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直锚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82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直锚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基础和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通过吊具与定位基础直锚配合,定位基础包括筏板基础和设置在筏板基础中预留口上的钢模板定位架,筏板基础的预留口位于预留柱下沉基础的预留坑的正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拼装将钢筋笼放置在钢模板内,利用顶托、主筋连接管、主筋连接套筒和主筋固定套筒的配合将钢筋笼与钢模板固定为一体,利用筏板钢筋定位架定位横向穿过预留口的筏板钢筋安装位置,避免后期筏板钢筋对钢筋笼主筋穿插时碰撞或阻挡,并利用钢模板定位架定位一体化连接的钢筋笼与钢模板中的钢模板位置,简化施工工序。

An Integral Straight Anchor Location Structure for Reinforcement Cage and Steel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直锚定位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直锚定位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直锚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在工程建设中,大型工业厂房、物流仓储越来越多,采用钢构、PC、现浇混凝土复合结构较多,现浇混凝土柱作为主要承重柱,现场制作快慢成为制约PC构件、屋架安装的关键。传统搭设施工脚手架、模板散拼、混凝土现浇施工工艺已不适用于大型工业厂房、物流仓储的施工。传统现浇柱施工,施工时需搭设操作脚手架、钢筋绑扎、模板支设等需在施工现场完成,施工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需求大,同时影响PC、钢构工序开展,在保证施工工期及成型质量的基础上,优化现浇混凝土柱施工图纸及施工工艺,改善劳动工具、改变劳动方式,借助机械化配合施工以满足免搭设施工操作脚手架的要求,采用柱钢筋笼与柱模板地面拼装、整体吊装施工工艺,简化施工工序,使物流仓储施工现场混凝土现浇柱的工厂化、标准化施工,在保障绿色施工和施工安全同时,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直锚定位结构,其设计新颖合理,通过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拼装将钢筋笼放置在钢模板内,利用顶托、主筋连接管、主筋连接套筒和主筋固定套筒的配合将钢筋笼与钢模板固定为一体,便于后期对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吊装,利用筏板钢筋定位架定位横向穿过预留口的筏板钢筋安装位置,控制简单快捷,避免后期筏板钢筋对钢筋笼主筋穿插时碰撞或阻挡,并利用钢模板定位架定位一体化连接的钢筋笼与钢模板中的钢模板位置,进而实现对钢筋笼的定位,简化施工工序,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直锚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和与所述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配合的定位基础,所述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通过吊具与定位基础直锚配合,所述定位基础包括设置在预留柱下沉基础上且设置有预留口的筏板基础和设置在预留口上的钢模板定位架,所述筏板基础的预留口位于预留柱下沉基础的预留坑的正上方,所述筏板基础的预留口旁侧设置有四个用于定位所述钢模板定位架的定位基准杆,所述筏板基础包括筏板混凝土以及浇筑在所述筏板混凝土内的筏板钢筋和用于定位横向穿过预留口的筏板钢筋的筏板钢筋定位架,筏板钢筋靠近预留口的位置处焊接有八个垂直伸出筏板基础且用于定位所述钢模板定位架的锚杆,筏板钢筋定位架由上至下安装有四层分别用于定位横向穿过预留口的筏板钢筋的筏板钢筋限位机构,所述钢模板定位架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定位梁和两个相平行且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定位梁之间的第二定位梁,第一定位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定位基准杆配合的定位座,定位座上设置有与定位基准杆配合的定位架套筒,八个锚杆由四组锚杆组构成,四组锚杆组和四个定位座一一对应,所述锚杆组设置在对应的定位座和与其就近的第二定位梁之间且所述锚杆组中的两个锚杆位于对应的定位座的两侧,两个第一定位梁上设置有两个压梁,压梁与第二定位梁平行,两组锚杆组的锚杆远离筏板基础的一端穿过一个压梁且通过锚杆套筒与一个压梁固定连接,另两组锚杆组的锚杆远离筏板基础的一端穿过另一个压梁且通过锚杆套筒与另一个压梁固定连接,锚杆通过压梁垫板与压梁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梁和第二定位梁均为中空结构,第一定位梁和第二定位梁的外侧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第一螺母设置在定位梁外侧板的内侧面上且与第一连接孔连通;所述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包括用于横向支撑钢模板的装配平台和与所述钢模板配合的顶托,钢筋笼放置在所述钢模板内,钢筋笼的底部预留端伸出至所述钢模板外,所述钢模板远离钢筋笼的底部预留端的一端为所述钢模板的顶端,所述钢模板的顶端通过钢模板顶封板与顶托固定连接,所述钢模板包括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配合的第二L形钢支模板,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包括L形钢面板、固定在L形钢面板外侧面上的次筋层、固定在所述次筋层外侧的主筋层和固定在所述主筋层外侧的加固层,所述主筋层远离所述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