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205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它包括可调结构、左右两个端盖、紧固螺钉,可调结构包括支承环、若干个支承块、调节螺钉;支承环的外径分为三段,中部外径尺寸大、两端外径尺寸小,其内孔设置有若干个键槽,键槽的底部为斜面;支承块设置在键槽内,其顶部的斜面与支承环中键槽底部的斜面紧密配合,其底部为圆弧面;左右两个端盖分别紧压在支承环的两端,并通过紧固螺钉紧固在支承环上;左右两个端盖上与每个支承块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一个调节螺钉,调节螺钉的底面紧压在支承块的端面上。本装置对前序车加工要求减低,即使支承部位外圆精度不高,也不影响磨削加工精度;同时,它不仅调整方便快捷,而且可以实现精确调整。

Transitional Support Device for Slender Shaft Gr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细长轴类零件在各行业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且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细长轴类零件由于直径小而长度又很长,使得其在加工时刚性很差,非常容易产生变形,影响加工精度,这就对细长轴传统的磨削加工方法带来极大挑战。为防止磨削时产生变形,不仅需要依靠首尾两个顶针夹持工件,还需要一个或多个中心架来支承工件,目前常用的支承方法有两种:一、中心架直接支承在工件外圆上;此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细长轴极易变形,前序加工无法保证工件支承部位外圆的圆度和圆柱度;还有在磨削时使用两顶针夹持工件,工件的自重也会引起变形,因而靠打表是无法找正支承部位的;如果强行用中心架支承工件,势必会造成加工的外圆精度无法保证。二、中心架支承在过渡套外圆上,过渡套套在工件外,过渡套的两端各有4个螺钉夹持工件;此种方法的缺点是:支承前,打表校正过渡套外圆,通过两端螺钉来调整,但是两端调节螺钉调整时相互影响,很难保证过渡套外圆和细长轴支承部位的外圆轴线不歪斜;加之两端螺钉直接调整径向位置,很难精确控制;因此,调整费时费力非常困难,不仅效率十分低下,且精度也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它可以实现精确调整,磨削精度高、质量可靠;同时,该装置调整方便快捷。本技术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它包括可调结构、左右两个端盖、紧固螺钉,可调结构包括支承环、若干个支承块、调节螺钉;支承环的外径分为三段,中部外径尺寸大、两端外径尺寸小,其内孔设置有若干个键槽,键槽的底部为斜面;支承块设置在键槽内,其顶部的斜面与支承环中键槽底部的斜面紧密配合,其底部为圆弧面;左右两个端盖分别紧压在支承环的两端,并通过紧固螺钉紧固在支承环上;左右两个端盖上与每个支承块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一个调节螺钉,调节螺钉的底面紧压在支承块的端面上。进一步地,过渡支承装置还包括螺钉,螺钉设置在支承3两端外径的沉孔内,其螺纹段与每个支承块上的两个螺纹孔相连接。进一步地,支承环的键槽个数为四个,支承块也为四个,与键槽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支承环键槽底面的斜度为2-7°。进一步地,支承块的前后两端面与支承环键槽的前后两端面之间有间隙,支承块可以左右移动。进一步地,支承环中部外径与磨床中心架接触,支承块底部圆弧面和细长轴工件的支承外圆接触。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该装置套在细长轴的支承部位外,然后拆去全部螺钉,分别调节调节螺钉,使每个支承块通过斜面涨紧,从而使该过渡装置与细长轴工件抱紧在一起;再将装有磨削过渡支承装置的细长轴安装在磨床两顶尖上,调整好顶针的顶紧力后,打表校正支承环中间大外圆;由于细长轴刚性较差,前序车加工就难免有变形,加之自重引起的变形,这时跳动量较大,可以通过分别调整四个支承块的轴向位置,来找正支承环中间大外圆,可以调整跳动量至0.01mm以下。调整时,当需要将一个支承块向左调整时,只需将左边的调节螺钉松开,顶紧右面的调整螺钉至需要的位置后,再将左边的调整螺钉拧紧即可,反之亦然。在调整的过程中,支承环的轴线始终和细长轴工件支承部位外圆轴线平行而不会歪斜,小斜度使支承块轴向位移很大,而相应的径向位移很小,因而可以实现快捷、精确地校正,再用磨床中心架支承支承环中间的大外圆,就可以磨削细长轴上需要磨削的各档外圆了。