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96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包括塔状的外壳,外壳底部侧面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出气口,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的外壳内部底部设有迷宫式除液层,迷宫式除液层位于进风口处,迷宫式除液层上方设有空腔,空腔上方设有丝网除雾层,所述的丝网除雾层包括两层,分别为上层的固定式丝网除雾层和下层的活动式丝网除雾层,所述的固定式丝网除雾层和活动式丝网除雾层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活动式丝网除雾层的外周边沿着外壳内壁上下振动式移动;固定式丝网除雾层与出气口之间留有气体汇聚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迷宫式除液层和丝网除雾层相互结合方式,多层次的将雾沫除去,提高了有机溶剂回收率。

Organic solvent vapor mist demi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
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
技术介绍
氯碱和聚氯乙烯产品为主的综合性化工企业的废气来源主要是反应釜放出的尾气,该部分尾气浓度基本上为排放温度情况下的饱和蒸汽浓度。废气中的有机物组成为:邻氯氯苄、对氯氯苄、邻氯甲苯、对氯甲苯、邻氯苯甲醛、对氯苯甲醛。由于有机废气处理风量小、浓度高,适合采用回收技术;将有机溶剂回收利用,但是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雾沫,由此在回收过程中,单纯的依靠喷淋塔难以充分分离出有机溶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将废气中的雾沫进行有效的消除,提高有机溶剂回收率。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包括塔状的外壳,外壳底部侧面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出气口,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的外壳内部底部设有迷宫式除液层,迷宫式除液层位于进风口处,迷宫式除液层上方设有空腔,空腔上方设有丝网除雾层,所述的丝网除雾层包括两层,分别为上层的固定式丝网除雾层和下层的活动式丝网除雾层,所述的固定式丝网除雾层和活动式丝网除雾层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活动式丝网除雾层的外周边沿着外壳内壁上下振动式移动;固定式丝网除雾层与出气口之间留有气体汇聚空腔。优选的,所述的外壳内壁位于活动式丝网除雾层上下活动范围内设有多个垂直的滑槽,所述的活动式丝网除雾层外周边连接有多个滑块,所述的滑块与滑槽形成滑动副,所述的滑槽底部设有弹簧托板,弹簧托板与滑块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的滑块与外壳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滑块与外壳相对的外侧上设置有防腐的海绵,所述的海绵填满所述的空隙。进一步的,所述的迷宫式除液层包括多个横截面为槽形的槽板,槽板的槽口背朝向进风口,多个槽板上下依次排列组成一层除液板,相邻的槽板之间留有间隙,多层除液板垂直依次排列,相邻的除液板上的间隙相互错开,相邻的除液板之间留有空隙,除液板之间空隙和槽板之间间隙形成曲折的迷宫式气流通道。所述的迷宫式除液层上方的空腔内设有均风斜板,所述的均风斜板下端向进风口方向倾斜。本技术提供的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通过迷宫式除液层和丝网除雾层相互结合方式,多层次的将雾沫除去,提高了有机溶剂回收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活动式丝网除雾层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迷宫式除液层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包括塔状的外壳1,外壳1底部侧面设有进风口1,顶部设有出气口5,底部设有出液口6;所述的外壳1内部底部设有迷宫式除液层3,迷宫式除液层3位于进风口1处,迷宫式除液层3上方设有空腔,所述的迷宫式除液层3上方的空腔内设有均风斜板8,所述的均风斜板8下端向进风口方向倾斜。均风斜板8可以将靠近进风口1较大的气流向斜上方远离进风口1的方向导流,使得进入上方的气流均匀。空腔上方设有丝网除雾层,所述的丝网除雾层包括两层,分别为上层的固定式丝网除雾层4和下层的活动式丝网除雾层7,所述的固定式丝网除雾层4和活动式丝网除雾层7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活动式丝网除雾层7的外周边沿着外壳1内壁上下振动式移动;固定式丝网除雾层4与出气口5之间留有气体汇聚空腔。如图2所示,所述的外壳1内壁位于活动式丝网除雾层7上下活动范围内设有多个垂直的滑槽71,所述的活动式丝网除雾层7外周边连接有多个滑块72,所述的滑块72与滑槽71形成滑动副,所述的滑槽71底部设有弹簧托板74,弹簧托板74与滑块72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73。