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面式生产作业物料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31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面式生产作业物料车,包括由第一侧部框架、第二侧部框架、底板、顶板组成的车体框架结构;生产作业物料车还包括安装在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之间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在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之间的背面上部通过第三横杆连接,第二斜板的底部连接在第一横杆内侧底部,第二斜板的顶部连接在第二横杆的内侧底部,第一斜板的底部连接在第二横杆内侧底部,第一斜板的顶部连接在第三横杆上;物料置于物料框内,物料框倾斜放置在第一斜板或第二斜板上。物料框因放置在斜板上,所以物料框为倾斜放置,作业员可以方便地看到物料框内物料,取料路径短,取料空间大,外部物料取走后,靠里的物料会自动滑下,便于取拿。

A Material Vehicle for Inclined Production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面式生产作业物料车
本技术属于作业物料车
,具体涉及一种斜面式生产作业物料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作业物料车,均是上层作业,下层放置物料,作业物料车的作用是方便工人进行作业操作,但是现有技术的作业物料车均是平铺设置,物料水平放置在作业物料车的底部储料平板上,操作人员在坐着拿取物料时,会有以下不便,如图3所示:一是无法看到料框里物料的种类;二是取料路径过长,容易刮到袖口;三是取料空间小,如果是体积较大物料可能无法直接取出,需要将物料框向外挪动一定距离后才可以取出;四是靠里的物料不容易取到。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方研发出了一种斜面式生产作业物料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斜面式生产作业物料车。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斜面式生产作业物料车,包括由第一侧部框架、第二侧部框架、底板、顶板组成的车体框架结构;在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底部置物面;在顶板的顶部安装有顶部置物面;生产作业物料车还包括安装在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之间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第一斜板置于第二斜板的上部,第一斜板的斜面朝向操作人员,第二斜板的斜面朝向生产作业物料车的后方;在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之间的正面中部通过第二横杆连接,在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之间的背面下部通过第一横杆连接,在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之间的背面上部通过第三横杆连接,第二斜板的底部连接在第一横杆内侧底部,第二斜板的顶部连接在第二横杆的内侧底部,第一斜板的底部连接在第二横杆内侧底部,第一斜板的顶部连接在第三横杆上;物料置于物料框内,物料框倾斜放置在第一斜板或第二斜板上。具体地,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的后面均设置有一根向上凸起杆件,两根向上凸起杆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挂置工具的挂物板。具体地,在底板的底部四角均连接安装有一组合式万向脚轮。具体地,顶部置物面上设置有防静电胶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斜面式生产作业物料车:物料框因放置在斜板上,所以物料框为倾斜放置,作业员可以方便地看到物料框内物料,取料路径短,取料空间大,外部物料取走后,靠里的物料会自动滑下,便于取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二横杆;21-第一横杆;3-顶板;34-顶部置物面;4-第一侧部框架;5-第二侧部框架;6-挂物板;7-组合式万向脚轮;71-底部置物面;72-第一斜板;73-第二斜板;8-第三横杆;9-物料框;91-物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4所示,一种斜面式生产作业物料91车,包括由第一侧部框架4、第二侧部框架5、底板1、顶板3组成的车体框架结构;在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底部置物面71;在顶板3的顶部安装有顶部置物面34;生产作业物料91车还包括安装在第一侧部框架4和第二侧部框架5之间的第一斜板72和第二斜板73,第一斜板72置于第二斜板73的上部,第一斜板72的斜面朝向操作人员,第二斜板73的斜面朝向生产作业物料91车的后方;在第一侧部框架4和第二侧部框架5之间的正面中部通过第二横杆2连接,在第一侧部框架4和第二侧部框架5之间的背面下部通过第一横杆21连接,在第一侧部框架4和第二侧部框架5之间的背面上部通过第三横杆8连接,第二斜板73的底部连接在第一横杆21内侧底部,第二斜板73的顶部连接在第二横杆2的内侧底部,第一斜板72的底部连接在第二横杆2内侧底部,第一斜板72的顶部连接在第三横杆8上;物料91置于物料框9内,物料框9倾斜放置在第一斜板72或第二斜板73上。需要注意的是,先通过第一斜板72将与现有技术同样的置物空间均分为两部分,使得第一斜板72上部的空间,靠近作业员的一面较现有技术宽的多,远离作业员的一面较窄;第一斜板72下部的空间亦在作业员取料时候,靠近作业员的一面较现有技术宽的多,远离作业员的一面较窄;但都能保证靠近作业员的一面较现有技术宽的多。物料框9因放置在斜板上,所以物料框9为倾斜放置,作业员可以方便地看到物料框9内物料91,取料路径短,取料空间大,外部物料91取走后,靠里的物料91会自动滑下,便于取拿。第一斜板72方便作业员从正面拿取操作;第二斜板73方便作业员从背面拿取操作;第一横杆21、第二横杆2有挡住物料框9的底部,避免物料框9滑出的问题,所以物料框9的底部与第一横杆21、第二横杆2的接触部位均分别低于第一横杆21、第二横杆2的顶部。第一斜板72和第二斜板73的倾斜角度设定在既能容易让物料框9向下滑动,又不会让物料框9翻转的范围内。本申请主结构采用铝合金型材,全金属结构,坚固可靠,美观大方。实施例2,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侧部框架4和第二侧部框架5的后面均设置有一根向上凸起杆件,两根向上凸起杆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挂置工具的挂物板6。采用通用工具挂物板6,可放置物料91、工具、辅料等,方便拿取,提升效率,工具挂物板6可安装市面上标准的38孔距挂件,挂上不同的挂钩后,可放置各种工具。这些挂钩为标准件。实施例3,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连接安装有一组合式万向脚轮7。组合式万向脚轮7均采用静音轮,移动时无噪音。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顶部置物面34上设置有防静电胶皮。整车防静电设计,桌面使用防静电胶皮,满足电子器件防静电标准。本申请已在产线得到运用。其中大型物料91取拿效率从5秒减少为2秒;小型物料91减少了将物料91从内部移动到外部的过程。取消了逐框寻找物料91的过程,就寻找物料91和取拿物料91的综合效率上,提升了6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面式生产作业物料车,包括由第一侧部框架、第二侧部框架、底板、顶板组成的车体框架结构;在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底部置物面;在顶板的顶部安装有顶部置物面;其特征在于,生产作业物料车还包括安装在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之间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第一斜板置于第二斜板的上部,第一斜板的斜面朝向操作人员,第二斜板的斜面朝向生产作业物料车的后方;在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之间的正面中部通过第二横杆连接,在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之间的背面下部通过第一横杆连接,在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之间的背面上部通过第三横杆连接,第二斜板的底部连接在第一横杆内侧底部,第二斜板的顶部连接在第二横杆的内侧底部,第一斜板的底部连接在第二横杆内侧底部,第一斜板的顶部连接在第三横杆上;物料置于物料框内,物料框倾斜放置在第一斜板或第二斜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面式生产作业物料车,包括由第一侧部框架、第二侧部框架、底板、顶板组成的车体框架结构;在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底部置物面;在顶板的顶部安装有顶部置物面;其特征在于,生产作业物料车还包括安装在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之间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第一斜板置于第二斜板的上部,第一斜板的斜面朝向操作人员,第二斜板的斜面朝向生产作业物料车的后方;在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之间的正面中部通过第二横杆连接,在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之间的背面下部通过第一横杆连接,在第一侧部框架和第二侧部框架之间的背面上部通过第三横杆连接,第二斜板的底部连接在第一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奇邓磊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正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