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H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引导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008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导台装置具备:下侧板(10),具有在第一(X)方向上形成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11);上侧板(30),具有在第二(Y)方向上形成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31);中间部件(20),在4个边上具有与下侧板(10)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11)和上侧板(30)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31)分别相向设置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21),且具有呈矩形形状的外轮廓;多个滚动体(40),设置在由下侧板(10)和上侧板(30)同中间部件(20)形成的4个滚动体滚动路径中,能自由滚动。并且,中间部件(20)的4个边上所具有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21)在同一平面上形成。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提供一种维持高的刚性和引导精度的同时可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新型引导台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引导台装置,特别是涉及在维持高的刚性与引导精度 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引导台装置的改进。
技术介绍
过去,作为使工作机械的工作台等在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 上自由移动的装置,利用直线引导装置的所谓组合型引导台装置已经 公知。该引导台装置,是在底座或立柱等基座上沿X方向设置导轨、 并设置沿着该导轨移动的下侧台,再在该下側台上沿Y方向设置导轨、 并设置可沿着该导轨移动的上侧台而构成。因此,在这种引导台装置 中,上侧台能够相对于基座在X方向和Y方向上自由移动(例如可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此外,作为另一种引导台装置,下述专利文献2公开了对薄钢板 进行压力加工以谋求小型化轻量化的引导台装置。这种引导台装置这 样构成,即,通过压力加工将钢4反的两端部4斤起^Mv而形成槽状的下侧 板和上侧板,另一方面,形成将周围4个边之中的相向的两个边向下 折起、将其余两个边向上折起而形成的中间部件,再将上侧板、中间 部件以及下侧板组合起来使得折起的侧壁部彼此相向。此外,在纟皮此 相向的侧壁部之间放置多个滚珠,随着这些滚珠在側壁部上滚动,中 间部件可相对于下側板在X方向上移动,上侧板可相对于中间部件在Y 方向上移动。再有,下述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除了水平(XY)方向之外还能 够进行旋转(6 )方向的移动的引导台装置。下述专利文献3所记载 的引导台装置,是通过十字正交引导件和轴承的组合来实现XY6方向 的引导的。专利文献l:特开平11 - 2807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5 - 184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9-243766号公报但是,以上述专利文献1为代表的现有的引导台装置,是在沿X方向移动的下側台上设置Y方向的导轨,因此,下側台本身必须具有 4艮高的刚性,而且从固定部至上侧台的高度也不得不变高。因此,存 在着装置大型化重型化的问题。而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栽的引导台装置,虽然实现了小型化轻量 化,但下側板、中间部件以及上侧板是对薄钢板进行压力加工而制成, 滚珠滚动槽在钢板折起而成的侧壁部上形成。因此,若压力加工精度 差,则会在滚珠与滚珠滚动槽之间产生间隙,出现中间部件相对于下 侧板以及上侧板相对于中间部件发生晃动,无法使上側板相对于下侧 板高精度运动的不良现象。对于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引导台装置,如果选用直径稍大的 滚珠,对在滚珠滚动槽中滚动的滚珠施加预压力,则能够消除滚珠与 滚珠滚动槽之间的间隙,防止前述那样的上侧板相对于下侧板发生晃 动的情况。但是,这种装置的滚珠滚动槽是在通过压力加工折起而成 的侧壁部上形成,因此,若选用大直径的滚珠,则在滚珠与滚珠滚动 槽接触而^L压缩之前,各板的側壁部会发生变形,存在着无法对滚珠 施加足够预压力的缺点。因此,对于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引导台装置,需要提高压力 加工的加工精度,并且提高形成各板的钢板的刚性。但是,这些要求 将使压力加工的优点即良好的生产率、低成本等优点丧失,导致引导 台装置的制造成本上升。即便是只进行XY方向的引导的引导台装置也存在着上述缺点,若 再增加e方向的引导,将更无法避免装置大型化、重型化。例如,在 上述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引导台装置中,是在3个十字正交引导件的 上侧设置轴体,再通过设置在该轴体上的轴承安装台。因此,对于上 述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引导台装置来说,为了容纳构成部件而不得不 向纵横两个方向扩大,由于具有这种结构而不得不提高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而创造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一 种维持高的刚性和引导精度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新型的引 导台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引导台装置,具备下侧板,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形成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上侧板,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形成的一 对滚动体滚动槽;中间部件,在4个边上具有与所述下侧板所具有的 一对滚动体滚动槽和所述上侧板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分别相向 设置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且具有呈矩形形状的外轮廓;以及,多个 滚动体,以能自由滚动的方式设置在由所述下侧板和所述上侧板同所 述中间部件形成的4个滚动体滚动路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 件的4个边上所具有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在同一平面上形成。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另一种引导台装置,具备下侧板,具有从与基 座进行固定的呈矩形形状的下侧板平面部的相向的两个边向上竖立着 设置的裙部,且在该裙部的相向的各内侧面上具有滚动体滚动槽;上 侧板,具有从固定引导对象物的呈矩形形状的上侧板平面部的相向的 两个边、即相对于所述下侧板的设置有裙部的两个边在垂直方向上延 伸的两个边向下垂着设置的一君部,且在该裙部的相向的各内侧面上具 有滚动体滚动槽;中间部件,在4个边上具有与所述下侧板所具有的 一对滚动体滚动槽和所述上侧板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分别相向 设置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且具有呈矩形形状的外轮廓;以及,多个 滚动体,以能自由滚动的方式设置在由所述下侧板和所述上侧板同所 述中间部件形成的4个滚动体滚动路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 件的4个边上所具有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如上述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引导台装置,也可以设计成,所述下侧板 和所述上侧板以同一形状且同一大小形成。此外,如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引导台装置,也可以设计成,所述多个 滚动体通过保持架设置在所述4个滚动体滚动路径中。此外,如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引导台装置,也可以设计成,所述下侧 板和所述上侧板各自具有穿设在板平面部上的至少 一个检修孔、以及、 穿设在板平面部上的至少一个螺紋孔,所述中间部件具有在矩形形状 的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部的中空结构,从而,从所述下侧^反一侧看过去 时,能够将紧固件经由穿设在所述下侧板上的检修孔螺紋接合到穿设 在所述上侧板上的螺紋孔中,从所述上侧板一侧看过去时,能够将紧 固件经由穿设在所述上侧板上的检修孔螺紋接合到穿设在所述下侧板 上的螺紋孔中。