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轴调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507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凸轮轴调相器,包括前盖板、定子、转子、止回阀、后盖板和后盖壳,定子内周向间隔布置定叶片,转子外圆周向间隔布置动叶片,转子安装于定子内、且一个动叶片对应位于两相邻定叶片之间,并将两相邻定叶片之间腔体分隔为压力室一和压力室二,后盖板上对应于压力室一和压力室二位置均开设补油孔,止回阀控制补油孔向对应压力室单向导通,后盖壳与后盖板之间形成储油腔,止回阀与后盖壳之间固装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具有若干过滤孔,储油腔中液压油先通过过滤孔过滤、再通过止回阀进入对应压力室内。过滤机构的过滤孔能够有效过滤掉回流液压油中的小颗粒,进而保证了凸轮轴调相器的工作性能及可靠性。

A Camshaft Phase Reg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凸轮轴调相器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凸轮轴调相器。
技术介绍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通过改变发动机气门开闭时刻,可提升发动机的功率、扭矩,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和排放,是汽车节能减排新技术之一。由于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中的凸轮轴调相器是依靠液压油来控制其调相作用,定子与转子之间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发生相对转动,相对转动产生的细小颗粒混合在压力室的液压油中,小颗粒会影响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相对转动,因此,液压油的清洁度,影响凸轮轴调相器的工作性能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凸轮轴调相器,过滤机构的过滤孔能够有效过滤掉回流液压油中的小颗粒,保证回流进对应压力室的液压油清洁干净,进而保证了凸轮轴调相器的工作性能及可靠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凸轮轴调相器,包括前盖板、定子、转子、止回阀、后盖板和后盖壳,所述定子内周向间隔布置有定叶片,所述转子外圆周向间隔布置有动叶片,所述转子安装于所述定子内、且一个所述动叶片对应位于两相邻定叶片之间,所述动叶片将两相邻定叶片之间的腔体分隔为压力室一和压力室二,所述后盖板上对应于所述压力室一和压力室二的位置均开设有补油孔,所述止回阀控制所述补油孔向对应的压力室单向导通,所述后盖壳与所述后盖板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止回阀与所述后盖壳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具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储油腔中的液压油先通过所述过滤孔过滤、再通过所述止回阀进入对应的压力室内。如此设置,储油腔中的液压油在通过止回阀回流至对应压力室前,已经经过滤孔过滤,过滤孔能够有效过滤掉回流液压油中的小颗粒,保证回流进对应压力室的液压油清洁干净,进而保证了凸轮轴调相器的工作性能及可靠性。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凸轮轴调相器,所述过滤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后盖板后端,所述过滤孔区域覆盖所述补油孔区域,所述储油腔中的液压油通过所述过滤孔进入对应的补油孔内,所述补油孔内的液压油通过所述止回阀进入对应的压力室内。如此设置,过滤机构设置在后盖板的后端,方便安装和后期更换。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凸轮轴调相器,所述过滤机构为环状,若干过滤孔在所述过滤机构上呈环形分布。如此设置,整个环形分布的过滤孔均能覆盖各补油孔区域,安装过程中无需专门将过滤孔对应对准各补油孔,保证安装过程的方便快捷。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凸轮轴调相器,所述过滤机构通过所述后盖壳压装于所述后盖板后端。如此设置,采用压装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过滤机构的安装和后期更换效率。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凸轮轴调相器,所述过滤孔的孔径不大于200μm。如此设置,保证液压油通过的前提下,过滤掉其中混合的小颗粒。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凸轮轴调相器,所述过滤机构为由金属板蚀刻形成的板状结构或者由钢丝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过滤机构的过滤孔能够有效过滤掉回流液压油中的小颗粒,保证回流进对应压力室的液压油清洁干净,进而保证了凸轮轴调相器的工作性能及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与中央阀配合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环形金属板状的过滤机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定子与转子配合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止回阀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后盖板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前盖板,2为定