筋层包括多个沿次筋(2)长度方向设置且相平行固定在所述次筋层外侧的L形主筋(3),所述加固层包括多个相平行固定在L形主筋(3)外侧且竖向设置的背楞(4),L形钢面板(1)具有两个竖向边缘端,L形钢面板(1)内侧的直角拐角位置处和任一所述竖向边缘端均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L形主筋(3)的两端部均安装有对拉角钢(5),对拉角钢(5)上开设有拉紧孔(13),L形主筋(3)包括两个结构尺寸一致且相平行设置的L形横向承压板(11),L形主筋(3)中的两个L形横向承压板(11)之间存在间隙(14),L形主筋(3)中的两个L形横向承压板(11)通过多个连接板(12)连接,间隙(14)的宽度不小于拉紧孔(13)的内径,所述钢筋笼(21)为带有保护层(21-1)的立方体型钢筋笼,所述保护层(21-1)为与立方体型钢筋笼配合的刚性矩形环结构,保护层(21-1)由四个主筋定位卡具围成,所述钢模板的顶端通过钢模板顶封板(22)与顶托(17)固定连接,钢模板顶封板(22)设置在所述钢模板的顶端的次筋(2)和L形钢面板(1)上,钢模板顶封板(22)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搭建装配平台:根据钢筋笼(21)与钢模板的长度和重力分布情况,在水平地面上放置多个相平行布设的平台支墩(16),平台支墩(16)为长条支墩,平台支墩(16)的长度等于所述钢模板的宽度,多个平台支墩(16)长度方向的垂直平分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多个平台支墩(16)构成装配平台;步骤二、吊装第一L形钢支模板:利用吊装设备将第一L形钢支模板吊装至所述装配平台上,使第一L形钢支模板的一个直角钢面板外的所有背楞(4)均接触所述装配平台;步骤三、吊装钢筋笼:预先将钢筋笼(21)上的保护层(21-1)的四个直角锯除,使保护层(21-1)具有四个倒角板,并对锯除直角拐角的保护层(21-1)进行防腐防锈处理,在确定好第一L形钢支模板的位置后,利用吊装设备将钢筋笼(21)吊装至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上,根据钢筋笼与钢模板位置设计需求,利用保护层(21-1)定位钢筋笼(21)在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上的位置,钢筋笼(21)的底部预留端伸出至第一L形钢支模板外,第一L形钢支模板远离钢筋笼(21)的底部预留端的一端为第一L形钢支模板的顶端;步骤四、吊装第二L形钢支模板并与第一L形钢支模板固定连接,过程如下:步骤401、利用吊装设备吊装第二L形钢支模板,使第二L形钢支模板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的边缘端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未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的边缘端配合,第二L形钢支模板未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的边缘端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的边缘端配合,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的L形钢面板(1)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的L形钢面板(1)围成中空的矩形筒;步骤402、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接触位置处的外侧通过密封角钢(8)固定连接;步骤403、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通过多个拉筋(9)固定连接,拉筋(9)的数量与任一L形钢支模板中的对拉角钢(5)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任一拉筋(9)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拉紧孔(13)、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间隙(14)、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间隙(14)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拉紧孔(13)与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对拉角钢(5)固定连接,任一拉筋(9)的另一端与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对拉角钢(5)固定连接;步骤五、选择钢筋笼中指定主筋并对指定主筋进行标记:将顶托(17)的边缘与钢模板顶封板(22)的边缘对齐,筛选出指定主筋;所述顶托(17)包括顶托外环架和与所述顶托外环架等高且设置在所述顶托外环架内的顶托内环架(17-5),所述顶托外环架与顶托内环架(17-5)之间存在顶托间隙(17-7),所述顶托间隙(17-7)的宽度不小于钢筋笼(21)主筋的直径,且顶托间隙(17-7)位于钢筋笼(21)主筋的延长线上,所述顶托外环架与顶托内环架(17-5)之间通过多个顶托连接块(17-6)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张部队,罗睿,贠子斌,张雪峰,李晓刚,吴鹏,刘一智,梁毅,宋小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