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并行双流程翅片管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用热交换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并行双流程翅片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车用换热器的散热功率约占发动机缸内燃烧功率的三分之一,其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及可靠性等指标。目前实车应用的换热器主要为板翅式、管带式及管片式等间壁式换热器。对于车用双流程换热器,以水换热器为例:此类换热器多在芯体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布置水室端盖并通过在进水室端盖内加装隔断板的方式来组织内部流动,从而形成两个流程。由于芯体本身结构的局限性,宽度方向不同流道内的水流量分布不均匀,同时导致温度不均匀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散热效率。另外,由于此类换热器芯体与端盖的焊缝分布于芯体沿高度方向上的两侧,当因扭转、剪切、震动等因素发生过度形变而导致泄漏时,漏点将位于芯体两侧,可维护性较差。目前通过成形刀具加工得到的无接触热阻传热元件,已经得到初步应用。但由其组成的换热器芯体在形式上仍以单流程为主,或仅通过对单根无接触热阻传热元件进行连续回转折弯来形成换热器芯体,故无接触热阻传热元件在应用上存在局限性。对于车用双流程换热器,如何提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并行双流程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进口接管,分流腔室,U型翅片管,集流腔室,流体出口接管,锯齿型橡胶模块,夹紧基座,安装座,六角头螺栓和弹簧垫圈组合件,开窗式加强板;其中:所述流体进口接管设置于所述分流腔室上,用于引导流体进入所述分流腔室;所述流体出口接管设置于所述集流腔室上,用于引导流体排出所述集流腔室;所述分流腔室与所述集流腔室在长度方向上分别布置有多个外伸管段,所述分流腔室与所述集流腔室位于换热器的同一侧,所述分流腔室的多个外伸管段与所述集流腔室的多个外伸管段相互配对咬合且配合紧密;所述U型翅片管通过设置有传热翅片的中空流道折弯180°形成,从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并行双流程翅片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进口接管,分流腔室,U型翅片管,集流腔室,流体出口接管,锯齿型橡胶模块,夹紧基座,安装座,六角头螺栓和弹簧垫圈组合件,开窗式加强板;其中:所述流体进口接管设置于所述分流腔室上,用于引导流体进入所述分流腔室;所述流体出口接管设置于所述集流腔室上,用于引导流体排出所述集流腔室;所述分流腔室与所述集流腔室在长度方向上分别布置有多个外伸管段,所述分流腔室与所述集流腔室位于换热器的同一侧,所述分流腔室的多个外伸管段与所述集流腔室的多个外伸管段相互配对咬合且配合紧密;所述U型翅片管通过设置有传热翅片的中空流道折弯180°形成,从而实现换热器内部流体流动的两个流程,所述U型翅片管的折弯处不设置翅片,所述U型翅片管的数量与所述分流腔室上布置的外伸管段的数量相同;所述U型翅片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分流腔室上布置的一根外伸管段连通,所述U型翅片管的出口端与所述集流腔室上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龙,王义春,黄小羽,刘家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