活动式丝网除雾层7的振动可以利用气体流动产生的冲击振动,也可以借助振动电机驱动,将活动式丝网除雾层7上荟聚的液体通过振动方式快速的振落。由于活动式丝网除雾层7上下振动不可能垂直上下运动,由此所述的滑块72与外壳1内壁之间留有空隙,为了防止废气从空隙中经过,滑块72与外壳1相对的外侧上设置有防腐的海绵75,所述的海绵75填满所述的空隙。如图3所示,所述的迷宫式除液层3包括多个横截面为槽形的槽板31,槽板31的槽口背朝向进风口1,多个槽板31上下依次排列组成一层除液板,相邻的槽板31之间留有间隙,多层除液板垂直依次排列,相邻的除液板上的间隙相互错开,相邻的除液板之间留有空隙,除液板之间空隙和槽板31之间间隙形成曲折的迷宫式气流通道。首先将排放尾气汇总,让气体通进装有邻氯二氯苄溶液的喷淋塔中,经过喷淋塔后的废气中的粗重颗粒全部被过滤,部分有机溶剂已溶于邻氯二氯苄中。通过洗涤塔净化后的气体再通过该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回收尾气中的部分有机物。当带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上升依次通过迷宫式除液层3、丝网除雾层时,迷宫式除液层3作为粗除雾器,丝网除雾层作为精除雾器,由于雾沫上升的惯性作用,雾沫与迷宫式除液层3的槽板31和丝网除雾层的丝网相碰撞而被附着在槽板31和丝网表面上。槽板31和丝网表面上雾沫的扩散、雾沫的重力沉降,使雾沫形成较大的液滴沿着槽板31和丝网汇集,直到聚集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槽板31和丝网上分离下落。气体通过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后,基本上不含雾沫。分离气体中的雾沫,以改善操作条件,优化工艺指标,减少设备腐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加处理量及回收有价值的物料,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等。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对粒径≥3~5um的雾沫,捕集效率达98%-99.8%,而气体通过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的压力降却很小,只有250-500Pa,有利于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由于废气中有固态形式存在的有机物,部分固态有机溶剂较容易凝结在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上,一般使用两套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保证其中一套在使用中,另一套则在净化中,净化方式选用热氮气反冲,使所有有机溶剂液化,并收集至油水分离器中。经过喷淋塔和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后有机溶剂汽雾全部被阻留,使有机废气无尘无水化;进入高比表面积蜂窝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包括塔状的外壳,外壳底部侧面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出气口,底部设有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内部底部设有迷宫式除液层,迷宫式除液层位于进风口处,迷宫式除液层上方设有空腔,空腔上方设有丝网除雾层,所述的丝网除雾层包括两层,分别为上层的固定式丝网除雾层和下层的活动式丝网除雾层,所述的固定式丝网除雾层和活动式丝网除雾层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活动式丝网除雾层的外周边沿着外壳内壁上下振动式移动;固定式丝网除雾层与出气口之间留有气体汇聚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包括塔状的外壳,外壳底部侧面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出气口,底部设有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内部底部设有迷宫式除液层,迷宫式除液层位于进风口处,迷宫式除液层上方设有空腔,空腔上方设有丝网除雾层,所述的丝网除雾层包括两层,分别为上层的固定式丝网除雾层和下层的活动式丝网除雾层,所述的固定式丝网除雾层和活动式丝网除雾层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活动式丝网除雾层的外周边沿着外壳内壁上下振动式移动;固定式丝网除雾层与出气口之间留有气体汇聚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溶剂汽雾除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内壁位于活动式丝网除雾层上下活动范围内设有多个垂直的滑槽,所述的活动式丝网除雾层外周边连接有多个滑块,所述的滑块与滑槽形成滑动副,所述的滑槽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乾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