此外,如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引导台装置,也可以设计成,所述下侧板和所述上侧板,在各自所具有的滚动体滚动槽的行程端上具有用来对所述滚动体的滚动进行限制的滚动体限制;f几构。此外,如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引导台装置,也可以设计成,所述滚动 体限制机构,由在所述下侧板和所述上侧板各自所具有的滚动体滚动 槽的行程端上形成的弹簧销插入孔、以及、;故插入到该弹簧销插入孔 中而设置的弹簧销构成。此外,如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引导台装置,优选设计成,所述下侧板 和所述上侧板,在设形成滚动体滚动槽的边的长度为oc ,无滚动体滚 动槽的边的长度为P时,具有oc〈p的关系。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引导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板, 具有在直线方向上形成且相向设置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第二板,具 有弯曲地形成且该弯曲的凹侧相向设置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中间部 件,在4个边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板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和所述 第二板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分别隔开大致均等的间隔相向设置 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且具有呈大致椭圓形的外轮廓;多个滚动体, 以能自由滚动的方式设置在由所述第 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同所述中间部 件形成的4个滚动体滚动路径中。如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引导台装置,也可以设计成,所述第一板,具 有设置在与基座或引导对象物进行固定的第一板平面部的相向的两个 直线形边上的一对直线4君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导台装置,具备:下侧板,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形成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上侧板,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形成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中间部件,在4个边上具有与所述下侧板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和所述上侧板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分别相向设置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且具有呈矩形形状的外轮廓;以及,多个滚动体,以能自由滚动的方式设置在由所述下侧板和所述上侧板同所述中间部件形成的4个滚动体滚动路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件的4个边上所具有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在同一平面上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8-31 252365/2005;JP 2005-9-30 288699/20051.一种引导台装置,具备下侧板,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形成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上侧板,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形成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中间部件,在4个边上具有与所述下侧板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和所述上侧板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分别相向设置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且具有呈矩形形状的外轮廓;以及,多个滚动体,以能自由滚动的方式设置在由所述下侧板和所述上侧板同所述中间部件形成的4个滚动体滚动路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件的4个边上所具有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在同一平面上形成。2. —种引导台装置, 具备下侧板,具有从与基座进行固定的呈矩形形状的下侧板平面部的 相向的两个边向上竖立着设置的^部,且在该^部的相向的各内侧面上具有滚动体滚动槽;上側板,具有从固定引导对象物的呈矩形形状的上侧板平面部的 相向的两个边、即相对于所述下侧板的设置有裙部的两个边在垂直方 向上延伸的两个边向下垂着设置的一君部,且在该裙部的相向的各内侧 面上具有滚动体滚动槽;中间部件,在4个边上具有与所述下側板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和所述上侧板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分别相向设置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且具有呈矩形形状的外轮廓;以及,多个滚动体,以能自由滚动的方式设置在由所述下侧板和所述上侧板同所述中间部件形成的4个滚动体滚动路径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件的4个边上所具有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在同一平 面上形成。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导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 氺反和所述上侧寺反以同 一形状且同 一大小形成。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导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 滚动体通过保持架设置在所述4个滚动体滚动路径中。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导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检修孔、以及、穿设在板平面部上的至少一个螺紋孔,所述中间部件具有在矩形形状的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部的中空结 构5从而,从所述下侧板一侧看过去时,能够将紧固件经由穿设在所述下侧 板上的检修孔螺紋接合到穿设在所述上側板上的螺紋孔中,从所述上侧板一侧看过去时,能够将紧固件经由穿设在所述上侧 板上的检修孔螺紋接合到穿设在所述下侧板上的螺紋孔中。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导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 板和所述上侧板,在各自所具有的滚动体滚动槽的行程端上具有用来 对所述滚动体的滚动进行限制的滚动体限制机构。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导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限 制机构,由在所述下側板和所述上侧板各自所具有的滚动体滚动槽的 行程端上形成的弹簧销插入孔、以及#1插入到该弹簧销插入孔中而设置的弹簧销构成。8.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导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侧板和所述上侧板,在设形成滚动体滚动槽的边的长度为a ,无滚动体滚动槽的边的 长度为P时,具有a < P的关系。9. 一种引导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板,具有在直线方向上形成且相向设置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 第二板,具有弯曲地形成且该弯曲的凹侧相向设置的一对滚动体 滚动槽;中间部件,在4个边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板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 动槽和所述第二板所具有的一对滚动体滚动槽分别隔开大致均等的间 隔相向设置的4个滚动体滚动槽,且具有呈大致椭圓形的外轮廓;多个滚动体,以能自由滚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会田智幸山本健太郎饭田胜也道冈英一
申请(专利权)人:TH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