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收剂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5681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捕收剂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柱、驱动梁、驱动电机和搅拌桨,搅拌桨与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支撑柱上设有浮选槽,浮选槽包括槽体和连接在槽体的一侧的溢流口,实验装置还包括防护件,防护件的底部与所述溢流口密封贴合以将溢流口封堵,槽体上背向溢流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沿朝向溢流口的方向导向装配有刮板,所述支撑柱上设有与所述刮板传动配合以带动刮板朝向溢流口移动的驱动缸;所述支撑柱上还设有与所述防护件传动配合以带动防护筒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且完全避免了搅拌过程中矿浆自溢流口处溢出而对后续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问题,实验准确度高。实验准确度高。实验准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收剂实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捕收剂研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捕收剂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捕收剂的主要作用是使矿物表面疏水,增加可浮性,使其易于向气泡附着,从而达到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硫化矿浮选常用的捕收剂是硫代化合物,氧化矿常用烃基酸类,硅酸盐类矿物常用氨类捕收剂;非极性矿物使用烃油类捕收剂。
[0003]为了确定特定矿石的最佳捕收剂量,以及相应的操作参数,通常需要将进行实验室浮选实验,在浮选机中加入捕收剂处理后的矿浆,通过搅拌充气,利用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目的矿物颗粒选择性的向气泡附着,并在矿浆表面泡沫层富集,通过泡沫板刮出,实现矿物的分选,而目前的实验装置一般包括驱动装置、搅拌装置、浮选槽和控制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搅拌桨在浮选槽内转动,向矿浆内充气,矿浆表面形成有气泡,之后通过该刮板将气泡刮出收集,进行后续检测。
[0004]现有的实验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先将水加至浮选槽的溢流口齐平的高度,然后气泡产生在液面至上,方便后续将气泡向溢流口出刮出。但是有水的液面高度几乎与溢流口齐平,导致在搅拌的过程中,水会朝向溢流口溢出,影响浮选槽内的液位高度,且溢出的水会携带部分气泡流出,增加了补水的频繁性,影响试验精准度和实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收剂实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捕收剂实验过程中浮选槽内矿浆在搅拌时容易溢出导致气泡被携带出去而影响实验精度和实验效率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涉及的捕收剂实验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捕收剂实验装置,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设有驱动梁,驱动梁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驱动梁的另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所述支撑柱的一侧位于搅拌桨的下部设有浮选槽,所述浮选槽包括槽体和连接在槽体的一侧的溢流口,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沿上下方向与所述槽体导向装配的防护件,所述防护件的底部与所述溢流口密封贴合以将溢流口封堵,所述槽体上背向溢流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沿朝向溢流口的方向导向装配有刮板,所述支撑柱上设有与所述刮板传动配合以带动刮板朝向溢流口移动的驱动缸;所述支撑柱上还设有与所述防护件传动配合以带动防护筒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槽体的内侧壁位于溢流口的高度位置处设有一圈向内凸设的衬套,所述防护件为导向插装在所述槽体内的防护筒,所述防护筒的外侧壁尺寸与所述槽体的内侧壁尺寸一致,所述防护筒与所述衬套抵接贴合而使所述溢流口封堵。
[0009]进一步的,所述衬套的上端截面为自内向外逐渐向上倾斜的倾斜面,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倾斜面贴合的倒角。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上设有供驱动缸的输出端穿过的通孔,所述刮板与所述密封垫密封贴合装配。
[00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为固定在支撑柱上的丝杆螺母机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涉及的捕收剂实验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根据目的矿物的特性差异,选择不同的捕收剂与之混合,将矿浆倒入至浮选槽内后,向浮选槽内加捕收剂、水和空气,通过搅拌桨的搅拌,使矿浆的上表面形成气泡,此时防护件密封挡设在溢流口处,槽体内的矿浆始终在槽体内混合翻涌搅拌,即使液面受搅拌拨动而升高,也不会自溢流口处溢出,在搅拌完成后,静置一定时间,此时液面恢复静止状态,与溢流口的高度基本一致,然后将防护件移开,通过刮板将气泡刮出,进行后续的检测实验,整体结构简单,且完全避免了搅拌过程中矿浆自溢流口处溢出而对后续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问题,实验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捕收剂实验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防护筒升起状态图;
[0016]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

基座;2

支撑柱;3

驱动梁;4

驱动电机;5

搅拌桨;6

浮选槽;7

槽体;8

溢流口;9

衬套;10

防护筒;11

丝杆螺母机构;12

容纳腔;13

密封垫;14

驱动缸;15

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0019]本技术所涉及的捕收剂实验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捕收剂实验装置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1上的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部设有驱动梁3,驱动梁3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4,驱动梁3的另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搅拌桨5,搅拌桨5与驱动电机4传动配合,上述的各个部分结构与现有技术一致,不做详细描述。
[0020]支撑柱2的一侧位于搅拌桨5的下部设有浮选槽6,浮选槽6包括槽体7和连接在槽体7的一侧的溢流口8,实验装置还包括沿上下方向与槽体7导向装配的防护件,防护件的底部与所述溢流口8密封贴合以将溢流口8封堵,具体的是槽体7的内侧壁位于溢流口8的高度位置处设有一圈向内凸设的衬套9,防护件为导向插装在所述槽体7内的防护筒10,防护筒10的外侧壁尺寸与所述槽体7的内侧壁尺寸基本一致,防护筒10与所述衬套9抵接贴合而使所述溢流口8封堵,防护筒10和衬套9之间的密封配合,能够将槽内部和防护筒10内部整体密封贯通,搅拌桨5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直接富集在防护筒10内,且液面升高也不会流出溢流口8,防护性较高。同时,设置筒型结构的防护筒10,还能够避免产生的气泡堆积在槽体7的侧壁上,而导致刮板15刮出气泡时,槽体7槽壁上的气泡无法有效刮出的问题。撑柱上还设有与所述防护件传动配合以带动防护筒10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为固定
在支撑柱2上的丝杆螺母机构11,在矿浆静置完成后,驱动结构带动防护筒10升起,此时富集在防护筒10的内侧壁底部的气泡受自重会下落至槽体7内,保证气泡的有效刮出。
[0021]优选的,为了保证密封的有效性,同时能够方便气泡的刮出,衬套9的上端截面为自内向外逐渐向上倾斜的倾斜面,防护筒10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倾斜面贴合的倒角。
[0022]为了能够方便安装刮板15,有效实现对气泡的刮出操作,槽体7上背向溢流口8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容纳腔12,该容纳腔沿对应的内壁所在平面的横向延伸至另外两侧槽壁上,使刮板能够对整体液面上的气泡能够同步刮出,容纳腔12内沿朝向溢流口8的方向导向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收剂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设有驱动梁,驱动梁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驱动梁的另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所述支撑柱的一侧位于搅拌桨的下部设有浮选槽,所述浮选槽包括槽体和连接在槽体的一侧的溢流口,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沿上下方向与所述槽体导向装配的防护件,所述防护件的底部与所述溢流口密封贴合以将溢流口封堵,所述槽体上背向溢流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沿朝向溢流口的方向导向装配有刮板,所述支撑柱上设有与所述刮板传动配合以带动刮板朝向溢流口移动的驱动缸;所述支撑柱上还设有与所述防护件传动配合以带动防护筒上下移动的驱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红磊闫利萍唐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安立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