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笼形旋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66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笼形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舵面,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和控制系统,机身由上圆盘、下圆盘、八根截面为椭圆形的纵框和高强度碳纤维挡板构成,八根纵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圆盘、下圆盘相连,每根纵框可绕上圆盘、下圆盘的轴心旋转折叠和打开,在纵框的固定位置处,框与框之间均呈

A New Type of Intelligent Cage Rotor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笼形旋翼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笼形旋翼无人机。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在救灾等场合的进一步应用,需要小型无人驾驶飞行器进入建筑物楼道、洞穴等狭小空间进行搜救,但是现有的小型无人驾驶飞行器很难进入,因为旋翼、机翼会很容易碰撞到墙壁,从而造成飞行器坠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笼形旋翼无人机,采用近似灯笼形圆形外保护框架和仿生机械爪设计,实现无人机钻入复杂环境进行悬挂,停机并延长飞行时间;可实现垂直起飞、降落,空中定点悬停和悬挂等功能,能很好地抵抗外界不利环境和不必要的坠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笼形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舵面,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机身由上圆盘、下圆盘、八根截面为椭圆形的纵框和高强度碳纤维挡板构成,八根纵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圆盘、下圆盘相连,每根纵框可绕上圆盘、下圆盘的轴心旋转折叠和打开,在纵框的固定位置处,框与框之间均呈45o夹角,且每两根纵框之间安装有可拆卸的高强度碳纤维挡板;所述舵面分两组,包括上舵和下舵面,上下呈相互米字型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笼形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舵面,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机身由上圆盘(1)、下圆盘(2)、八根截面为椭圆形的纵框(3)和高强度碳纤维挡板(4)构成,八根纵框(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圆盘(1)、下圆盘(2)相连,每根纵框可绕上圆盘(1)、下圆盘(2)的轴心旋转折叠和打开,在纵框的固定位置处,框与框之间均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笼形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舵面,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机身由上圆盘(1)、下圆盘(2)、八根截面为椭圆形的纵框(3)和高强度碳纤维挡板(4)构成,八根纵框(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圆盘(1)、下圆盘(2)相连,每根纵框可绕上圆盘(1)、下圆盘(2)的轴心旋转折叠和打开,在纵框的固定位置处,框与框之间均呈夹角,且每两根纵框之间安装有可拆卸的高强度碳纤维挡板(4);所述舵面分两组,包括上舵面(9)和下舵面(10),上下呈相互米字型垂直分布,上舵面(9)共由四片舵面组成,分为两组,相互呈90°垂直;下舵面(9)由四片舵面组成,分为两组,相互呈90°垂直;所述动力系统采用螺旋桨(7),位于飞行器内部顶端,用于在垂直起飞降落时提供克服重力的拉力,在水平飞行时提供推力;所述悬挂系统可拆卸安装在整个无人机机身最上方,由三爪型机械爪(8)和一个小型作动器构成;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自主飞行控制系统、动态视觉识别系统、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自动平衡仪、遥控接收器,其自主飞行控制系统内载于飞行控制系统芯片内,飞行控制系统芯片位于飞行器内部底端的圆柱形舱(5)内,用于接收操作员发出的控制命令以及传感器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实现飞行器的飞行控制,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用于向操作员提供精确的导航和定位信息,动态视觉识别系统用于实现接近感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