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油循环结构,尤其是自润滑轴承的内部油循环结构。
技术介绍
自润滑轴承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靠轴承自身表面的热辐射进行散热, 散热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轴承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现有结构中,轴承座 内为一个整体的油腔,其内部的润滑油不循环,工作过程中,热油的比重轻, 浮在表面,油环转动时直接带上层的热油到轴瓦上,使轴承温度更高,影响工 况,而下部的较冷的油得不到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合理、效果显著的自润滑轴承的内部油 循环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如此实现的一种自润滑轴承的内部油循环结构,包括轴承座(2)及其内部的油腔、 轴瓦(3)、与转轴(4) 一起旋转的油环(1),轴承座(2)内部的油腔分为纵 向的油室(7)、油室(8)、油室(9)三个油室,油环(1)置于中间的油室(8) 中,两侧的油室(7)、油室(9)分别与轴瓦(3)两侧的漏油孔(11)相通, 三个油室通过设于下端的连接孔(6)和连接孔(10)相连通。作为优选,置于中间的油室(8)比其两侧油室(7)和油室(9)大。作为优选,油室(8)内设有冷却器安装孔(5)。本技术以热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润滑轴承的内部油循环结构,包括轴承座(2)及其内部的油腔、轴瓦(3)、与转轴(4)一起旋转的油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内部的油腔分为纵向的油室(7)、油室(8)、油室(9)三个油室,油环(1)置于中间的油室(8)中,两侧的油室(7)、油室(9)分别与轴瓦(3)两侧的漏油孔(11)相通,三个油室通过设于下端的连接孔(6)和连接孔(10)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叶军,何建东,杨海英,汪勇,
申请(专利权)人:何全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