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有机除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3431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田有机除草方法,涉及到水稻栽培过程中杂草的防除技术,适用于稻田杂草的有机防除。本方法是将过滤灌溉水流漂浮杂草种子和网捞漂浮田间杂草种子,阻断外源杂草种子随水流传播入田块的截流、捞除种子的断源,加速耗竭田块内杂草种子库规模的竭库技术,应用到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结合稻田施用醋渣和或生物除草剂以及稻田养鸭、虾、鱼和蟹,实现稻田杂草有机控制的技术。它们的结合使用可持续大幅降低田间杂草发生量,减轻控草压力,降低生产成本,还可显著增加水稻产量,是可行的有机可持续稻田杂草治理模式。

A method of organic weeding in paddy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田有机除草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稻田有机除草方法。
技术介绍
杂草是导致农作物减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每年全球农业因草害导致的损失达950亿美元,而一般被认为是农业生产主要限制因素的植物病害和虫害,则分别排在第二、三位。中国农田草害面积约7880万公顷,即使在每年投入杂草防除费用235亿元人民币情况下,仍然造成粮、棉、油损失1460万吨,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元人民币(强胜,陈世国,2011)。目前,农田杂草防控主要以化学除草剂为主体,然而化学除草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和农产品污染危机,破坏农田的生物多样性,单一除草剂的长期使用导致杂草抗药性的产生,长残效除草剂的应用引起了残毒药害,导致下茬作物减产甚至土地退化。保障生态和粮食安全,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水稻(Oryzasativa)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杂草危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可造成水稻减产10~20%,草害严重时减产可达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目前我国的水稻生产,已开始从单纯追求高产转向以健康、安全为前提的优质高产,在杂草的防除策略上,要求尽量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提倡利用生物、生态的措施来综合治理杂草。特别是在有机水稻生产中,杂草危害仍然是一个限制因子,由于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杂草控制依赖稻-鸭共作、稻-鱼共作、稻-虾共作及稻-蟹共作等进行水稻田杂草的生物防控,可以抑制部分杂草,但是,仍然有稗草、千金子、鸭舌草、节节菜等杂草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还需要靠人工进行拔除,显著增加了有机稻米的生产成本,从而限制了有机水稻的发展。也有尝试应用醋等技术,但是,杂草密度较大时,难以有效控制杂草,还需要花费大量人工。左然玲等(2007)的研究表明,14科21种杂草的种子可随灌溉水流输入稻田。CN103477920B一种生态除草方法公开了基于加快耗竭杂草种子库的生态控草体系研究,通过过滤稻田灌溉水(阻断杂草种子随灌溉水流的传播)及浸田期捞除漂浮杂草种子(加速耗竭杂草种子库)的生态控草技术对稻麦连作田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并使得土壤种子库中杂草种子密度逐年持续下降。但是,该方法单独使用还不足以控制当季杂草的发生和危害,因此,还需要配合化学除草剂等措施。而有机作物的生产严格禁止化学农药的使用,因此,将上述生态控草技术单独应用到有机水稻生产中,是不能有效控制杂草的。因此,有机水稻生产急需经济有效的除草技术。醋酸及生物除草剂对环境无污染,且具有广泛的或针对性的除草能力已被许多专家学者作为有机除草的材料进行研究。不过,将两者配合使用是否可以解决有机水稻除草的问题,何时施用,如何使用,均没有现有技术予以披露,在生产上更缺乏相关技术的应用。因此,限制了有机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稻田有机除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稻田有机除草方法,是能够有效持续降低稻田杂草发生量的可持续有机除草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稻田有机除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水稻种植前的整地灌水前,于田块的进水口设置过滤网,再进行灌水;步骤2)灌水后旋耕耙田前后浸田或水稻收获后复水,保持田面具有10cm以上的水层,直至杂草种子被风吹至田边或一角时,使用抄网捞出漂浮于水面的杂草种子;步骤3)实施以下方案之一:(a)在水稻移栽前,向稻田内施用食用醋;(b)在水稻移栽前,向稻田内施用醋渣;(c)在杂草3叶期时,向稻田内施用生物除草剂进行除草;(d)在水稻移栽前,向稻田内施用食用醋和醋渣;在杂草3叶期时,向稻田内施用生物除草剂进行除草;(e)在水稻分蘖初期,往稻田内放养家禽或水生动物;其中,所述食用醋的施用量为120~200L/ha,所述醋渣的施用量为3000~7000kg/ha。