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37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该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从酸液废水池中取酸液废水,加入碱和絮凝剂并搅拌进行中和,调节PH值至中性,之后引流至一级斜板沉淀池进行一级沉淀,得一级沉淀物和一级上清液;取一级上清液,先进行纳滤膜法处理再进行直流电解,电解完成后引流至二级斜板沉淀池进行二级沉淀,得二级沉淀物和二级上清液;将二级上清液引流至清水池,将清水池中的一部分二级上清液进行反渗透处理,得到的淡水可回收再利用,得到的浓水可引流至酸液废水池中也可作为浓缩废酸二次利用。该法的材料来源丰富,较其它工艺经济效益显著、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单易行。

Regeneration process of acid waste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
技术介绍
金属酸洗为利用酸溶液去除金属材料或金属制品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物。金属酸洗工作原理是,金属材料或金属制品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物与酸溶液接触发生化学应,形成盐和水,都溶于酸溶液中,当酸溶液随着金属件的酸洗增多,酸溶液的酸浓度随着减少,盐类也随着增高,在酸溶液中一般含有金属离于80g/L或亚铁盐在215g/L时,酸溶液就失去酸洗功能,通常所说是废酸液。在酸洗中,酸洗后的金属件表面带有少量酸液,为了金属件不被酸液腐蚀必然用水进行漂洗,漂洗出来的水必然带有酸液就所为酸性废水。金属酸洗产生的废液一直是环保治理工程大难题,利用加热或冷冻法其运行成本非常昂贵,大多利用中和法,但其处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该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可实现酸液废水的循环利用,节能环保。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酸液废水,加入碱和絮凝剂并搅拌进行中和,调节PH值至中性,之后引流至一级斜板沉淀池进行一级沉淀,得一级沉淀物和一级上清液;2)取步骤1)中的一级上清液,先进行纳滤膜法处理再进行直流电解,电解完成后引流至二级斜板沉淀池进行二级沉淀,得二级沉淀物和二级上清液;3)将步骤2)中的二级上清液引流至清水池,将清水池中的二级上清液进行反渗透处理,反渗透处理得到的淡水冲洗金属铸件上的遗留酸,反渗透处理得到的浓水引流至酸液废水池中。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池中的二级上清液冲洗第一或第二遍金属铸件上的遗留酸。进一步地,所述淡水冲洗最后一遍金属铸件上的遗留酸。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中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份数为聚合氯化铝4~6份、氯化锌4~6份、聚丙烯酰胺0.4~0.6份。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剂与酸液废水的质量比为1:600~1:1000。进一步地,所述酸液废水与碱的质量比为80:1~90:1。进一步地,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5~50%。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沉淀和二级沉淀时,一级沉淀物和二级沉淀物分时段排至污泥池外。进一步地,所述聚合氯化铝盐基度为40~70%,氧化铝含量28~30%。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解时外加直流电3~24V电压,电解电流密度为3.0~10.0KA/平方米。进一步地,所述聚合氯化铝盐基度为40~70%,氧化铝含量28~30%。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沉淀的时间为6~10min。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沉淀的时间为6~10min。进一步地,所述反渗透处理采用反渗透RO膜设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首先利用碱和絮凝剂将酸液废水进行中和,调节PH值至中性,之后进行一级沉淀,一级上清液先进行纳滤膜法处理再经直流电解,之后进行二级沉淀,二级上清液用来冲洗第一或第二遍金属铸件上的遗留酸,清水池中多余的二级上清液经反渗透处理得到的淡水可用于冲洗最后一遍金属铸件上的遗留酸,浓水可与酸液废水混合。整个过程排出的只有一级沉淀物和二级沉淀物,不排放污水,节能环保。本专利技术的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一级沉淀时可除去有机悬浮物以及有机盐。本专利技术的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直流电解可分离除去重金属离子、油以及悬浮物,并经二级沉淀除去有机悬浮物、有机盐。本专利技术的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反渗透时除去可溶性盐类、固体溶解物、有机物、胶体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酸液废水,加入氢氧化钠和絮凝剂并搅拌进行中和,调节PH值至中性,酸液废水与氢氧化钠之间的质量比为80:1,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8%。