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海专利>正文

一种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714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包括呈圆弧形状结构的桥梁和呈板状的遮阳板,桥梁下端连接有若干根支撑立柱,桥梁两端通过斜坡段向下倾斜与地面贴靠,桥梁的桥面两侧具有向上凸起的挡沿,遮阳板具有两个且紧密贴合连接在桥梁两侧,桥梁两端的出入口方向相互垂直。本立交桥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行车路线简便快捷,兼顾遮阳挡雨功能,桥梁本身能彻底分流右转车辆,同时桥身中部和遮阳板共同起到遮阳和挡雨的功能。

A special right-turn overpass with sunsh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
本技术属于建筑
,涉及一种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
技术介绍
十字路口交通事故中,车辆右转造成的事故率很高,这是因为很多城市的十字路并没有设置右转指示灯,同时车辆右转时司机存在盲区。目前部分十字路口采用右转辅道的形式来解决右转没有指示灯的情况,但仍然没有解决机动车与行人及非机动车发生碰撞的交通事故。很多人行天桥还不能解决电瓶车等非机动车的通行问题,导致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交通事故率仍然居高不下。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下,很多没有配备电梯的人行天桥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是增加了体力上的负担。除此之外,行人和非机动车在十字路口等待时间较长,没有较好的遮阳和挡雨的设施,造成时有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对于社会上大部分采用的遮阳棚,由于遮挡面积较少,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既能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分离通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还能给等待红绿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遮阳挡雨的功能。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包括呈圆弧形状结构的桥梁和呈板状的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桥梁下端连接有若干根支撑立柱,桥梁两端通过斜坡段向下倾斜与地面贴靠,桥梁的桥面两侧具有向上凸起的挡沿,遮阳板具有两个且紧密贴合连接在桥梁两侧,桥梁两端的出入口方向相互垂直。桥梁上部只供右转机动车辆使用,桥梁宽度满足所有车辆的通行,桥身的圆弧形半径满足各种车辆正常通行的最小半径要求。为了解决大型车辆右转时的内轮差,桥梁中间部位圆弧段的内侧加大了圆弧半径。桥梁下部是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遮阳板设置在桥梁的圆弧外侧和内侧,与桥梁中部区域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桥梁中部的宽度大于两端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板呈半圆形或月牙形。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板包括主体和焊接杆,所述焊接杆具有多根且间隔固定在主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桥梁两侧穿设有预埋铁杆,所述预埋铁杆外端与焊接杆的端部一一对应焊接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材质为玻璃、钢材或PC板材。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立柱的高度为2-3米。确保桥梁中间断的底部到地面的垂直高度大于2.5米,以保证行人和非机动车可以正常通过。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立柱具有四根。技术上可以改为设置两根较大立柱或者其他数量的立柱根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具有以下优点:1.本立交桥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行车路线简便快捷,兼顾遮阳挡雨功能,桥梁本身能彻底分流右转车辆,同时桥身中部和遮阳板共同起到遮阳和挡雨的功能。2.由于上部遮挡面积较大,可以在遮挡范围内两侧的地面放置供行人休息的长凳,进一步缓解老年人、小孩、孕妇、残疾人等老弱人群长时间等候红绿灯的不适。3.相对于设置机动车右转辅道的情况,避免了行人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相对于人行天桥减少上下楼梯的不便以及非机动车通行不便的情况。4.主要用于设置有右转车道的十字路口,当然,也可以用于丁字路口等其他路口形式。5.桥梁和遮阳板都可以选择采用装配式施工,以减少施工时间和对交通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的应用效果图。图中,1、桥梁;11、挡沿;12、预埋铁杆;2、遮阳板;21、主体;22、焊接杆;3、支撑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包括呈圆弧形状结构的桥梁1和呈板状的遮阳板2,桥梁1下端连接有若干根支撑立柱3,桥梁1两端通过斜坡段向下倾斜与地面贴靠,桥梁1的桥面两侧具有向上凸起的挡沿11,遮阳板2具有两个且紧密贴合连接在桥梁1两侧,桥梁1两端的出入口方向相互垂直。桥梁1上部只供右转机动车辆使用,桥梁1宽度满足所有车辆的通行,桥身的圆弧形半径满足最小半径要求。为了解决大型车辆右转时的内轮差,桥梁1中间部位圆弧段的中部内侧加大了圆弧半径。桥梁1下部是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遮阳板2设置在桥梁1的圆弧外侧和内侧,与桥梁1中部区域连接。所述桥梁1中部的宽度大于两端的宽度。由于桥梁1遮挡面积较大,可以在遮挡范围内两侧的地面放置供行人休息的长凳,进一步缓解老年人等老弱人群长时间等候红绿灯的不适。所述遮阳板2呈半圆形或月牙形,也可以选择其他形状的遮阳板2。所述遮阳板2包括主体21和焊接杆22,所述焊接杆22具有多根且间隔固定在主体2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桥梁1两侧穿设有预埋铁杆12,所述预埋铁杆12外端与焊接杆22的端部一一对应焊接连接固定。所述主体21的材质为玻璃、钢材、新型膜材或PC板材等材质。所述的支撑立柱3的高度为2-2.5米。保证行人可以正常通过,高度过小则容易导致行人头部碰到桥梁1底面,所述支撑立柱3具有四根。所述的支撑立柱3的高度为2-3米,确保桥梁中间段的底部到地面的垂直净空高度大于2.5米,以保证行人和非机动车可以正常通过。所述支撑立柱具有四根,当然,根据现场情况技术上可以改为设置两根较大立柱或者其他数量的立柱根数。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包括呈圆弧形状结构的桥梁(1)和呈板状的遮阳板(2),其特征在于,桥梁(1)下端连接有若干根支撑立柱(3),桥梁(1)两端通过斜坡段向下倾斜与地面贴靠,桥梁(1)的桥面两侧具有向上凸起的挡沿(11),遮阳板(2)具有两个且紧密贴合连接在桥梁(1)两侧,桥梁(1)两端的出入口方向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包括呈圆弧形状结构的桥梁(1)和呈板状的遮阳板(2),其特征在于,桥梁(1)下端连接有若干根支撑立柱(3),桥梁(1)两端通过斜坡段向下倾斜与地面贴靠,桥梁(1)的桥面两侧具有向上凸起的挡沿(11),遮阳板(2)具有两个且紧密贴合连接在桥梁(1)两侧,桥梁(1)两端的出入口方向相互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1)中部的宽度大于两端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有遮阳板的右转专用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2)呈半圆形或月牙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有遮阳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海
申请(专利权)人:魏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