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轴承密封件的汽车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19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轴承密封件的汽车轴承,其特征在于外唇内侧设有一圈轴承外圈接触面,该轴承外圈接触面与轴承外圈静接触,外唇顶端设有顶端透气槽,外唇顶端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之间的间隙与外界通过顶端透气槽连通,外唇两边的轴承外圈接触面设有两边透气槽,两边透气槽与外唇顶端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之间的间隙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密封圈与轴承的面接触,从而适应轴承旋转中的密封要求,透气槽使得外面的空气可以自由进出轴承内部,轴承内部不会产生负压,因此不会产生轴承不能旋转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且不会产生轴承内负压。(*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密封件轴承,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轴承密封件 的汽车轴承。技术背景轴承密封件是轴承在恶劣环境中正常运转的关键部件,它起到保 护轴承免受侵蚀和污染,使轴承在良好的清洁润滑工况下,延长其寿 命。汽车轴承在使用中要经受高载荷、极强冲击力、以及水和锈屑的 侵入。在污染的工作条件下,轴承内易进入碎屑,而这些碎屑粒会损 坏滚道,造成应力集中。此外,如果润滑不均匀,使金属表面硬性接 触,造成微小"脱皮"损坏,也会导致接触区域应力集中,这两种结 果致使应力集中部位的金属表面产生撕裂,并最终縮短轴承寿命,因 此需要采用轴承密封件来阻止杂质进入。因此要在轴承内外圈之间设 有密封圈。 一般密封圈外圈位置设有外唇,外唇与轴承外圈静接触, 密封圈内圈位置设有内唇,内唇与轴承内圈动接触。轴承在高温使用 一段时间后,由于热胀冷縮的原因,轴承内的空气跑出来了,但是由 于现有技术的密封件为接触式密封件,外面的空气进不去而产生负 压,这样密封件内唇就紧紧趴在轴承内圈密封槽伤,而使轴承内圈不 能旋转,产生卡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轴承密封件的汽车轴承,能 够抑制在轴承内产生负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轴承 密封件的汽车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轴承内圈 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圈设有外唇,外唇位于轴承外圈的密封 槽内,外唇的内外两侧分别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接触,外唇顶端与轴 承外圈的密封槽之间设有间隙,密封圈的内圈设有内唇,内唇位于轴 承内圈的密封槽内,其特征在于外唇内侧设有一圈轴承外圈接触面, 该轴承外圈接触面与轴承外圈静接触,外唇顶端设有顶端透气槽,外 唇顶端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之间的间隙与外界通过顶端透气槽连通,外唇两边的轴承外圈接触面设有两边透气槽,两边透气槽与外唇顶端 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之间的间隙连通。在本技术中外唇内侧设有轴承外圈接触面与轴承外圈接触, 与现有技术中密封圈与轴承的线接触不同,本技术采用的是密封 圈与轴承的面接触,从而适应轴承旋转中的密封要求,同时由于采用 了透气槽的设计,使得外面的空气可以自由进出轴承内部,轴承内部 不会产生负压,因此不会产生轴承不能旋转的现象。本技术的优 点在于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且不会产生轴承内负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密封圈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转向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图5为图2的I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一种带有轴承密封件的汽车轴承,包括轴承内圈l,轴承外圈2, 轴承内圈1和轴承内圈2之间设有密封圈3,密封圈3的外圈设有外 唇4,外唇4位于轴承外圈2的密封槽内,外唇4的内外两侧分别与 轴承外圈2的密封槽静接触,外唇4顶端与轴承外圈2的密封槽之间 设有间隙5,密封圈3的内圈设有内唇6,内唇6'位于轴承内圈1的 密封槽内与轴承内圈1动接触,其特征在于外唇4内侧设有一圈轴承 外圈接触面7,该轴承外圈接触面7与轴承外圈2面接触,外唇4顶 端设有顶端透气槽8,外唇4顶端与轴承外圈2的密封槽之间的间隙 5与外界通过顶端透气槽8连通,外唇4两边的轴承外圈2接触面设 有两边透气槽9,轴承内部与外唇4顶端与轴承外圈2的密封槽之间 的间隙5通过两边透气槽9连通。如图中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外唇 顶部为外高内低的斜面,顶端透气槽8设在斜面上。轴承在高温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热胀冷縮的原因,轴承内的空 气跑出来了,如没有透气槽,外面的空气进不去,因轴承内部空气已 跑出去,轴承外部空气压力大,而内部空气压力小,这样会产生负压, 密封件内唇就紧紧的趴在轴承内圈1密封槽上,而使轴承内圈1不能 旋转,产生卡死的现象,而采用该设计结构,外面的空气通过顶端透 气槽8和外唇4顶端与轴承外圈2的密封槽之间的间隙5连通,该间 隙5与轴承内部又通过两边透气槽9连通,这样外面的空气就可以自 由的进出轴承内部,轴承内部不会产生负压,而不会产生轴承不能旋 转的现象。由于顶端透气槽8和两边透气槽9开口较小,且不在同一 截面上,形成了一个迷宫,因此不会出现灰尘或水进入轴承的情况。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内侧指的是靠轴承侧,外侧指的是靠外 界侧。其中的外唇部分设有三圈外唇,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 述。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轴承密封件的汽车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轴承内圈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圈设有外唇,外唇位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内,外唇的内外两侧分别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接触,外唇顶端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之间设有间隙,密封圈的内圈设有内唇,内唇位于轴承内圈的密封槽内,其特征在于外唇内侧设有一圈轴承外圈接触面,该轴承外圈接触面与轴承外圈面接触,外唇顶端设有顶端透气槽,外唇顶端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之间的间隙与外界通过顶端透气槽连通,外唇两边的轴承外圈接触面设有两边透气槽,两边透气槽与外唇顶端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之间的间隙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轴承密封件的汽车轴承,其特征在于外唇内侧设有一圈轴承外圈接触面,该轴承外圈接触面与轴承外圈静接触,外唇顶端设有顶端透气槽,外唇顶端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之间的间隙与外界通过顶端透气槽连通,外唇两边的轴承外圈接触面设有两边透气槽,两边透气槽与外唇顶端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之间的间隙连通。本技术采用的是密封圈与轴承的面接触,从而适应轴承旋转中的密封要求,透气槽使得外面的空气可以自由进出轴承内部,轴承内部不会产生负压,因此不会产生轴承不能旋转的现象。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且不会产生轴承内负压。文档编号F16C33/78GK201083237SQ200720073650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铁影 申请人:上海思博特轴承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轴承密封件的汽车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轴承内圈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圈设有外唇,外唇位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内,外唇的内外两侧分别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接触,外唇顶端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之间设有间隙,密封圈的内圈设有内唇,内唇位于轴承内圈的密封槽内,其特征在于外唇内侧设有一圈轴承外圈接触面,该轴承外圈接触面与轴承外圈面接触,外唇顶端设有顶端透气槽,外唇顶端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之间的间隙与外界通过顶端透气槽连通,外唇两边的轴承外圈接触面设有两边透气槽,两边透气槽与外唇顶端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之间的间隙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铁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博特轴承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