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可控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尤其涉及多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可控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工作温度范围宽、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势,广泛地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移动通讯工具、动力汽车等诸多领域。电极材料是决定其电化学性能、安全性能及价格成本的关键因素,尤其是负极材料,它的组成和结构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目前对于负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材料和非碳材料两大类。碳材料中已经商业化的石墨,虽然可为锂离子电池提供较高且稳定的工作电压,但是其较低的比容量(理论容量为372mAh/g),已不能满足电池高能量密度的要求。非碳材料中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与商业化的石墨电极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通常超过1000mAh/g)和较好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然而,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着体积膨胀、导电性差和电压滞后等问题,容易导致锂离子电池能量效率的降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通过复合碳材料来提高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碳材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蚕丝蛋白为模板,乙酸铜为铜源,采用一步水热法,通过控制蚕丝蛋白水溶液的浓度、水热反应的温度和水热反应的时间,制备得到多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蚕丝蛋白为模板,乙酸铜为铜源,采用一步水热法,通过控制蚕丝蛋白水溶液的浓度、水热反应的温度和水热反应的时间,制备得到多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再生桑蚕丝蛋白水溶液的制备:首先,将桑蚕茧进行脱胶,并洗涤干燥备用;接着,将脱胶蚕丝溶于溴化锂水溶液中,得到再生桑蚕丝蛋白水溶液;(2)多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一水合乙酸铜溶液加入到再生桑蚕丝蛋白水溶液中,充分混合之后,将混合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设置水热反应的温度和水热反应的时间,水热反应结束后,制备得到多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80°C,水热反应的时间为360min时,0.05%≤再生桑蚕丝蛋白水溶液的质量分数<0.10%,制备得到CuO-Cu2O二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当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80°C,水热反应的时间为360min时,再生桑蚕丝蛋白水溶液的质量分数≥0.10%,制备得到CuO-Cu2O-Cu三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元异质结构纳米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苏杭,孙灵娜,赵辰阳,丁腾达,苏俊航,李秋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