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双联齿轮配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49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组合式双联齿轮配压工装,其满足双联齿轮加工要求的对齿配压,确保了同批次双联行星轮每一件上两齿形角度均相同,且工装加工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其包括底部垫板、斜齿夹套、直齿夹套,底部垫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定位圆柱槽,斜齿夹套为圆环体,斜齿夹套的内环壁设置有斜齿内齿圈,斜齿内齿圈的齿形与双联行星齿轮的斜齿部分的齿形相同,双联行星轮的斜齿部分套入斜齿夹套的斜齿内齿圈内,斜齿夹套的径向上开设有贯穿环体的第一调整锁紧槽,第一调整锁紧槽通过螺钉锁紧斜齿夹套;斜齿夹套的底部内嵌于定位圆柱槽内,斜齿夹套的远离第一调整锁紧槽的一端通过螺钉固接于底部垫板的对应位置。

Combined double gear press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双联齿轮配压工装
本技术涉及双联齿轮制作的
,具体为组合式双联齿轮配压工装。
技术介绍
常用行星齿轮传动应用中,根据啮合方式分类,存在NW、WW、NGWN型行星结构,都属于动轴轮系。在以上类型中,行星轮都是有两种不同参数的渐开线齿组成,称为双联行星轮。双联行星轮的加工要求是精度需要达到5至6级,每一个双联行星轮两组齿需保持同一个对齿角度,因此加工双联齿轮要求比较高。在对设备精度要求比较高时,双联行星轮和中心轮都需要到5至6级国标精度,而双联行星轮受限于结构,在普通插齿后仅能对齿形比较大的外齿进行磨齿,齿形比较小的精度无法达到要求,导致整机设备的噪音大、温升高、精度低。现有的比较先进桁齿机可以使得双联齿轮均达到6级精度,并且同一机床一次装夹加工,每一个齿轮加工完全相同,但购买设备成本高,在不能投入设备的情况下无法实施。普通加工设备插齿机、磨齿机成本低,加工简单,现采用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将双联齿轮拆分为分体,两组齿轮通过轴过盈直接压配后组合为一体,因要求一批次齿轮做到完全相同的对齿,因此压配后两组齿轮成同一角度,在没有先进的组合压配方法及工装的情况下很难达到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组合式双联齿轮配压工装,其满足双联齿轮加工要求的对齿配压,确保了同批次双联行星轮每一件上两齿形角度均相同,且工装加工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组合式双联齿轮配压工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部垫板、斜齿夹套、直齿夹套,所述底部垫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定位圆柱槽,所述斜齿夹套为圆环体,所述斜齿夹套的内环壁设置有斜齿内齿圈,所述斜齿内齿圈的齿形与双联行星齿轮的斜齿部分的齿形相同,双联行星轮的斜齿部分套入所述斜齿夹套的斜齿内齿圈内,所述斜齿夹套的径向上开设有贯穿环体的第一调整锁紧槽,所述第一调整锁紧槽通过螺钉锁紧所述斜齿夹套;所述斜齿夹套的底部内嵌于所述定位圆柱槽内,所述斜齿夹套的远离所述第一调整锁紧槽的一端通过螺钉固接于所述底部垫板的对应位置;所述直齿夹套为圆环体,所述直齿夹套的内环壁设置有直齿内齿圈,所述直齿内齿圈的齿形与双联行星齿轮的直齿部分的齿形相同,双联行星轮的直齿部分套入所述直齿夹套的直齿内齿圈内,所述直齿夹套的径向上开设有贯穿环体的第二调整锁紧槽,所述第二调整锁紧槽通过螺钉调整所述直齿部分和直齿内齿圈的间隙;斜齿部分定位于所述斜齿夹套后,所述直齿夹套远离所述第二调整锁紧槽的一端通过轴向圆柱销固接于所述斜齿夹套的对应径向位置;其还包括有压力机,压力机自上而下将直齿轮轴压入斜齿轮。