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细长轴类零件在各行业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且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细长轴类零件由于直径小而长度又很长,使得其在加工时刚性很差,非常容易产生变形,影响加工精度,这就对细长轴传统的磨削加工方法带来极大挑战。为防止磨削时产生变形,不仅需要依靠首尾两个顶针夹持工件,还需要一个或多个中心架来支承工件,目前常用的支承方法有两种:一、中心架直接支承在工件外圆上;此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细长轴极易变形,前序加工无法保证工件支承部位外圆的圆度和圆柱度;还有在磨削时使用两顶针夹持工件,工件的自重也会引起变形,因而靠打表是无法找正支承部位的;如果强行用中心架支承工件,势必会造成加工的外圆精度无法保证。二、中心架支承在过渡套外圆上,过渡套套在工件外,过渡套的两端各有4个螺钉夹持工件;此种方法的缺点是:支承前,打表校正过渡套外圆,通过两端螺钉来调整,但是两端调节螺钉调整时相互影响,很难保证过渡套外圆和细长轴支承部位的外圆轴线不歪斜;加之两端螺钉直接调整径向位置,很难精确控制; ...
【技术保护点】
1.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可调结构、左右两个端盖(5)、紧固螺钉(6),可调结构包括支承环(3)、若干个支承块(4)、调节螺钉(1);支承环(3)的外径分为三段,中部外径尺寸大、两端外径尺寸小,其内孔设置有若干个键槽,键槽的底部为斜面;支承块(4)设置在键槽内,其顶部的斜面与支承环(3)中键槽底部的斜面紧密配合,其底部为圆弧面;左右两个端盖(5)分别紧压在支承环(3)的两端,并通过紧固螺钉(6)紧固在支承环(3)上;左右两个端盖(5)上与每个支承块(4)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一个调节螺钉(1),调节螺钉(1)的底面紧压在支承块(4)的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可调结构、左右两个端盖(5)、紧固螺钉(6),可调结构包括支承环(3)、若干个支承块(4)、调节螺钉(1);支承环(3)的外径分为三段,中部外径尺寸大、两端外径尺寸小,其内孔设置有若干个键槽,键槽的底部为斜面;支承块(4)设置在键槽内,其顶部的斜面与支承环(3)中键槽底部的斜面紧密配合,其底部为圆弧面;左右两个端盖(5)分别紧压在支承环(3)的两端,并通过紧固螺钉(6)紧固在支承环(3)上;左右两个端盖(5)上与每个支承块(4)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一个调节螺钉(1),调节螺钉(1)的底面紧压在支承块(4)的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长轴磨削用过渡支承装置,其特征是:过渡支承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梅斌,尹学良,朱昌平,杨远航,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