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装类部件上矩形槽的加工工装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400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装类部件上矩形槽的加工工装及方法,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工装:安装底座、径向压紧组件、侧向调整组件和轴向压紧组件,径向压紧组件安装在安装底座上以在高度方向对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径向压紧组件上设有开口;侧向调整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均安装于安装底座以在宽度方向对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相对,径向压紧组件位于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之间;轴向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均安装于安装底座以在长度方向对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相对,径向压紧组件位于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之间。

Machining Tool and Method of Rectangular Groove on Overlay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装类部件上矩形槽的加工工装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叠装类部件上矩形槽的加工工装及方法。
技术介绍
叠装类部件指,由多个零件按一定规律交错叠装,并通过连接杆(比如螺杆)轴向串装后形成的细长部件。例如,叠装类部件可以由多个第一零件和多个第二零件周期性交替堆叠构成。以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为长度相同但宽度不同的矩形件(长方体)为例,各个第一零件与各个第二零件的对称中心对齐,在部件的长度方向,各个第一零件相互对齐,各个第二零件相互对齐,并且,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的长度较长的边齐平。为满足产品要求,需要在部件的上端面(其中一个齐平的面)加工一个矩形槽,且要求矩形槽两侧内壁与另一个齐平的面垂直,矩形槽的底面与另一个齐平的面平行。通常,叠装类部件的加工均在单个矩形件加工前完成,然后再通过叠装装置叠装起来。由于此部件的矩形槽的加工精度太高,采用传统的先加工再叠装的方法,叠装后形成的矩形槽的加工精度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叠装类部件上矩形槽的加工工装及方法,能够提高该类零件的整体刚度,解决该类零件在加工前的调整和校直困难、加工时无校正基准的问题。所术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叠装类部件上矩形槽的加工工装,所述叠装类部件包括多个宽矩形件、多个窄矩形件和连接杆,所述宽矩形件和所述窄矩形件的长度相同但宽度不同,所述多个宽矩形件和多件窄矩形件周期性交替层叠,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多个宽矩形件和所述多个窄矩形件以串接多个宽矩形件和多个窄矩形件,各个所述宽矩形件和各个所述窄矩形件的对称中心对齐,在所述叠装类部件的长度方向,各个所述宽矩形件相互对齐,各个所述窄矩形件相互对齐,所述宽矩形件和所述窄矩形件的长度较长的边齐平,所述待加工矩形槽位于所述叠装类部件的上表面上,所述上表面为所述宽矩形件和所述窄矩形件的长度较长的边所形成的其中一个平面,所述工装包括安装底座、径向压紧组件、侧向调整组件和轴向压紧组件,所述径向压紧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以在高度方向对所述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所述径向压紧组件上设有开口,所述待加工矩形槽所在位置露出所述开口;所述侧向调整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一定位座和所述第二定位座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以在宽度方向对所述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所述第一定位座和所述第二定位座相对,所述径向压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座和所述第二定位座之间;所述轴向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所述压紧组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以在长度方向对所述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相对,所述径向压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之间。可选地,所述安装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分别设于所述底座本体上的安装面、第一调整面、第二调整面、定位面和止挡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一调整面平行或共面,所述安装面位于所述第一调整面和所述第二调整面之间,所述第一调整面和所述第二调整面相对,所述第一调整面与所述第二调整面共面,所述定位面从所述第一调整面的边缘延伸出,所述定位面与所述第一调整面垂直,所述第一调整面位于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定位面之间,所述止档面从所述第二调整面的边缘延伸出,所述止档面与所述定位面相对,所述第二调整面位于所述止档面与所述定位面之间,所述径向压紧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面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一定位座安装在所述第一调整面上且与所述定位面相抵,所述第二定位座安装在所述第二调整面上且与所述止档面相抵。可选地,所述安装面、所述第一调整面、以及所述第二调整面均为矩形面。可选地,所述径向压紧组件包括下压板、上压板和径向锁紧件;下压板与安装面可拆式连接,所述下压板与所述上压板通过径向锁紧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压板与所述上压板平行,所述叠装类部件卡设在所述下压板和所述上压板之间,所述上压板上设有所述开口。可选地,所述上压板包括第一子压板和第二子压板,所述第一子压板与所述第二子压板相对,所述开口为所述第一子压板与所述第二子压板之间的空挡。可选地,所述径向锁紧件包括多根螺杆,各所述螺杆均穿过所述下压板和所述上压板,各所述螺杆的两端设有螺母以将所述下压板和所述上压板卡设于所述螺杆的两端,各所述螺杆之间相互平行。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座和所述第二定位座均为L型,所述第一定位座的水平部分设有用于与第一调整面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定位座的水平部分设有用于与第二调整面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定位座的竖直部分的外壁、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座的竖直部分的外壁均为凹凸面,所述凹凸面分别与所述宽矩形件和所述窄矩形件的长度较短的边相抵,所述凹凸面为多个凸出位置和多个凹陷位置周期性交替形成,所述凸出位置与所述窄矩形件的长度较短的边相抵,所述凹陷位置与所述宽矩形件的长度较短的边相抵,各所述凸出位置内设有用于通过所述螺杆的通过孔,所述第二定位座的竖直部分的内壁设有螺纹顶,所述螺纹顶卡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座的竖直部分、以及所述止挡面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压紧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压紧块和第一压紧螺栓,所述第一安装座为L型,所述第一安装座的水平部分设有用于与所述安装面的边缘位置连接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压紧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竖直部分与所述第一压紧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压紧块与所述叠装类部件在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相抵。