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合模率和模具双料片保护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93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合模率和模具双料片保护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架、下模架、上模成型块、下模成型块和弹性组件,多个下模成型块各通过至少一个弹性组件固定在下模架的上端面上,上模架布置在下模成型块的上方,多个上模成型块设置在上模架的下端面上,且与下模成型块一一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弹性组件让各个下模成型块均成浮动的,当模具某个下模成型块产生磨损,弹性组件会自动补偿磨损量,将整个下模成型块顶起,从而保证模具型面着色率和产品质量;对于模具中落入异物或有双料片冲压时,由于整个下模成型块是浮动的,一旦有异物或双料片被冲压,弹性组件会被压缩,避免钢性接触,从而保护模具不被压坏。

A Mould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Closing Rate and Protecting Die Double Pie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合模率和模具双料片保护的模具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合模率和模具双料片保护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制造中,车身零件多种多样,造型各异,其中的白车身大小总成板件,因形状复杂,强度硬度高,数量需求多,所以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订单,需依赖高吨位液压机冲压模具来生产出所需零件,此生产方式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能很好的满足汽车市场需求。当前的大部分模具,为考虑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等因素,优先会加工制造成一模多腔(具有多个下模成型块)的形式,并且各个型腔都是同时固锁在下模架上,这样一次冲压可以生产出多个零件,但是由于不同的模具型腔在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的增多,时间的累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模具型腔磨损,此磨损会导致模具在冲压生产时,模具闭合时上下模间隙产生不同,使得模具中某一型腔的上下模成型块型面不贴合,着色变差,影响产品的质量。模具冲压到了此阶段,产生这种影响产品质量的合模率问题,一般是通过上下模成型块重新型面整体精加工或者对局部成型块增减垫片来解决,此方法耗时耗力,成本高,实际效果不理想。另外,目前冲压生产时,会有极小概率(约万分之一)模具中会有异物(如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合模率和模具双料片保护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架(1)、下模架(2)、上模成型块(3)、下模成型块(4)和弹性组件(5),多个所述下模成型块(4)各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弹性组件(5)固定在所述下模架(2)的上端面上,所述上模架(1)布置在所述下模成型块(4)的上方,多个所述上模成型块(3)设置在所述上模架(1)的下端面上,且与所述下模成型块(4)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合模率和模具双料片保护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架(1)、下模架(2)、上模成型块(3)、下模成型块(4)和弹性组件(5),多个所述下模成型块(4)各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弹性组件(5)固定在所述下模架(2)的上端面上,所述上模架(1)布置在所述下模成型块(4)的上方,多个所述上模成型块(3)设置在所述上模架(1)的下端面上,且与所述下模成型块(4)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合模率和模具双料片保护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5)包括多个碟簧组件(520),所述下模成型块(4)通过多个所述碟簧组件(520)固定在所述下模架(2)的上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合模率和模具双料片保护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5)还包括成型块垫板(510),所述成型块垫板(510)通过多个所述碟簧组件(520)固定在所述下模架(2)的上端面上,所述下模成型块(4)设置在所述成型块垫板(510)的上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合模率和模具双料片保护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组件(520)包括等高螺丝(521)和多个碟簧(522),所述成型块垫板(510)上设有过孔,所述下模架(2)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等高螺丝(521)的螺纹端穿过所述过孔后与所述下模架(2)上的螺纹孔相旋合,在所述成型块垫板(510)与所述下模架(2)之间叠设有多个所述碟簧(5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合模率和模具双料片保护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成型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辛宪秀李立臣马兆远姚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凌云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