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风向转换用旋转阀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580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蓄热式燃烧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风向转换用旋转阀组,包括阀腔,阀腔的侧壁对称设有四个连接管,四个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与阀腔的侧壁固定连通设置,阀腔内对称设有X型挡板,且X型挡板的四周侧壁分别与阀腔的内壁固定连接,且X型挡板的中心点与阀腔的中心点同轴设置,X型挡板相向其中一个连接管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一侧设有挡板,挡板的另一端与X型挡板的一侧相接触设置,挡板远离阀腔内壁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使两个连接管周期反复进行开关,且不会对阀腔的内壁造成伤,密封效果好,便于人们的使用。

Rotary Valve Set for Wind Direction Conversion of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风向转换用旋转阀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热式燃烧炉
,尤其涉及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风向转换用旋转阀组。
技术介绍
蓄热燃烧技术是一种在高温低氧空气状况下燃烧的技术。又称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全名称为高温低氧空气燃烧技术,也称之为无焰燃烧技术。蓄热式燃烧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加热炉的能源利用率,特别是对低热值燃料(如高炉煤气)的合理利用,既减少了污染物(高炉煤气)的排放,又节约了能源,成为满足当前资源和环境要求的先进技术,另外,蓄热式燃烧技术的采用又强化了加热炉内的炉气循环,均匀炉子的温度场,提高了加热质量,效果也非常显著。目前,蓄热箱和散热箱需要连续周期性地进行交替,则需要有对要处理的气体的风向进行转换的阀,代表性地有床型(bedtype)和圆筒型,现有技术中,蓄热式燃烧炉的换向阀在使用时内部的阀片在转动过程中会与阀腔的内壁相互摩擦,从而长时间使用时会对阀腔造成损伤,影响密封效果,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热式燃烧炉的换向阀在使用时内部的阀片在转动过程中会与阀腔的内壁相互摩擦,从而长时间使用时会对阀腔造成损伤,影响密封效果,不便于人们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风向转换用旋转阀组,包括阀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1)的侧壁对称设有四个连接管(2),四个所述连接管(2)的一端分别与阀腔(1)的侧壁固定连通设置,所述阀腔(1)内对称设有X型挡板(3),且X型挡板(3)的四周侧壁分别与阀腔(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X型挡板(3)的中心点与阀腔(1)的中心点同轴设置,所述X型挡板(3)相向其中一个连接管(2)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设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另一端与X型挡板(3)的一侧相接触设置,所述挡板(4)远离阀腔(1)内壁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转轴(5),且转轴(5)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阀腔(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风向转换用旋转阀组,包括阀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1)的侧壁对称设有四个连接管(2),四个所述连接管(2)的一端分别与阀腔(1)的侧壁固定连通设置,所述阀腔(1)内对称设有X型挡板(3),且X型挡板(3)的四周侧壁分别与阀腔(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X型挡板(3)的中心点与阀腔(1)的中心点同轴设置,所述X型挡板(3)相向其中一个连接管(2)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设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另一端与X型挡板(3)的一侧相接触设置,所述挡板(4)远离阀腔(1)内壁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转轴(5),且转轴(5)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阀腔(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的一端贯穿阀腔(1)的内壁并向外延伸设置,所述阀腔(1)的外壁设有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风向转换用旋转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6)、齿条(7)和齿轮(8),所述齿轮(8)与转轴(5)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套接设置,所述齿轮(8)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板(9),且两个固定板(9)的底部均与阀腔(1)的外壁固定连接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板(9)的侧壁均开设有与齿条(7)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齿条(7)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定位孔并向外延伸设置,且齿条(7)与齿轮(8)相互啮合设置,所述齿条(7)的延伸至外部的一端活动套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9)的侧壁和齿条(7)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电机(6)的底部通过安装座与阀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萌萌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蓝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