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96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尘器结构,包括除尘箱体,除尘箱体内设有恒压壳体,恒压壳体的底部设有固定杆,固定杆横向固定于除尘箱体内,恒压壳体固定于固定杆上;恒压壳体内设有除尘腔,除尘箱体的一侧下部设有与除尘腔连通的入风口;恒压壳体内设有一转动杆,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除尘腔的顶壁和除尘腔的底壁转动连接,转动杆的杆体上周向固定有除尘叶片;恒压壳体的上方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除尘箱体的内壁周向固定连接,固定板上设有滤芯;固定板上方的除尘箱体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恒压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用于连通除尘腔和除尘箱体内腔的出风孔,恒压壳体的底部设有出灰口。废气的流动带动除尘叶片转动,使废气达到布气以及预除尘的效果。

A Dust Collect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除尘器结构。
技术介绍
除尘器是环境保护行业中常用的环保设备,现有的除尘器采用相同长度的滤芯进行布气,该布气结构的主要缺点是该结构下气体分布不均匀,并且当工况改变气体流量发生变化时不可调整,从而造成部分滤芯负载过大,另一部分滤芯过滤能力未充分利用,降低除尘器整体性能;部分使用滤芯除尘的设备需要增加反吹装置,以将滤芯上的尾气尘埃反吹脱落,但是使用反吹装置比较频繁,在滤芯除尘之前需要前处理尘埃颗粒同时将处理后的废气均匀布气,以减少废气中的尘埃颗粒,这样可以减少滤芯除尘的工作强度,同时减少反吹的次数,减少设备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对进入设备的废气进行布气同时将废气中的尘埃颗粒进行预处理的除尘器结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除尘器结构,包括除尘箱体,所述除尘箱体内设有恒压壳体,所述恒压壳体的底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横向固定于所述除尘箱体内,所述恒压壳体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恒压壳体内设有除尘腔,所述除尘箱体的一侧下部设有与所述除尘腔连通的入风口;所述恒压壳体内设有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尘腔的顶壁和所述除尘腔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杆体上周向固定有除尘叶片;所述恒压壳体的上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除尘箱体的内壁周向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滤芯;所述固定板上方的所述除尘箱体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恒压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用于连通所述除尘腔和所述除尘箱体内腔的出风孔,所述恒压壳体的底部设有出灰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废气进入恒压壳体内时,由于气体的流动带动除尘叶片以转动杆为轴转动,这样使废气经过除尘壳体后以转动轴线辐射的均匀的气体,达到布气的效果;同时转动的除尘叶片使废气中的尘埃颗粒产生离心力并贴附在恒压壳体的内壁上,受重力作用从出尘口卸灰,达到对废气进行预除尘的效果,减少滤芯的单位时间内的处理量。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除尘叶片上设有气孔。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孔用于气体的流动,防止除尘叶片与恒压壳体内壁之间的缝隙被堵死,同时在增加废气经过除尘叶片的气流湍动,便于将废气中的尘埃颗粒预处理。进一步,所述恒压壳体的外壁与所述除尘箱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恒压壳体的外壁以及所述除尘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流板的作用在于将恒压壳体出来的气体再进行布气,同时滤芯掉落下来的尘埃颗粒能够经过导流板掉入除尘箱体的底部卸灰。进一步,所述除尘箱体的底部为漏斗形,所述除尘箱体的底部设有双层卸灰阀,所述双层卸灰阀固定于所述除尘箱体的底部并与所述除尘箱体内部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双层卸灰阀能够保证除尘箱体内部的气压稳定性,防止外部气体经过单卸灰阀进入除尘箱体内,影响除尘效果。进一步,所述恒压壳体的顶部为圆锥形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锥形结构能够便于滤芯上过滤下来的尘埃颗粒经过圆锥形结构滑落到除尘箱体的底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除尘箱体,2、固定板,3、滤芯,4、恒压壳体,5、除尘腔,6、除尘叶片,7、导流板,8、转动杆,9、气孔,10、固定杆,11、出灰口,12、入风口,13、出风口,14、出风孔,15、双层卸灰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除尘箱体1,所述除尘箱体1内设有恒压壳体4,所述恒压壳体4的底部设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横向固定于所述除尘箱体1内,所述恒压壳体4固定于所述固定杆10上。所述恒压壳体4内设有除尘腔5,所述除尘箱体1的一侧下部设有与所述除尘腔5的侧下部连通的入风口12。所述恒压壳体4内设有一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尘腔5的顶壁和所述除尘腔5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8的杆体上还周向固定有八个除尘叶片6,八个所述除尘叶片6以转动杆8为轴周向均匀分布,在八个所述除尘叶片6上设有均多个气孔9。所述恒压壳体4的顶部为圆锥形结构,所述恒压壳体4的上方设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与所述除尘箱体1的内壁周向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滤芯3。所述固定板2上方的所述除尘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13。所述恒压壳体4的侧壁上周向设有多个用于连通所述除尘腔5与所述除尘箱体1内腔的出风孔14,所述恒压壳体4的底部设有出灰口11。所述恒压壳体4的外壁与所述除尘箱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恒压壳体4的外壁以及所述除尘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除尘箱体1的底部为漏斗形,所述除尘箱体1的底部设有双层卸灰阀15,所述双层卸灰阀15固定于所述除尘箱体1的底部并与所述除尘箱体1内部连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箱体(1),所述除尘箱体(1)内设有恒压壳体(4),所述恒压壳体(4)的底部设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横向固定于所述除尘箱体(1)内,所述恒压壳体(4)固定于所述固定杆(10)上;所述恒压壳体(4)内设有除尘腔(5),所述除尘箱体(1)的一侧下部设有与所述除尘腔(5)连通的入风口(12);所述恒压壳体(4)内设有一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尘腔(5)的顶壁和所述除尘腔(5)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8)的杆体上周向固定有除尘叶片(6);所述恒压壳体(4)的上方设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与所述除尘箱体(1)的内壁周向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滤芯(3);所述固定板(2)上方的所述除尘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13);所述恒压壳体(4)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用于连通所述除尘腔(5)和所述除尘箱体(1)内腔的出风孔(14),所述恒压壳体(4)的底部设有出灰口(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箱体(1),所述除尘箱体(1)内设有恒压壳体(4),所述恒压壳体(4)的底部设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横向固定于所述除尘箱体(1)内,所述恒压壳体(4)固定于所述固定杆(10)上;所述恒压壳体(4)内设有除尘腔(5),所述除尘箱体(1)的一侧下部设有与所述除尘腔(5)连通的入风口(12);所述恒压壳体(4)内设有一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尘腔(5)的顶壁和所述除尘腔(5)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8)的杆体上周向固定有除尘叶片(6);所述恒压壳体(4)的上方设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与所述除尘箱体(1)的内壁周向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滤芯(3);所述固定板(2)上方的所述除尘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13);所述恒压壳体(4)的侧壁上设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珂桥郭定江鲁倩刘超赵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思达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