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或管材的抱紧成型和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85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57
一种棒材或管材的抱紧成型和移动装置,属于棒材生产的精整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对棒材和管材进行抱紧成型和移动。其技术方案是:液压缸位于成型机架的下部一侧,连接抱臂水平放置,液压缸的液压推杆的上端与连接抱臂的一端由转轴相连接,连接抱臂上端顶在主抱臂的下边缘,连接抱臂的中部有固定转轴与成型机架相连接,连接抱臂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下端转轴连接,连杆的上端与副抱臂的中部相连接,副抱臂的下部通过转轴固定在成型机架上,主抱臂的下端与限位抱臂的下端转动连接,限位抱臂的中间与固定转轴相连接,移动部分位于底座的前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配合紧密,可以通过自动化抱紧臂和打捆辊道将散捆棒材进行有效抱紧成型和输送。

A clamping and moving device for bar or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材或管材的抱紧成型和移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棒材和管材进行抱紧成型和移动的装置,属于棒材生产的精整设备

技术介绍
在棒材生产过程中,棒材精整线的工艺流程为:上料→矫直→倒棱→抛丸→表面、内部探伤→收集→打捆→称重入库。收集和打捆作为整条精整线的重要环节位于精整工序的后面。目前使用的抱紧成型设备的抱紧臂结构简单,成型不好,不能有效抱紧,且无法单独控制,同时移动部分的辊道电机为悬挂式连接,生产过程中容易因为震动而损坏,使用寿命短。由于现有的抱紧成型和移动设备存在以上缺点,影响了棒材或管材的抱紧打捆操作,十分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棒材或管材的抱紧成型和移动装置,这种抱紧成型和移动装置可以对散捆棒材进行有效抱紧和成型,使得棒材抱紧后的截面更加接近于圆形,并可以进行稳定移动,为后面的打捆作业做好准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棒材或管材的抱紧成型和移动装置,它包括抱紧成型部分和移动部分,抱紧成型部分包括底座1、成型机架2、液压缸3、连接抱臂4、主抱臂5、连杆6、副抱臂7、限位抱臂8、固定转轴9,成型机架为U型结构,成型机架的底面安装在底座的上方,液压缸位于成型机架的下部一侧,连接抱臂水平放置,液压缸的液压推杆的上端与连接抱臂的一端由转轴相连接,转轴上方的连接抱臂顶在主抱臂的下边缘,连接抱臂的中部通过固定转轴与成型机架的U型底面的下方机架相连接,连接抱臂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下端通过转轴相连接,连杆的上端通过转轴与副抱臂的中部相连接,副抱臂的下部通过转轴固定在成型机架的U型侧面的机架上,副抱臂的上端内侧与成型机架的U型内孔相对,主抱臂的上端内侧在副抱臂的对面与成型机架的U型内孔相对,主抱臂的下端通过转轴与限位抱臂的下端相连接,限位抱臂的中间与固定转轴相连接,限位抱臂的上端位于固定转轴一侧与成型机架U型底面上方相对,连接抱臂的中部位于固定转轴另一侧与成型机架的U型底面上方相对,移动部分位于底座的前方,移动部分的地辊上平面与抱紧成型部分的成型机架U型底面相对。上述棒材或管材的抱紧成型和移动装置,所述主抱臂为S型,主抱臂的S型的下端通过转轴固定在成型机架上,主抱臂的S型中部外侧边缘有长条滑轨,连接抱臂的上端顶在长条滑轨,连接抱臂的上端与长条滑轨为滑动配合,主抱臂的S型的上端内侧的圆弧形与成型机架的U型内孔相对,主抱臂的S型下部的弯折处内侧顶在限位抱臂的下端,限位抱臂的下端安装有滚轮与主抱臂的下端相接触。