优选地,所述生物除草剂为菌克阔(SclerotiumrolfsiiSC64),施用量为600~1200kg/ha。优选地,所述家禽为鸭,放养量为1000~1500只/ha。优选地,所述水生动物为鱼、虾或蟹。优选地,所述鱼为鲫鱼,放养量为2000~6000尾/ha。优选地,所述虾为克氏螯虾,放养量为20~100kg/ha。优选地,所述蟹为中华绒螯蟹,放养量为20~100kg/ha。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稻田灌溉水流过滤阻断了外源杂草种子进入田块,浸田期漂浮杂草种子捞除加速了土壤杂草种子的耗竭,醋渣及生物除草剂(菌克阔)的施用有效控制稗、千金子及鸭舌草、多花水苋菜等稻田主要杂草。(2)以上措施的结合使用可持续大幅降低水稻田杂草发生量及土壤种子库杂草种子密度,增加水稻产量,有效达到稻田杂草的有机可持续管理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稻田有机除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在水稻种植前的田地准备期间,第一次灌水前,在田块的进水口架设过滤网,可选择尼龙网、不锈钢丝网或铁丝网,滤网的孔径为60~100目,过滤水流以拦截随灌溉水流漂浮的种子,阻止外源杂草种子进入田块。(2)在水稻种植前灌水浸田期或水稻收获后复水,保持田面10cm以上的水层,在自然风的作用下水面漂浮的杂草种子被吹至田边或田块一角后,使用孔径为100目的尼龙网将杂草种子进行人工捞出。(3)在旋耕耙田使田块平整后,保持水层搁置至杂草种子被风吹至田边或一角时,或在水稻收获后,上水,杂草种子被风吹至田边或一角时,再一次使用孔径为100目的尼龙网捞出漂浮在水面的杂草种子。(4)在以下方案①②③④中择一实施,或者同时实施①②③:①水稻田放水后水稻种植前(若时间不允许可改为水稻移栽5~7天后),水稻移栽前施用食用醋,食用醋的施用量为120~200L/ha。②水稻田放水后水稻种植前(若时间不允许可改为水稻移栽5~7天后),水稻移栽前施用醋渣,醋渣的施用量为3000~7000kg/ha。③水稻移栽7天后(杂草3叶期),施用生物除草剂进行除草。生物除草剂可选用南农大杂草研究室研制的以棉籽壳为基质的菌克阔(SclerotiumrolfsiiSC64),施用量为600~1200kg/ha。④水稻移栽14天后(水稻分蘖初期),稻田放养家禽、鱼、虾或蟹。其中,家禽(鸭)的放养量为1000~1500只/ha,鱼(鲫鱼)的放养量为2000~6000尾/ha,虾(克氏螯虾)的放养量为20~100kg/ha,蟹(中华绒螯蟹)的放养量为20~100kg/ha。(5)连续使用上述措施3年后,较常规化学除草剂除草田块,水稻平均增产约10.85%。(6)连续使用上述措施,当稻田杂草密度低于20株/m2以下时,可以不施用醋渣或生物除草剂,即可保证低水平的草害及水稻的高产。实施例1实施时间:2000年-2015年。实施地点:江苏省丹阳市。试验方案:选取6块面积约为2667m2的水稻田,水稻品种为“香糯833”,移栽规格为株距27.8cm,行距30.9cm,每穴5苗。其中3块田进行稻-鸭共作,具体操作为:为防止鸭子逃逸和天敌危害,田块四周用尼龙网隔开,辅以AC-40脉冲器及附属电流线路组成的电控防护栅栏。每块田边选择平地搭建一个6m2左右的鸭棚,供鸭子遮阳、避雨和栖息。雏鸭品种选用“镇鸭1号”,鸭苗在水稻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田有机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水稻种植前的整地灌水前,于田块的进水口设置过滤网,再进行灌水;步骤2)灌水后旋耕耙田前后浸田或水稻收获后复水,保持田面具有10cm以上的水层,直至杂草种子被风吹至田边或一角时,使用抄网捞出漂浮于水面的杂草种子;步骤3)实施以下方案之一:(a)在水稻移栽前,向稻田内施用食用醋;(b)在水稻移栽前,向稻田内施用醋渣;(c)在杂草3叶期时,向稻田内施用生物除草剂进行除草;(d)在水稻移栽前,向稻田内施用食用醋和醋渣;在杂草3叶期时,向稻田内施用生物除草剂进行除草;(e)在水稻分蘖初期,往稻田内放养家禽或水生动物;其中,所述食用醋的施用量为120~200L/ha,所述醋渣的施用量为3000~7000kg/h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有机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水稻种植前的整地灌水前,于田块的进水口设置过滤网,再进行灌水;步骤2)灌水后旋耕耙田前后浸田或水稻收获后复水,保持田面具有10cm以上的水层,直至杂草种子被风吹至田边或一角时,使用抄网捞出漂浮于水面的杂草种子;步骤3)实施以下方案之一:(a)在水稻移栽前,向稻田内施用食用醋;(b)在水稻移栽前,向稻田内施用醋渣;(c)在杂草3叶期时,向稻田内施用生物除草剂进行除草;(d)在水稻移栽前,向稻田内施用食用醋和醋渣;在杂草3叶期时,向稻田内施用生物除草剂进行除草;(e)在水稻分蘖初期,往稻田内放养家禽或水生动物;其中,所述食用醋的施用量为120~200L/ha,所述醋渣的施用量为300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胜高平磊张峥戴伟民孟宏岗董二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