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船端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123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近船端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系统,包括磷虾网、网囊、软管、吸虾泵、拖曳钢丝、反冲洗系统、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磷虾网的网口与拖网钢丝连接;网囊设置在磷虾网的最尾端;吸虾泵的进口端通过硬质软管与网囊连接,吸虾泵的出口端通过软质软管与软管联结装置连接;吸虾泵上设有快速接头用于连接液压软管;拖曳钢丝与吸虾泵连接;反冲洗系统包括管道、安装在管道上反冲洗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管道的一端与船舶海水箱连接,另一端接入软质软管;第一传感器设置在网囊上,第二传感器设置在磷虾网的网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船员劳动量和捕捞设备使用频率,连续泵吸不仅提高了捕捞量和捕捞效率,而且还提高了磷虾的品质。

Continuous pumping fishing system for Antarctic krill near ship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船端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系统
本技术涉及船用磷虾捕捞系统,特别涉及近船端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系统。
技术介绍
南极磷虾分部在南极1840万km2海域,资源量达30亿吨,可捕捞量达1亿吨,年捕捞限制量基本维持在90万吨左右,而全球实际年捕捞总量不超过20万吨,中国不超过3万吨。年捕捞量主要受限于捕捞方式,目前南极磷虾主要有两种捕捞方式:传统舷侧桁杆拖网和传统网板拖网,舷侧绗杆拖网相对传统网板拖网来说效率要高,日捕捞量较大,但两种捕捞方式都有缺点:1、需要频繁起放网,起放网作业时间几乎占据整个捕捞时间的一半以上,制约了有效的拖网时间,影响捕捞效率。2、操作人员多,操作复杂,工作强度大。3、传统舷侧桁杆拖网不太适用于深层拖网,传统网板拖网不太适用于表层拖网,捕捞效率低。4、传统舷侧桁杆拖网由于需从船中伸出舷外作业,网具等会给船舶施加横向倾覆力矩,影响船舶的稳性,带来安全隐患。5、磷虾容易被挤碎,影响磷虾品质。6、二次捕捞间隔较长,磷虾放置时间长,严重影响磷虾品质。7、甲板拖网机械的频繁使用不仅降低其寿命,而且需要消耗能源,既不环保,也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近船端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系统,其特征在于,连续泵吸捕捞系统包括:一磷虾网,磷虾网的网口与拖网钢丝连接,拖网钢丝可收放的卷在拖网绞车上,拖网绞车布置在甲板上;一网囊,网囊设置在磷虾网的最尾端;一吸虾泵,吸虾泵的进口端通过硬质软管与网囊连接,吸虾泵的出口端通过软质软管与船上的软管联结装置连接;吸虾泵上设有快速接头用于连接液压软管,液压软管可收放的卷在液压软管绞车上,液压软管绞车布置在甲板上;一拖曳钢丝,拖曳钢丝与吸虾泵连接,拖曳钢丝可收放的卷在拖曳绞车上,拖曳绞车布置在甲板上;一反冲洗系统,反冲洗系统包括管道、安装在管道上反冲洗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管道的一端与船舶海水箱...

【技术特征摘要】
1.近船端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系统,其特征在于,连续泵吸捕捞系统包括:一磷虾网,磷虾网的网口与拖网钢丝连接,拖网钢丝可收放的卷在拖网绞车上,拖网绞车布置在甲板上;一网囊,网囊设置在磷虾网的最尾端;一吸虾泵,吸虾泵的进口端通过硬质软管与网囊连接,吸虾泵的出口端通过软质软管与船上的软管联结装置连接;吸虾泵上设有快速接头用于连接液压软管,液压软管可收放的卷在液压软管绞车上,液压软管绞车布置在甲板上;一拖曳钢丝,拖曳钢丝与吸虾泵连接,拖曳钢丝可收放的卷在拖曳绞车上,拖曳绞车布置在甲板上;一反冲洗系统,反冲洗系统包括管道、安装在管道上反冲洗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管道的一端与船舶海水箱连接,另一端接入软质软管;反冲洗泵串联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之间,第三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并联;一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设置在网囊上,用于收集网囊中磷虾的数据以及其在水中所处的深度位置,并通过电缆将信号输出传输至驾驶室控制遥测监控系统;一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设置在磷虾网的网口,用于收集网口磷虾进网的情况以及其在水中所处的深度位置,包括网口张开的形状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炼王万勇王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创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深蓝远洋渔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