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905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机构、顶部保护机构及自锁机构。底部支撑机构包含底板、位于底板正上方的垫板及支撑于底板和垫板之间的腹板,垫板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弧形承托面;顶部保护机构包含橡胶板及扁钢条,自锁机构包含角钢块、槽钢块及螺纹连接组件,槽钢块分别布置于腹板的相对两侧并与腹板和底板中至少一者固定连接,扁钢条跨设于腹板的相对两侧;角钢块分别固定于扁钢条的两端部,角钢块还与槽钢块相接合,橡胶板固定于扁钢条,螺纹连接组件穿置于角钢块和槽钢块二者的接合处,且螺纹连接组件选择性地锁紧或松开角钢块与槽钢块二者的接合处;以提高大吨位海上风电塔筒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Equipments for Horizontal Transportation of Wind Tower Tub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运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吨位海上风电塔筒运动的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和能源供应的紧张,以及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风力发电逐渐成为新能源技术中最具规模和最成熟的发电方式之一,而海上风电相比陆地风电更有利用率高、装机容量大、节约土地资源、风速稳定及距离用电负荷近等优势,因此,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众所周知,海上风电结构与陆地风电无重大差别,但是,海上风电结构中的塔筒相比陆地风电结构的塔筒更大,且海上风电运输必须采用海运,运输过程中受海上恶劣的环境影响,海上风电的运输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而目前,应用于对海上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的工装机构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一方面导致海上风电塔筒在运输过程中存在不稳定可靠的缺陷,另一方面由于海上风电塔筒在运输过程中不稳定而导致海上风电塔筒之外壁上的防腐涂层受到破坏,从而影响到海上风电塔筒的寿命;尤其对于大吨位的海上风电塔筒来说,上述的缺陷更严重。因此,急需要一种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其能提高了大吨位海上风电塔筒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有效地降低了塔筒之外壁上的防腐涂层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破坏的风险,达到将大吨位海上风电塔筒安全运输至安装现场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机构、顶部保护机构及自锁机构。所述底部支撑机构包含底板、位于所述底板正上方的垫板及沿所述底板的高度方向支撑于所述底板和垫板之间的腹板,所述垫板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弧形承托面;所述顶部保护机构包含橡胶板及长条形的扁钢条,所述自锁机构包含角钢块、槽钢块及螺纹连接组件;所述槽钢块分别布置于所述腹板在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腹板和底板中至少一者固定连接,所述扁钢条跨设于所述腹板在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垫板共同围出用于夹持风电塔筒的夹持空间;所述角钢块分别固定于所述扁钢条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所述角钢块还与所述槽钢块沿所述底板的高度方向相接合;所述橡胶板位于所述弧形承托面的正上方并固定于所述扁钢条,所述螺纹连接组件沿所述底板的高度方向穿置于所述角钢块和槽钢块二者的接合处,且所述螺纹连接组件选择性地锁紧或松开所述角钢块与槽钢块二者的接合处。较佳地,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相垂直。较佳地,所述底部支撑机构还包含多个沿所述底板的高度方向支撑于所述底板与垫板之间的筋板,所有所述筋板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的排列。较佳地,所述筋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较佳地,所有所述筋板在所述底板上呈等间隔的排列。较佳地,所述弧形承托面为圆弧曲面。较佳地,所述槽钢块分别与所述腹板和底板焊接固定。较佳地,所述底板、垫板、腹板及筋板四者焊接在一起。较佳地,所述腹板在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之顶部各具有朝靠近彼此方向向上倾斜的倾斜结构,所述垫板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倾斜结构之间。较佳地,所述螺纹连接组件包含螺栓及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底部支撑机构包含底板、位于底板正上方的垫板及沿底板的高度方向支撑于底板和垫板之间的腹板,使得底部支撑机构结构稳固及承重力大,且垫板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弧形承托面,用弧形承托面增加与风电塔筒的接面积,有效地分散风电塔筒的自身重力;采用角钢块、槽钢块及螺纹连接组件将扁钢条与底部支撑机构锁固在一起,从而将风电塔筒夹紧;由于扁钢条上固定有位于弧形承托面正上方的橡胶板,避免扁钢条直接与风电塔的表面接触,防止风电塔筒之外壁的防腐涂层受到破坏。因此,本技术的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能提高了大吨位海上风电塔筒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有效地降低了风电塔筒之外壁上的防腐涂层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破坏的风险,达到将大吨位海上风电塔筒安全运输至安装现场的目的。