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中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4:5:0.5。聚合氯化铝盐基度为40%,氧化铝含量28%。絮凝剂与酸液废水的质量比为1:700。中和后之后引流至一级斜板沉淀池进行一级沉淀,一级沉淀的时间为6分钟,得一级沉淀物和一级上清液。2)取步骤1)中的一级上清液,先进行纳滤膜法处理再进行直流电解,直流电解的电解条件为电解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外加直流电3V电压,电解电流密度为3.0KA/平方米,利用双极性电极氧化和还原产物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以分离除去重金属离子、油以及悬浮物。直流电解完成后引流至二级斜板沉淀池进行二级沉淀,二级沉淀的时间为10分钟,得二级沉淀物和二级上清液。一级沉淀和二级沉淀时,一级沉淀物和二级沉淀物分时段排至污泥池外。3)将步骤2)中的二级上清液引流至清水池,将清水池中的二级上清液中的一部分进行反渗透处理,反渗透处理采用反渗透RO膜设,反渗透处理得到的淡水冲洗最后一遍金属铸件上的遗留酸,反渗透处理得到的浓水引流至酸洗废水池中。清水池中的二级上清液中的另一部分冲洗第一或第二遍金属铸件上的遗留酸。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酸液废水,加入氢氧化钠和絮凝剂并搅拌进行中和,调节PH值至中性,酸液废水与氢氧化钠之间的质量比为80:1,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0%。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中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4:6:0.6。聚合氯化铝盐基度为70%,氧化铝含量30%。絮凝剂与酸液废水的质量比为1:800。中和后之后引流至一级斜板沉淀池进行一级沉淀,一级沉淀的时间为8分钟,得一级沉淀物和一级上清液。2)取步骤1)中的一级上清液,先进行纳滤膜法处理再进行直流电解,直流电解的电解条件为电解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外加直流电12V电压,电解电流密度为6.0KA/平方米,利用双极性电极氧化和还原产物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以分离除去重金属离子、油以及悬浮物。直流电解完成后引流至二级斜板沉淀池进行二级沉淀,二级沉淀的时间为6分钟,得二级沉淀物和二级上清液。一级沉淀和二级沉淀时,一级沉淀物和二级沉淀物分时段排至污泥池外。3)将步骤2)中的二级上清液引流至清水池,将清水池中的二级上清液中的一部分进行反渗透处理,反渗透处理采用反渗透RO膜设,反渗透处理得到的淡水冲洗最后一遍金属铸件上的遗留酸,反渗透处理得到的浓水引流至酸洗废水池中。清水池中的二级上清液中的另一部分冲洗第一或第二遍金属铸件上的遗留酸。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酸液废水,加入氢氧化钠和絮凝剂并搅拌进行中和,调节PH值至中性,酸液废水与氢氧化钠之间的质量比为90:1,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5%。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中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5:6:0.6。聚合氯化铝盐基度为60%,氧化铝含量29%。絮凝剂与酸液废水的质量比为1:1000。中和后之后引流至一级斜板沉淀池进行一级沉淀,一级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酸液废水,加入碱和絮凝剂并搅拌进行中和,调节PH值至中性,之后引流至一级斜板沉淀池进行一级沉淀,得一级沉淀物和一级上清液;2)取步骤1)中的一级上清液,先进行纳滤膜法处理再进行直流电解,电解完成后引流至二级斜板沉淀池进行二级沉淀,得二级沉淀物和二级上清液;3)将步骤2)中的二级上清液引流至清水池,将清水池中的二级上清液进行反渗透处理,反渗透处理得到的淡水冲洗金属铸件上的遗留酸,反渗透处理得到的浓水引流至酸液废水池中。

【技术特征摘要】
1.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酸液废水,加入碱和絮凝剂并搅拌进行中和,调节PH值至中性,之后引流至一级斜板沉淀池进行一级沉淀,得一级沉淀物和一级上清液;2)取步骤1)中的一级上清液,先进行纳滤膜法处理再进行直流电解,电解完成后引流至二级斜板沉淀池进行二级沉淀,得二级沉淀物和二级上清液;3)将步骤2)中的二级上清液引流至清水池,将清水池中的二级上清液进行反渗透处理,反渗透处理得到的淡水冲洗金属铸件上的遗留酸,反渗透处理得到的浓水引流至酸液废水池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中的二级上清液冲洗第一或第二遍金属铸件上的遗留酸;淡水冲洗最后一遍金属铸件上的遗留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液废水处理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中聚合氯化铝、氯化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份数为聚合氯化铝4~6份、氯化锌4~6份、聚丙烯酰胺0.4~0.6份。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红磊于任凯李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安立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