与所述钢模板定位架配合,所述主筋层的厚度与第一定位梁的宽度和第二定位梁的宽度均相等,所述主筋层为中空结构,所述主筋层的底端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螺母设置在主筋层的底端侧壁的内侧面上且与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通过多个紧固板与所述钢模板定位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孔的数量、第二连接孔的数量和紧固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一紧固螺栓依次穿过紧固板和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第二紧固螺栓依次穿过紧固板和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钢筋笼中主筋的底部预留端穿过所述筏板基础的预留口伸入至预留柱下沉基础内,钢筋笼中主筋的底部预留端与横向穿过预留口的筏板钢筋之间无接触。上述的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直锚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钢筋定位架为立方体框架结构,所述筏板钢筋定位架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二立杆和第三立杆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之间连接有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第四立杆和第一立杆之间连接有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之间、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之间、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之间均通过多个加强杆加固,第一连杆和第五连杆等高,第二连杆和第六连杆等高,第三连杆和第七连杆等高,第四连杆和第八连杆等高,第一连杆的高度低于第三连杆的高度,第二连杆的高度高于第四连杆的高度,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包括多个筏板钢筋限位座,第一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四连杆和第八连杆上且第四连杆和第八连杆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二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二连杆和第六连杆上且第二连杆和第六连杆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三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一连杆和第五连杆上且第一连杆和第五连杆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四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三连杆和第七连杆上且第三连杆和第七连杆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筏板钢筋定位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件,筏板钢筋定位架与筏板混凝土接触的周侧设置有快易收口网。上述的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直锚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钢筋限位座为U形槽钢或两个垂直于连杆的挡板,所述U形槽钢或两个垂直于连杆的挡板的两侧壁内宽等于筏板钢筋的外径,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之间的高差与筏板钢筋的外径相等,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之间的高差与筏板钢筋的外径相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的方向一致,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的方向一致,第一连杆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长度方向所在直线与第三连杆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长度方向所在直线垂直。上述的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直锚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筋层包括多个相平行固定在L形钢面板外侧面上且竖向设置的次筋,次筋的长度与L形钢面板的高度相等,钢模板顶封板设置在所述钢模板的顶端的次筋和L形钢面板上,钢模板顶封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顶托包括顶托外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直锚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和与所述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配合的定位基础,所述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通过吊具与定位基础直锚配合,所述定位基础包括设置在预留柱下沉基础(39)上且设置有预留口的筏板基础和设置在预留口上的钢模板定位架,所述筏板基础的预留口位于预留柱下沉基础(39)的预留坑的正上方,所述筏板基础的预留口旁侧设置有四个用于定位所述钢模板定位架的定位基准杆(31),所述筏板基础包括筏板混凝土以及浇筑在所述筏板混凝土内的筏板钢筋(25)和用于定位横向穿过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的筏