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609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它包括输出轴、前法兰、齿圈、行星轮、太阳轮和电机,输出轴套设有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的外圈设置在前法兰的内壁上,太阳轮直接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太阳轮与电机同轴布置,前法兰与齿圈在止口胶接,输出轴的后端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四个垂直于输出轴后端面的销轴,行星轮套设在销轴上,行星轮与太阳轮为外啮合齿轮传动配合,行星轮与齿圈为内啮合齿轮传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结构简单,轴向尺寸短,外圆小,在安装空间受限的条件下,仍能满足安装要求,加工生产装配方便,生产成本大幅度低。

Planetary reducer with shaft output integrated with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轴输出行星减速机因具有精度高、刚性强、体积小、结构紧凑和安装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行业中。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与电机一体化的高精度行星减速机(201710556382.X),其解决了现有行星减速机占用空间大且精度低的问题。传统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后法兰和输入轴安装有深沟球轴承,电机前法兰与减速机后法兰通过止口连接。此种轴输出减速机因带有后法兰和后法兰处的深沟球轴承,存在轴向尺寸过长,结构较复杂、加工难度大、装配难度大、和生产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点是:它包括输出轴、前法兰、齿圈、行星轮、太阳轮和电机,输出轴套设有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的外圈设置在前法兰的内壁上,太阳轮直接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太阳轮与电机同轴布置,前法兰与齿圈在止口胶接,输出轴的后端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四个垂直于输出轴后端面的销轴,行星轮套设在销轴上,行星轮与太阳轮为外啮合齿轮传动配合,行星轮与齿圈为内啮合齿轮传动配合。进一步的,第一轴承的内圈位于输出轴的轴肩上,第一轴承的外圈位于前法兰后部内壁的凸台处,输出轴前部套设有轴用挡圈,第二轴承通过轴用挡圈与前法兰前部内壁的凸台连接。进一步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不可移动的深沟球轴承。进一步的,销轴具有环形槽。进一步的,电机的前法兰与齿圈直接连接。进一步的,电机的前法兰与本技术的前法兰直接通过4-M3X30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连接。进一步的,前法兰与齿圈过盈配合,在止口胶接处涂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一种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太阳轮直接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太阳轮与电机同轴布置,电机的前法兰与齿圈直接连接,电机的前法兰与本技术的前法兰直接通过4-M3X30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连接,因此省去了后法兰、用于后法兰安装的轴承及其输入轴等零部件,结构简单,轴向尺寸短,外圆小,在安装空间受限的条件下,仍能满足安装要求,加工生产装配方便,生产成本大幅度低。2、本技术一种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销轴具有环形槽,用于润滑行星轮和销轴,因此不需要在销轴与行星轮之间设置滚针轴承,减少了两者之间的阻力,便于装配,进一步降低了成本。3、本技术一种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前法兰与齿圈在止口胶接处通过涂胶连接,两者为过盈配合,无螺钉锁紧,简化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的示意图。图中:输出轴1,轴用挡圈2,第二轴承3,前法兰4,第一轴承5,齿圈6,行星轮7,销轴8,太阳轮9,电机10,止口胶接处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它包括输出轴1、前法兰4、齿圈6、行星轮7、太阳轮9和电机10。输出轴1套设有第二轴承3和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3和第一轴承5的外圈设置在前法兰4的内壁上,太阳轮9直接安装在电机10的输出端,太阳轮9与电机10同轴布置,前法兰4与齿圈6在止口胶接处11通过涂胶连接,两者为过盈配合,第一轴承5的内圈位于输出轴1的轴肩上,第一轴承5的外圈位于前法兰4后部内壁的凸台处,输出轴1前部套设有轴用挡圈2,第二轴承3通过轴用挡圈2与前法兰4前部内壁的凸台连接,输出轴1的后端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四个垂直于输出轴后端面的销孔,销孔内安装有销轴8,销轴8与销孔为过盈配合,行星轮7套设在销轴8上,销轴8具有环形槽,用于润滑行星轮7和销轴8,因此不需要在销轴8与行星轮7之间设置滚针轴承,减少了两者之间的阻力,便于装配,成本低;行星轮7与太阳轮9为外啮合齿轮传动配合,行星轮7与齿圈6为内啮合齿轮传动配合。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3均为不可移动的深沟球轴承。电机10的前法兰与齿圈6直接连接,因此省去了后法兰、用于后法兰安装的轴承及其输入轴等零部件。电机10的前法兰与本技术的前法兰4直接通过4-M3X30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连接(图中未画出)。工作原理:工作时,电机10直接带动太阳轮9转动,太阳轮9通过外啮合齿轮传动带动行星轮7在销轴8上转动,行星轮7与齿圈6内啮合,行星轮7带动输出轴1转动。本技术安装完成后,机身仅为32mm,是行星减速机中最小的型号。在上述实施例中,仅对本技术进行示范性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专利申请后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技术进行各种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出轴、前法兰、齿圈、行星轮、太阳轮和电机,输出轴套设有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的外圈设置在前法兰的内壁上,太阳轮直接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太阳轮与电机同轴布置,前法兰与齿圈在止口胶接,输出轴的后端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四个垂直于输出轴后端面的销轴,行星轮套设在销轴上,行星轮与太阳轮为外啮合齿轮传动配合,行星轮与齿圈为内啮合齿轮传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出轴、前法兰、齿圈、行星轮、太阳轮和电机,输出轴套设有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的外圈设置在前法兰的内壁上,太阳轮直接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太阳轮与电机同轴布置,前法兰与齿圈在止口胶接,输出轴的后端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四个垂直于输出轴后端面的销轴,行星轮套设在销轴上,行星轮与太阳轮为外啮合齿轮传动配合,行星轮与齿圈为内啮合齿轮传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电机一体式的轴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轴承的内圈位于输出轴的轴肩上,第一轴承的外圈位于前法兰后部内壁的凸台处,输出轴前部套设有轴用挡圈,第二轴承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峰易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峰英诺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