其进一步特征在于:使用状态下的所述直齿夹套的底部内圈下凸定位于所述斜齿夹套的内环定位止口环面,确保斜齿夹套、直齿夹套的定位稳定可靠;所述第一调整锁紧槽、第二调整锁紧槽均为宽度0.5~1.2mm的槽;所述第一调整锁紧槽、第二调整锁紧槽对应于各自环体的两侧端面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螺丝孔,对应位置两个内六角螺丝作为螺钉分别贯穿对应一端面的螺丝孔后紧固于另一端面的螺丝孔;所述斜齿夹套对应于所述第一调整锁紧槽的径向向内沿着的环体位置设置有第一内凹槽,所述第一内凹槽的径向深度延伸至所述斜齿夹套外径的0.65-0.75倍的位置处,确保斜齿部分方便插装入斜齿夹套、并通过螺钉锁紧;所述直齿夹套对应于所述第二调整锁紧槽的径向向内沿着的环体位置设置有第二内凹槽,所述第二内凹槽的径向深度延伸至所述直齿夹套外径的0.65-0.75倍的位置处,确保直齿部分方便插装入直齿夹套、并通过螺钉调整间隙;所述斜齿夹套的斜齿内齿圈的上周环上均布有至少三个下凹半圆槽,所述下凹半圆槽的内缘敞口设置,所述斜齿部分定位于所述斜齿内齿圈后,将对应于下凹半圆槽数量的钢球放入所述下凹半圆槽内,通过钢球的内凸部分确保斜齿部分不会偏移转动,确保径向定位;所述底部垫板对应于直齿轮轴的插装位置设置有避让孔;所述述双联行星轮由斜齿轮及直齿轮轴组成,所述斜齿轮外部为斜齿部分,内部为光圆孔,所述直齿轮轴,由台阶轴组成,第一轴段为光轴,第二轴段设有直齿外齿轮,第三、四、五轴段均为光轴,轴径依次递减。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后,所述斜齿夹套与底部垫板紧固为整体,斜齿夹套内部设置斜齿内齿圈,斜齿部分配合套入斜齿内齿圈,由侧面通过内六角螺钉锁紧斜齿夹套;斜齿夹套和直齿夹套合在一起,从轴向打入轴向圆柱销,轴向圆柱销贯穿直齿夹套并打入到斜齿夹套内,直齿轮轴上的直齿部分配合套入直齿内齿圈,通过螺钉调整所述直齿部分和直齿内齿圈的间隙,通过压力机在上而下将直齿轮轴压入,在压入过程中注意力度,压入需缓慢进行;完成后,松开侧面螺钉,直齿轮轴与斜齿轮便成为了一体,并且每一件的角度基本相同,偏差不大于0.03mm;满足双联齿轮加工要求的对齿配压,确保了同批次双联行星轮每一件上两齿形角度均相同,且工装加工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去除直齿夹套);图3为本技术的直齿夹套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底部垫板1、定位圆柱槽101、避让孔102、斜齿夹套2、斜齿内齿圈201、第一调整锁紧槽202、内环定位止口环面203、第一内凹槽204、下凹半圆槽205、直齿夹套3、直齿内齿圈301、第二调整锁紧槽302、底部内圈下凸303、第二内凹槽304、双联行星齿轮4、斜齿部分41、直齿部分42、直齿轮轴43、斜齿轮44、轴向圆柱销5、螺丝孔6、钢球7。具体实施方式组合式双联齿轮配压工装,见图1-图3:其包括底部垫板1、斜齿夹套2、直齿夹套3,底部垫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定位圆柱槽101,斜齿夹套2为圆环体,斜齿夹套2的内环壁设置有斜齿内齿圈201,斜齿内齿圈201的齿形与双联行星齿轮4的斜齿部分41的齿形相同,双联行星轮4的斜齿部分41套入斜齿夹套2的斜齿内齿圈201内,斜齿夹套2的径向上开设有贯穿环体的第一调整锁紧槽202,第一调整锁紧槽202通过螺钉锁紧斜齿夹套2;斜齿夹套2的底部内嵌于定位圆柱槽101内,斜齿夹套2的远离第一调整锁紧槽202的一端通过螺钉固接于底部垫板1的对应位置;直齿夹套3为圆环体,直齿夹套3的内环壁设置有直齿内齿圈301,直齿内齿圈301的齿形与双联行星齿轮4的直齿部分42的齿形相同,双联行星轮4的直齿部分42套入直齿夹套3的直齿内齿圈301内,直齿夹套3的径向上开设有贯穿环体的第二调整锁紧槽302,第二调整锁紧槽301通过螺钉调整所述直齿部分42和直齿内齿圈301的间隙;斜齿部分41定位于斜齿夹套2后,直齿夹套3远离第二调整锁紧槽301的一端通过轴向圆柱销5固接于斜齿夹套2的对应径向位置;其还包括有压力机(图中未画出,属于现有成熟压力结构),压力机自上而下将直齿轮轴43压入斜齿轮44。