板钢筋定位架(24),筏板钢筋(25)靠近预留口的位置处焊接有八个垂直伸出筏板基础且用于定位所述钢模板定位架的锚杆(27),筏板钢筋定位架(24)由上至下安装有四层分别用于定位横向穿过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的筏板钢筋限位机构,所述钢模板定位架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定位梁(28)和两个相平行且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定位梁(28)之间的第二定位梁(29),第一定位梁(2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定位基准杆(31)配合的定位座(30),定位座(30)上设置有与定位基准杆(31)配合的定位架套筒(36),八个锚杆(27)由四组锚杆组构成,四组锚杆组和四个定位座(30)一一对应,所述锚杆组设置在对应的定位座(30)和与其就近的第二定位梁(29)之间且所述锚杆组中的两个锚杆(27)位于对应的定位座(30)的两侧,两个第一定位梁(28)上设置有两个压梁(32),压梁(32)与第二定位梁(29)平行,两组锚杆组的锚杆(27)远离筏板基础的一端穿过一个压梁(21)且通过锚杆套筒(37)与一个压梁(21)固定连接,另两组锚杆组的锚杆(27)远离筏板基础的一端穿过另一个压梁(21)且通过锚杆套筒(37)与另一个压梁(21)固定连接,锚杆(27)通过压梁垫板(33)与压梁(21)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梁(28)和第二定位梁(29)均为中空结构,第一定位梁(28)和第二定位梁(29)的外侧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35),第一螺母(34)设置在定位梁外侧板的内侧面上且与第一连接孔(35)连通;所述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包括用于横向支撑钢模板的装配平台和与所述钢模板配合的顶托(17),钢筋笼(21)放置在所述钢模板内,钢筋笼(21)的底部预留端伸出至所述钢模板外,所述钢模板远离钢筋笼(21)的底部预留端的一端为所述钢模板的顶端,所述钢模板的顶端通过钢模板顶封板(22)与顶托(17)固定连接,所述钢模板包括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配合的第二L形钢支模板,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包括L形钢面板(1)、固定在L形钢面板(1)外侧面上的次筋层、固定在所述次筋层外侧的主筋层和固定在所述主筋层外侧的加固层,所述主筋层远离所述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与所述钢模板定位架配合,所述主筋层的厚度与第一定位梁(28)的宽度和第二定位梁(29)的宽度均相等,所述主筋层为中空结构,所述主筋层的底端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44),第二螺母(43)设置在主筋层的底端侧壁的内侧面上且与第二连接孔(44)连通;所述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通过多个紧固板(40)与所述钢模板定位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孔(35)的数量、第二连接孔(44)的数量和紧固板(40)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一紧固螺栓(42)依次穿过紧固板(40)和第一连接孔(35)与第一螺母(34)螺纹连接,第二紧固螺栓(41)依次穿过紧固板(40)和第二连接孔(44)与第二螺母(43)螺纹连接;钢筋笼(21)中主筋的底部预留端穿过所述筏板基础的预留口伸入至预留柱下沉基础(39)内,钢筋笼(21)中主筋的底部预留端与横向穿过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之间无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直锚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和与所述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配合的定位基础,所述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通过吊具与定位基础直锚配合,所述定位基础包括设置在预留柱下沉基础(39)上且设置有预留口的筏板基础和设置在预留口上的钢模板定位架,所述筏板基础的预留口位于预留柱下沉基础(39)的预留坑的正上方,所述筏板基础的预留口旁侧设置有四个用于定位所述钢模板定位架的定位基准杆(31),所述筏板基础包括筏板混凝土以及浇筑在所述筏板混凝土内的筏板钢筋(25)和用于定位横向穿过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的筏板钢筋定位架(24),筏板钢筋(25)靠近预留口的位置处焊接有八个垂直伸出筏板基础且用于定位所述钢模板定位架的锚杆(27),筏板钢筋定位架(24)由上至下安装有四层分别用于定位横向穿过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的筏板钢筋限位机构,所述钢模板定位架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定位梁(28)和两个相平行且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定位梁(28)之间的第二定位梁(29),第一定位梁(2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定位基准杆(31)配合的定位座(30),定位座(30)上设置有与定位基准杆(31)配合的定位架套筒(36),八个锚杆(27)由四组锚杆组构成,四组锚杆组和四个定位座(30)一一对应,所述锚杆组设置在对应的定位座(30)和与其就近的第二定位梁(29)之间且所述锚杆组中的两个锚杆(27)位于对应的定位座(30)的两侧,两个第一定位梁(28)上设置有两个压梁(32),压梁(32)与第二定位梁(29)平行,两组锚杆组的锚杆(27)远离筏板基础的一端穿过一个压梁(21)且通过锚杆套筒(37)与一个压梁(21)固定连接,另两组锚杆组的锚杆(27)远离筏板基础的一端穿过另一个压梁(21)且通过锚杆套筒(37)与另一个压梁(