上述棒材或管材的抱紧成型和移动装置,所述主抱臂与成型机架的U型内孔相对的内侧边缘、连接抱臂与成型机架的U型内孔相对的上边缘、限位抱臂与成型机架的U型内孔相对的上边缘、副抱臂与成型机架的U型内孔相对的内侧边缘分别为圆弧形,四个圆弧相对连接为圆形轮廓。上述棒材或管材的抱紧成型和移动装置,所述限位抱臂的前端连接有配重块,在液压缸上安装有液压缸油杯。上述棒材或管材的抱紧成型和移动装置,所述移动部分包括地辊12、侧立辊13、电机底座15、电机16,电机底座位于底座的前方一侧,电机安装在电机底座上,电机轴与地辊的一端相连接,地辊的轴向与棒材的长度方向垂直,侧立辊分别垂直固定在地辊的两侧,侧立辊的辊面分别与成型机架U型内孔两侧平行。上述棒材或管材的抱紧成型和移动装置,所述地辊和侧立辊的辊道辊轮上方分别安装护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多个抱臂和连杆对棒材或管材抱紧成型,稳定性高、力量大、成型好,使得棒材抱紧后的截面更加接近于圆形;每台成型机配备单独的液压缸,可以单独驱动和控制;打捆部分的底面和侧面均带辊道,实现成捆棒材的滚动前进,有效减少划伤;地辊电机安装在底座上,电机与地辊采用直连式,延长了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本技术结构设计更加合理,配合更加紧密,可以通过自动化抱紧臂和打捆辊道将散捆棒材进行有效抱紧成型和输送,为后面的打捆操作做好准备,是现有抱紧成型机械的升级换代产品,在行业内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抱紧成型部分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标记如下:底座1、成型机架2、液压缸3、连接抱臂4、主抱臂5、连杆6、副抱臂7、限位抱臂8、固定转轴9,配重块10、液压缸油杯11、地辊12、侧立辊13、护板14、电机底座15、电机1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有抱紧成型部分和移动部分组成。抱紧成型部分包括底座1、成型机架2、液压缸3、连接抱臂4、主抱臂5、连杆6、副抱臂7、限位抱臂8、固定转轴9,配重块10、液压缸油杯11。移动部分包括地辊12、侧立辊13、护板14、电机底座15、电机16。图1显示,成型机架2为U型结构,成型机架2的底面安装在底座1的上方,液压缸3位于成型机架2的下部一侧。每台成型机配备单独的液压缸3,可以单独驱动和控制。在液压缸3上安装有液压缸油杯,用于液压缸3的润滑。图1显示,连接抱臂4水平放置,液压缸3的液压推杆的上端与连接抱臂4的一端由转轴相连接,转轴上方的连接抱臂4顶在主抱臂5的下边缘,连接抱臂4的中部通过固定转轴9与成型机架2的U型底面的下方机架相连接,连接抱臂4的另一端与连杆3的下端通过转轴相连接。工作时,液压缸3的液压推杆推动连接抱臂4的一端上移,连接抱臂4的上部推动主抱臂5向上移动,同时连接抱臂4的以固定转轴9为轴进行转动,连接抱臂4的另一端向下拉动连杆6。由于主抱臂5内侧边缘和连接抱臂4的上边缘均为圆弧形,这时主抱臂5和连接抱臂4分别向内、向上移动,形成一侧和下部的抱紧成型轮廓。图1显示,连杆6的上端通过转轴与副抱臂7的中部相连接,副抱臂7的下部通过转轴固定在成型机架2的U型侧面的机架上,副抱臂7的上端内侧与成型机架2的U型内孔相对,也即与成型机架2的U型内孔对面的主抱臂5的上端内侧相对,形成另一侧的抱紧成型轮廓。图1显示,主抱臂5为S型,主抱臂5的S型的下端通过转轴固定在成型机架2上,主抱臂5的S型中部外侧边缘有长条滑轨,连接抱臂4的上端顶在长条滑轨,连接抱臂4的上端与长条滑轨为滑动配合,连接抱臂4通过长条滑轨推动主抱臂5移动。主抱臂5的S型的上端内侧的圆弧形与成型机架2的U型内孔相对,是抱臂成型部分。主抱臂5的S型下部的弯折处内侧顶在限位抱臂8的下端,限位抱臂8的下端安装有滚轮与主抱臂5的下端相接触。图1显示,主抱臂5的下端顶在限位抱臂8的下端,限位抱臂8的中间与固定转轴9相连接,限位抱臂8的上端位于固定转轴9一侧与成型机架2的U型底面上方相对。这样,主抱臂5的上端向内转动时,主抱臂5的下端通过滚轮将限位抱臂8的下端向下顶,限位抱臂8即环绕固定转轴9转动,限位抱臂的上端向上移动,参加抱紧动作。