使用状态下的直齿夹套3的底部内圈下凸303定位于斜齿夹套2的内环定位止口环面203,确保斜齿夹套2、直齿夹套3的定位稳定可靠;第一调整锁紧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双联齿轮配压工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部垫板、斜齿夹套、直齿夹套,所述底部垫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定位圆柱槽,所述斜齿夹套为圆环体,所述斜齿夹套的内环壁设置有斜齿内齿圈,所述斜齿内齿圈的齿形与双联行星齿轮的斜齿部分的齿形相同,双联行星轮的斜齿部分套入所述斜齿夹套的斜齿内齿圈内,所述斜齿夹套的径向上开设有贯穿环体的第一调整锁紧槽,所述第一调整锁紧槽通过螺钉锁紧所述斜齿夹套;所述斜齿夹套的底部内嵌于所述定位圆柱槽内,所述斜齿夹套的远离所述第一调整锁紧槽的一端通过螺钉固接于所述底部垫板的对应位置;所述直齿夹套为圆环体,所述直齿夹套的内环壁设置有直齿内齿圈,所述直齿内齿圈的齿形与双联行星齿轮的直齿部分的齿形相同,双联行星轮的直齿部分套入所述直齿夹套的直齿内齿圈内,所述直齿夹套的径向上开设有贯穿环体的第二调整锁紧槽,所述第二调整锁紧槽通过螺钉调整所述直齿部分和直齿内齿圈的间隙;斜齿部分定位于所述斜齿夹套后,所述直齿夹套远离所述第二调整锁紧槽的一端通过轴向圆柱销固接于所述斜齿夹套的对应径向位置;其还包括有压力机,压力机自上而下将直齿轮轴压入斜齿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双联齿轮配压工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部垫板、斜齿夹套、直齿夹套,所述底部垫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定位圆柱槽,所述斜齿夹套为圆环体,所述斜齿夹套的内环壁设置有斜齿内齿圈,所述斜齿内齿圈的齿形与双联行星齿轮的斜齿部分的齿形相同,双联行星轮的斜齿部分套入所述斜齿夹套的斜齿内齿圈内,所述斜齿夹套的径向上开设有贯穿环体的第一调整锁紧槽,所述第一调整锁紧槽通过螺钉锁紧所述斜齿夹套;所述斜齿夹套的底部内嵌于所述定位圆柱槽内,所述斜齿夹套的远离所述第一调整锁紧槽的一端通过螺钉固接于所述底部垫板的对应位置;所述直齿夹套为圆环体,所述直齿夹套的内环壁设置有直齿内齿圈,所述直齿内齿圈的齿形与双联行星齿轮的直齿部分的齿形相同,双联行星轮的直齿部分套入所述直齿夹套的直齿内齿圈内,所述直齿夹套的径向上开设有贯穿环体的第二调整锁紧槽,所述第二调整锁紧槽通过螺钉调整所述直齿部分和直齿内齿圈的间隙;斜齿部分定位于所述斜齿夹套后,所述直齿夹套远离所述第二调整锁紧槽的一端通过轴向圆柱销固接于所述斜齿夹套的对应径向位置;其还包括有压力机,压力机自上而下将直齿轮轴压入斜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双联齿轮配压工装,其特征在于:使用状态下的所述直齿夹套的底部内圈下凸定位于所述斜齿夹套的内环定位止口环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双联齿轮配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锁紧槽、第二调整锁紧槽均为宽度0.5~1.2mm的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双联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明吴俊峰胡群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峰英诺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