21)固定连接,锚杆(27)通过压梁垫板(33)与压梁(21)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梁(28)和第二定位梁(29)均为中空结构,第一定位梁(28)和第二定位梁(29)的外侧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35),第一螺母(34)设置在定位梁外侧板的内侧面上且与第一连接孔(35)连通;所述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包括用于横向支撑钢模板的装配平台和与所述钢模板配合的顶托(17),钢筋笼(21)放置在所述钢模板内,钢筋笼(21)的底部预留端伸出至所述钢模板外,所述钢模板远离钢筋笼(21)的底部预留端的一端为所述钢模板的顶端,所述钢模板的顶端通过钢模板顶封板(22)与顶托(17)固定连接,所述钢模板包括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配合的第二L形钢支模板,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包括L形钢面板(1)、固定在L形钢面板(1)外侧面上的次筋层、固定在所述次筋层外侧的主筋层和固定在所述主筋层外侧的加固层,所述主筋层远离所述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与所述钢模板定位架配合,所述主筋层的厚度与第一定位梁(28)的宽度和第二定位梁(29)的宽度均相等,所述主筋层为中空结构,所述主筋层的底端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44),第二螺母(43)设置在主筋层的底端侧壁的内侧面上且与第二连接孔(44)连通;所述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通过多个紧固板(40)与所述钢模板定位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孔(35)的数量、第二连接孔(44)的数量和紧固板(40)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一紧固螺栓(42)依次穿过紧固板(40)和第一连接孔(35)与第一螺母(34)螺纹连接,第二紧固螺栓(41)依次穿过紧固板(40)和第二连接孔(44)与第二螺母(43)螺纹连接;钢筋笼(21)中主筋的底部预留端穿过所述筏板基础的预留口伸入至预留柱下沉基础(39)内,钢筋笼(21)中主筋的底部预留端与横向穿过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之间无接触。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直锚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钢筋定位架(24)为立方体框架结构,所述筏板钢筋定位架(24)包括第一立杆(24-1)、第二立杆(24-2)、第三立杆(24-3)和第四立杆(24-4),第一立杆(24-1)和第二立杆(24-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24-5)和第二连杆(24-6),第二立杆(24-2)和第三立杆(24-3)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杆(24-7)和第四连杆(24-8),第三立杆(24-3)和第四立杆(24-4)之间连接有第五连杆(24-9)和第六连杆(24-10),第四立杆(24-4)和第一立杆(24-1)之间连接有第七连杆(24-11)和第八连杆(24-12),第一连杆(24-5)和第二连杆(24-6)之间、第三连杆(24-7)和第四连杆(24-8)之间、第五连杆(24-9)和第六连杆(24-10)之间、第七连杆(24-11)和第八连杆(24-12)之间均通过多个加强杆(24-14)加固,第一连杆(24-5)和第五连杆(24-9)等高,第二连杆(24-6)和第六连杆(24-10)等高,第三连杆(24-7)和第七连杆(24-11)等高,第四连杆(24-8)和第八连杆(24-12)等高,第一连杆(24-5)的高度低于第三连杆(24-7)的高度,第二连杆(24-6)的高度高于第四连杆(24-8)的高度,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包括多个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第一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四连杆(24-8)和第八连杆(24-12)上且第四连杆(24-8)和第八连杆(24-12)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二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二连杆(24-6)和第六连杆(24-10)上且第二连杆(24-6)和第六连杆(24-10)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三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一连杆(24-5)和第五连杆(24-9)上且第一连杆(24-5)和第五连杆(24-9)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四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三连杆(24-7)和第七连杆(24-11)上且第三连杆(24-7)和第七连杆(24-11)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筏板钢筋定位架(24)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件(24-15),筏板钢筋定位架(24)与筏板混凝土接触的周侧设置有快易收口网(26)。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直锚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为U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可可屈磊昝俊锋吴东贠子斌陈磊刘一智梁毅庄稼魏治水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