因此,在固定转轴9的两侧分别有连接抱臂4和限位抱臂8的上边缘与成型机架2的U型底面上方相对,形成下部的抱紧成型轮廓。图1显示,主抱臂5与成型机架2的U型内孔相对的内侧边缘、连接抱臂4与成型机架2的U型内孔相对的上边缘、限位抱臂8与成型机架2的U型内孔相对的上边缘、副抱臂7与成型机架2的U型内孔相对的内侧边缘分别为圆弧形,四个圆弧相对连接为圆形轮廓,使得棒材抱紧后的截面更加接近于圆形。图1显示,限位抱臂8的前端连接有配重块10,当抱紧臂松开,液压缸3的液压推杆缩回时,限位抱臂8在配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材或管材的抱紧成型和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抱紧成型部分和移动部分,抱紧成型部分包括底座(1)、成型机架(2)、液压缸(3)、连接抱臂(4)、主抱臂(5)、连杆(6)、副抱臂(7)、限位抱臂(8)、固定转轴(9),成型机架(2)为U型结构,成型机架(2)的底面安装在底座(1)的上方,液压缸(3)位于成型机架(2)的下部一侧,连接抱臂(4)水平放置,液压缸(3)的液压推杆的上端与连接抱臂(4)的一端由转轴相连接,转轴上方的连接抱臂(4)顶在主抱臂(5)的下边缘,连接抱臂(4)的中部通过固定转轴(9)与成型机架(2)的U型底面的下方机架相连接,连接抱臂(4)的另一端与连杆(6)的下端通过转轴相连接,连杆(6)的上端通过转轴与副抱臂(7)的中部相连接,副抱臂(7)的下部通过转轴固定在成型机架(2)的U型侧面的机架上,副抱臂(7)的上端内侧与成型机架(2)的U型内孔相对,主抱臂(5)的上端内侧在副抱臂(7)的对面与成型机架(2)的U型内孔相对,主抱臂(5)的下端通过转轴与限位抱臂(8)的下端相连接,限位抱臂(8)的中间与固定转轴(9)相连接,限位抱臂(8)的上端位于固定转轴(9)一侧与成型机架(2)的U型底面上方相对,连接抱臂(4)的中部位于固定转轴(9)另一侧与成型机架(2)的U型底面上方相对,移动部分位于底座(1)的前方,移动部分的地辊(12)上平面与抱紧成型部分的成型机架(2)的U型底面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材或管材的抱紧成型和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抱紧成型部分和移动部分,抱紧成型部分包括底座(1)、成型机架(2)、液压缸(3)、连接抱臂(4)、主抱臂(5)、连杆(6)、副抱臂(7)、限位抱臂(8)、固定转轴(9),成型机架(2)为U型结构,成型机架(2)的底面安装在底座(1)的上方,液压缸(3)位于成型机架(2)的下部一侧,连接抱臂(4)水平放置,液压缸(3)的液压推杆的上端与连接抱臂(4)的一端由转轴相连接,转轴上方的连接抱臂(4)顶在主抱臂(5)的下边缘,连接抱臂(4)的中部通过固定转轴(9)与成型机架(2)的U型底面的下方机架相连接,连接抱臂(4)的另一端与连杆(6)的下端通过转轴相连接,连杆(6)的上端通过转轴与副抱臂(7)的中部相连接,副抱臂(7)的下部通过转轴固定在成型机架(2)的U型侧面的机架上,副抱臂(7)的上端内侧与成型机架(2)的U型内孔相对,主抱臂(5)的上端内侧在副抱臂(7)的对面与成型机架(2)的U型内孔相对,主抱臂(5)的下端通过转轴与限位抱臂(8)的下端相连接,限位抱臂(8)的中间与固定转轴(9)相连接,限位抱臂(8)的上端位于固定转轴(9)一侧与成型机架(2)的U型底面上方相对,连接抱臂(4)的中部位于固定转轴(9)另一侧与成型机架(2)的U型底面上方相对,移动部分位于底座(1)的前方,移动部分的地辊(12)上平面与抱紧成型部分的成型机架(2)的U型底面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或管材的抱紧成型和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抱臂(5)为S型,主抱臂(5)的S型的下端通过转轴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志水范建通姜勇硕韩京津刘佳刘丽娟丁志军李龙陈猛战李竹军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