另,本技术的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可利用车间钢材废弃边角料拼焊而成,造价低廉,且利用率高,直径相差不大的海上风电塔筒运输时均可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在主视方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用两个本技术的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对风电塔筒进行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100包括底部支撑机构10、顶部保护机构20及自锁机构30。底部支撑机构10包含底板11、位于底板11正上方的垫板12及沿底板11的高度方向支撑于底板11和垫板12之间的腹板13,较优的是,腹板13的长度方向与底板11的宽度方向相垂直,使两者的长度方向相同,提高底板11对腹板13支撑力度;垫板12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弧形承托面121,较优的是,弧形承托面121为圆弧曲面,更好地匹配风电塔筒200的外轮廓,从而更可靠地对风电塔筒200承托及定位。顶部保护机构20包含橡胶板21及长条形的扁钢条22,自锁机构30包含角钢块31、槽钢块32及螺纹连接组件33,槽钢块32分别布置于腹板13在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与腹板13和底板11二一者固定连接,较优的是,槽钢块32分别与腹板13和底板11焊接固定,以增加槽钢块32、腹板13及底板11三者之间的刚度,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槽钢块32还可以与腹板13或底板11固定,但不限于此。扁钢条22跨设于腹板13在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与垫板12共同围出用于夹持风电塔筒200的夹持空间40。角钢块31分别固定于扁钢条22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角钢块31还与槽钢块32沿底板11的高度方向相接合;橡胶板21位于弧形承托面121的正上方并固定于扁钢条22,防止扁钢条22直接与夹持空间40内的风电塔筒200的表面接。螺纹连接组件33沿底板11的高度方向穿置于角钢块31和槽钢块32二者的接合处,且螺纹连接组件33选择性地锁紧或松开角钢块31与槽钢块32二者的接合处,以便于将风电塔筒200承放于弧形承托面121处,或者将风电塔筒200从弧形承托面121移走。具体地,底部支撑机构10还包含多个沿底板11的高度方向支撑于底板11与垫板12之间的筋板14,所有筋板14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的排列,以借助筋板14去增加底板11与垫板12各处的刚度,更有效地确保底部支撑机构10对风电塔筒200支撑可靠性,但不限于此。更具体地,如下:如图1及图2所示,所有筋板14在底板11上呈等间隔的排列,使得垫板12各处的刚度更均匀;较优的是,底板11、垫板12、腹板13及筋板14四者焊接在一起,以增强底部支撑机构10的刚度;举例而言,筋板14为奇数个,如图2所示的七个,当然,还可为偶数个,故不限于此;同时,腹板13在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之顶部各具有朝靠近彼此方向向上倾斜的倾斜结构131,垫板12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位于倾斜结构131之间,状态见图2所示,以借助倾斜结构121的设置,防止腹板13在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之顶部对风电塔筒200碰撞,从而保护风电塔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机构、顶部保护机构及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机构包含底板、位于所述底板正上方的垫板及沿所述底板的高度方向支撑于所述底板和垫板之间的腹板,所述垫板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弧形承托面,所述顶部保护机构包含橡胶板及长条形的扁钢条,所述自锁机构包含角钢块、槽钢块及螺纹连接组件,所述槽钢块分别布置于所述腹板在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腹板和底板中至少一者固定连接,所述扁钢条跨设于所述腹板在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垫板共同围出用于夹持风电塔筒的夹持空间,所述角钢块分别固定于所述扁钢条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所述角钢块还与所述槽钢块沿所述底板的高度方向相接合,所述橡胶板位于所述弧形承托面的正上方并固定于所述扁钢条,所述螺纹连接组件沿所述底板的高度方向穿置于所述角钢块和槽钢块二者的接合处,且所述螺纹连接组件选择性地锁紧或松开所述角钢块与槽钢块二者的接合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机构、顶部保护机构及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机构包含底板、位于所述底板正上方的垫板及沿所述底板的高度方向支撑于所述底板和垫板之间的腹板,所述垫板的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弧形承托面,所述顶部保护机构包含橡胶板及长条形的扁钢条,所述自锁机构包含角钢块、槽钢块及螺纹连接组件,所述槽钢块分别布置于所述腹板在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腹板和底板中至少一者固定连接,所述扁钢条跨设于所述腹板在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垫板共同围出用于夹持风电塔筒的夹持空间,所述角钢块分别固定于所述扁钢条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所述角钢块还与所述槽钢块沿所述底板的高度方向相接合,所述橡胶板位于所述弧形承托面的正上方并固定于所述扁钢条,所述螺纹连接组件沿所述底板的高度方向穿置于所述角钢块和槽钢块二者的接合处,且所述螺纹连接组件选择性地锁紧或松开所述角钢块与槽钢块二者的接合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卧式运输用工装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勇张威巨敬沧李文文周艺丁彦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四局阳江海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