可选地,所述第一压紧块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压紧螺栓的头部与所述第一螺栓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压紧螺栓的头部为球形,所述第一压紧螺栓的螺杆沿周向设有第一退刀槽,所述第一退刀槽与所述与所述第一螺栓孔螺纹连接。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叠装类部件上矩形槽的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装配叠装类部件和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叠装类部件上矩形槽的加工工装;在所述叠装类部件的上表面加工矩形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径向压紧组件可以在高度方向对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侧向调整组件可以在宽度方向对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轴向压紧组件可以在长度方向对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由于加工工装能够在高度、宽度和长度三个方向进行定位和压紧,能够保证叠装类部件的整体刚度和直线度分别达到加工矩形槽所需的刚度和直线度,这样,可以在叠装类部件叠装之后加工矩形槽,解决了先加工后叠装的精度差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叠装类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叠装类部件上矩形槽的加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向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径向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向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叠装类部件上矩形槽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附图中,1宽矩形件、11宽矩形件的侧面、12宽矩形件的底面、2窄矩形件、21窄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装类部件上矩形槽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叠装类部件包括多个宽矩形件(1)、多个窄矩形件(2)和连接杆,所述宽矩形件(1)和所述窄矩形件(2)的长度相同但宽度不同,所述多个宽矩形件(1)和多件窄矩形件(2)周期性交替层叠,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多个宽矩形件(1)和所述多个窄矩形件(2)以串接多个宽矩形件(1)和多个窄矩形件(2),各个所述宽矩形件(1)和各个所述窄矩形件(2)的对称中心对齐,在所述叠装类部件的长度方向,各个所述宽矩形件(1)相互对齐,各个所述窄矩形件(2)相互对齐,所述宽矩形件(1)和所述窄矩形件(2)的长度较长的边齐平,所述待加工矩形槽(3)位于所述叠装类部件的上表面上,所述上表面为所述宽矩形件(1)和所述窄矩形件(2)的长度较长的边所形成的其中一个平面,所述工装包括安装底座(100)、径向压紧组件(200)、侧向调整组件(300)和轴向压紧组件(400),所述径向压紧组件(200)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100)上以在高度方向对所述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所述径向压紧组件(200)上设有开口,所述待加工矩形槽(3)所在位置露出所述开口;所述侧向调整组件(300)包括第一定位座(310)和第二定位座(310b),所述第一定位座(310)和所述第二定位座(310b)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100)以在宽度方向对所述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所述第一定位座(310)和所述第二定位座(310b)相对,所述径向压紧组件(200)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座(310)和所述第二定位座(310b)之间;所述轴向压紧组件(400)包括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100)以在长度方向对所述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相对,所述径向压紧组件(200)位于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装类部件上矩形槽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叠装类部件包括多个宽矩形件(1)、多个窄矩形件(2)和连接杆,所述宽矩形件(1)和所述窄矩形件(2)的长度相同但宽度不同,所述多个宽矩形件(1)和多件窄矩形件(2)周期性交替层叠,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多个宽矩形件(1)和所述多个窄矩形件(2)以串接多个宽矩形件(1)和多个窄矩形件(2),各个所述宽矩形件(1)和各个所述窄矩形件(2)的对称中心对齐,在所述叠装类部件的长度方向,各个所述宽矩形件(1)相互对齐,各个所述窄矩形件(2)相互对齐,所述宽矩形件(1)和所述窄矩形件(2)的长度较长的边齐平,所述待加工矩形槽(3)位于所述叠装类部件的上表面上,所述上表面为所述宽矩形件(1)和所述窄矩形件(2)的长度较长的边所形成的其中一个平面,所述工装包括安装底座(100)、径向压紧组件(200)、侧向调整组件(300)和轴向压紧组件(400),所述径向压紧组件(200)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100)上以在高度方向对所述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所述径向压紧组件(200)上设有开口,所述待加工矩形槽(3)所在位置露出所述开口;所述侧向调整组件(300)包括第一定位座(310)和第二定位座(310b),所述第一定位座(310)和所述第二定位座(310b)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100)以在宽度方向对所述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所述第一定位座(310)和所述第二定位座(310b)相对,所述径向压紧组件(200)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座(310)和所述第二定位座(310b)之间;所述轴向压紧组件(400)包括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100)以在长度方向对所述叠装类部件进行压紧和定位,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相对,所述径向压紧组件(200)位于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00)包括底座本体、分别设于所述底座本体上的安装面(110)、第一调整面(120)(120)、第二调整面(120b)、定位面(130)和止挡面(140),所述安装面(110)与所述第一调整面(120)平行或共面,所述安装面位于所述第一调整面(120)和所述第二调整面(120b)之间,所述第一调整面(120)和所述第二调整面(120b)相对,所述第一调整面(120)与所述第二调整面(120b)共面,所述定位面(130)从所述第一调整面(120)的边缘延伸出,所述定位面(130)与所述第一调整面(120)垂直,所述第一调整面(120)位于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定位面(130)之间,所述止档面(140)从所述第二调整面(120b)的边缘延伸出,所述止档面(140)与所述定位面(130)相对,所述第二调整面(120b)位于所述止档面(140)与所述定位面(130)之间,所述径向压紧组件(200)安装在所述安装面(110)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面(110)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一定位座(310)安装在所述第一调整面(120)上且与所述定位面(130)相抵,所述第二定位座(310b)安装在所述第二调整面(120b)上且与所述止档面(140)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110)、所述第一调整面(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翠平董洪林王欢张志鑫严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