因此,本装置对前序车加工要求减低,即使支承部位外圆精度不高,也不影响磨削加工精度;同时,它不仅调整方便快捷,而且可以实现精确调整,磨削精度高、质量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从图1、图2可知,本技术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它包括可调结构、左右两个端盖5、紧固螺钉6,可调结构包括支承环3、若干个支承块4、调节螺钉1;支承环3的外径分为三段,中部外径尺寸大、两端外径尺寸小,其内孔设置有若干个键槽,键槽的底部为斜面;支承块4设置在键槽内,其顶部的斜面与支承环3中键槽底部的斜面紧密配合,其底部为圆弧面;左右两个端盖5分别紧压在支承环3的两端,并通过紧固螺钉6紧固在支承环3上;左右两个端盖5上与每个支承块4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一个调节螺钉1,调节螺钉1的底面紧压在支承块4的端面上。在左右两个端盖5上均匀分布四个通孔和若干个螺孔,四个通孔以便左右两个端盖通过紧固螺钉6固定在支承环上,若干个螺孔用以安装调节螺钉1。每个支承块4都可以通过两端的调节螺钉1分别调整其轴向位置,互不影响,可以精确调整支承环3相对细长轴工件的支承外圆的偏心量,进而可以精确找正支撑环3中部的支承外圆。实施例2本新型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还包括螺钉2,螺钉2设置在支承环3两端外径的沉孔内,其螺纹段与每个支承块4上的两个螺纹孔相连接。支承环如果只依靠调节螺钉的支承,在往细长轴工件上装时容易掉落,从而损坏支承环并影响工作进度,因此做为本新型的一种改进方式,本新型还设置了螺钉,螺钉用来使支承块固定在支承环上,待该装置装到细长轴上后再拆卸下来,以便使支承块能轴向移动。实施例3支承环3的键槽个数为四个,支承块4也为四个,与键槽一一对应。因为细长轴受力易发生变形,所以其受力点最好对称设置。因此,支撑环3的键槽优选为均布的四个,这样支承块也是四个,那么细长轴上受力的点对称,从而防止了细长轴发生变形,保证了精度要求。实施例4支承环3键槽底面的斜度为2-7°。支承块4的前后两端面与支承环3键槽的前后两端面之间有间隙,支承块4可以左右移动。支承块键槽底面为较小斜度2-7°,相对应的支承块的顶面也为较小斜度,度数与键槽底面度数相同。较小斜度使得支承块调整时更加精确。支承块4的前后两端面与支承环键槽的前后两端面为较大间隙配合,使得调整时支承块移动更方便。实施例5支承环3中部外径与磨床中心架接触,支承块4底部圆弧面和细长轴工件的支承外圆接触。在加工本装置时:首先将细长轴磨削需要以靠近中间部位的一档外圆做支承,并在前序车加工时检测记录这档尺寸d;接着将支承环3加工好,支承块4除底部圆弧留有余量外,其余部位全部加工好;再将四个支承块通过螺钉2固定在支承环内孔的四个均布的键槽中,一次装夹支承环3的一头小外圆,同时加工支承块4的内圆弧和支承环3的中部大外圆,确保支承环大外圆与支承块的内圆弧同心度,同时保证内圆弧的直径与细长轴工件尺寸d小间隙配合;将左右端盖5通过紧固螺钉6固定在支承环上,左右端盖上再安装四个调节螺钉1。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该装置套在细长轴的支承部位外,然后拆去全部螺钉2,分别调节调节螺钉1,使每个支承块通过斜面涨紧,从而使该过渡装置与细长轴工件抱紧在一起;再将装有磨削过渡支承装置的细长轴安装在磨床两顶尖上,调整好顶针的顶紧力后,打表校正支承环中间大外圆;由于细长轴刚性较差,前序车加工就难免有变形,加之自重引起的变形,这时跳动量较大,可以通过分别调整四个支承块的轴向位置,来找正支承环中间大外圆,可以调整跳动量至0.01mm以下。调整时,当需要将一个支承块向左调整时,只需将左边的调节螺钉松开,顶紧右面的调整螺钉至需要的位置后,再将左边的调整螺钉拧紧即可,反之亦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可调结构、左右两个端盖(5)、紧固螺钉(6),可调结构包括支承环(3)、若干个支承块(4)、调节螺钉(1);支承环(3)的外径分为三段,中部外径尺寸大、两端外径尺寸小,其内孔设置有若干个键槽,键槽的底部为斜面;支承块(4)设置在键槽内,其顶部的斜面与支承环(3)中键槽底部的斜面紧密配合,其底部为圆弧面;左右两个端盖(5)分别紧压在支承环(3)的两端,并通过紧固螺钉(6)紧固在支承环(3)上;左右两个端盖(5)上与每个支承块(4)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一个调节螺钉(1),调节螺钉(1)的底面紧压在支承块(4)的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可调结构、左右两个端盖(5)、紧固螺钉(6),可调结构包括支承环(3)、若干个支承块(4)、调节螺钉(1);支承环(3)的外径分为三段,中部外径尺寸大、两端外径尺寸小,其内孔设置有若干个键槽,键槽的底部为斜面;支承块(4)设置在键槽内,其顶部的斜面与支承环(3)中键槽底部的斜面紧密配合,其底部为圆弧面;左右两个端盖(5)分别紧压在支承环(3)的两端,并通过紧固螺钉(6)紧固在支承环(3)上;左右两个端盖(5)上与每个支承块(4)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一个调节螺钉(1),调节螺钉(1)的底面紧压在支承块(4)的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其特征是:过渡支承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梅斌尹学良朱昌平杨远航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