子,3为转子,4为止回阀,5为后盖板,6为后盖壳,7为定叶片,8为为动叶片,9为压力室一,10为压力室二,11为补油孔,12为储油腔,13为过滤机构,14为过滤孔,15为螺钉,16为弹性连接板,17为圆形封板,18为中央阀,19为过油孔,20为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6所示,一种凸轮轴调相器,包括前盖板1、定子2、转子3、止回阀4、后盖板5和后盖壳6,前盖板1安装于定子2前端,定子2后端依次安装止回阀4、后盖板5和后盖壳6,前盖板1、定子2、止回阀4和后盖板5通过螺钉15固定连接为整体,后盖壳6盖装在后盖板5上、且为过盈配合,定子2内周向间隔布置有定叶片7,转子3外圆周向间隔布置有动叶片8,转子3安装于定子2内、且一个动叶片8对应位于两相邻定叶片7之间,动叶片8将两相邻定叶片7之间的腔体分隔为压力室一9和压力室二10,后盖板5上对应于压力室一9和压力室二10的位置均开设有补油孔11,止回阀4控制补油孔11向对应的压力室单向导通,压力室包括压力室一9和压力室二10,后盖壳6与后盖板5之间形成环状的储油腔12,止回阀4与后盖壳6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机构13,过滤机构13具有若干过滤孔14,过滤孔14的孔径不大于200μm,具体设置为180μm,储油腔12中的液压油先通过过滤孔14过滤、再通过止回阀4进入对应的压力室内,环状的储油腔12中的液压油厚度覆盖住补油孔11,由于工作时调相器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在环状储油腔12中形成了一圈环形的液压油,过滤机构13为由金属板蚀刻形成的板状结构或者由钢丝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此处具体将过滤机构13设置为由金属板蚀刻形成的板状结构。进一步地,过滤机构13固定安装于后盖板5后端,过滤孔14区域覆盖补油孔11区域,每个补油孔11对应有若干个过滤孔14,储油腔12中的液压油通过过滤孔14进入对应的补油孔11内,补油孔11内的液压油通过止回阀4进入对应的压力室内;具体地,过滤机构13为环状,若干过滤孔14在过滤机构13上呈环形分布,过滤机构13通过后盖壳6压装于后盖板5后端。止回阀4为环板状,止回阀4上通过弹性连接板16连接有圆形封板17,未变形时,每个圆形封板17对应密封住后盖板5上的一个补油孔11。调相器中部具有轴向的通孔,用于固定安装中央阀18,中央阀18用于与凸轮轴(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二者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常规设置,中央阀18内用于安装换向阀芯(图中未示出),外部供应液压油通过凸轮轴上的进油口(图中未示出)进入中央阀18内,中央阀18上沿其轴向开设有两圈过油孔19,转子3上沿其轴向开设有两圈连接孔20,前端一圈过油孔19通过前端一圈连接孔20与压力室一9连通,后端一圈过油孔19通过后端一圈连接孔20与压力室二10连通,换向阀芯的具体结构设置可控制中央阀18内的外部供应液压油与其中的一圈过油孔19连通,并使得其中另一圈过油孔19与储油腔12连通,换向阀芯具体结构以及其与中央阀18的配合为本领域常规技术知识,因此图中并未示出,后盖壳6具有轴向的通孔,使得储油腔12与大气连通;当换向阀芯控制前端一圈过油孔19与外部供应液压油连通时,此时外部供应液压油通过前端一圈过油孔19和前端一圈连接孔20进入压力室一9,此时压力室一9的容积逐渐增加,压力室二10的容积逐渐减小,此时压力室二10中的液压油夹杂着小颗粒一起通过后端一圈连接孔20和后端一圈过油孔19进入中央阀18内,进而从中央阀18进入后盖板5与后盖壳6之间的储油腔12中,进入储油腔12中的多余液压油通过后盖壳6的通孔排出;凸轮轴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凸轮轴调相器,包括前盖板(1)、定子(2)、转子(3)、止回阀(4)、后盖板(5)和后盖壳(6),所述定子(2)内周向间隔布置有定叶片(7),所述转子(3)外圆周向间隔布置有动叶片(8),所述转子(3)安装于所述定子(2)内、且一个所述动叶片(8)对应位于两相邻定叶片(7)之间,所述动叶片(8)将两相邻定叶片(7)之间的腔体分隔为压力室一(9)和压力室二(10),所述后盖板(5)上对应于所述压力室一(9)和压力室二(10)的位置均开设有补油孔(11),所述止回阀(4)控制所述补油孔(11)向对应的压力室单向导通,所述后盖壳(6)与所述后盖板(5)之间形成储油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4)与所述后盖壳(6)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机构(13),所述过滤机构(13)具有若干过滤孔(14),所述储油腔(12)中的液压油先通过所述过滤孔(14)过滤、再通过所述止回阀(4)进入对应的压力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轴调相器,包括前盖板(1)、定子(2)、转子(3)、止回阀(4)、后盖板(5)和后盖壳(6),所述定子(2)内周向间隔布置有定叶片(7),所述转子(3)外圆周向间隔布置有动叶片(8),所述转子(3)安装于所述定子(2)内、且一个所述动叶片(8)对应位于两相邻定叶片(7)之间,所述动叶片(8)将两相邻定叶片(7)之间的腔体分隔为压力室一(9)和压力室二(10),所述后盖板(5)上对应于所述压力室一(9)和压力室二(10)的位置均开设有补油孔(11),所述止回阀(4)控制所述补油孔(11)向对应的压力室单向导通,所述后盖壳(6)与所述后盖板(5)之间形成储油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4)与所述后盖壳(6)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机构(13),所述过滤机构(13)具有若干过滤孔(14),所述储油腔(12)中的液压油先通过所述过滤孔(14)过滤、再通过所述止回阀(4)进入对应的压力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张金伟胡胜龙张林唐俊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