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92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在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能够降低该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摆动。副驾驶席安全气囊(20)的摆动减少结构(10)具备: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20),设于仪表板(14),通过从充气机被供给气体而膨胀展开;及摩擦赋予单元(30),使膨胀展开后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20)的与前挡风玻璃接触的第一区域(26)及与仪表板(14)接触的第二区域(28)中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摩擦系数大于副驾驶席安全气囊(20)的其他区域的摩擦系数,摩擦赋予单元(30)构成为使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摩擦系数大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摩擦系数。

Swing Reduction Structure of Co-pilot Seat Air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
本公开涉及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
技术介绍
例如,日本特开平6-278559号公报公开了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进行膨胀展开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中,使与前挡风玻璃抵接的抵接区域的形状与前挡风玻璃的被抵接区域的面形状一致并且使该抵接区域的摩擦系数大于其他区域的摩擦系数。另外,例如,日本特开2009-96254号公报公开了通过橡胶对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下侧部分进行涂覆,在膨胀展开后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下侧部分与仪表板抵接时,该橡胶起到防滑的作用(使摩擦增大),抑制安全气囊向车辆前方侧移动。然而,以往也提出了车辆在驾驶席侧发生倾斜碰撞的斜碰撞时能够减少向斜前方移动的副驾驶席的乘员的头部旋转伤害的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在该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中,在斜碰撞时,要求向斜前方移动的乘员的头部接触的位置的稳定性。然而,该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为非左右对称的形状,且在斜碰撞时相对于车辆而被施加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加速度,因此在膨胀展开时,可能会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摆动。也就是说,该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在向斜前方移动的乘员的头部接触的位置的稳定性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得到一种在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能够减少该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摆动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公开的第一形态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具备: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设于仪表板,通过从充气机被供给气体而膨胀展开;及摩擦赋予单元,使膨胀展开后的上述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与前挡风玻璃接触的第一区域及与上述仪表板接触的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摩擦系数大于上述副驾驶席安全气囊中的其他区域的摩擦系数,上述摩擦赋予单元构成为使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摩擦系数大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摩擦系数。根据第一形态,通过摩擦赋予单元,而膨胀展开后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与前挡风玻璃接触的第一区域及与仪表板接触的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摩擦系数大于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其他区域的摩擦系数。并且,该摩擦赋予单元构成为,使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摩擦系数大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摩擦系数。因此,在斜碰撞时等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能减少该车辆宽度方向的摆动。另外,第二形态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以第一形态为基础,其中,上述摩擦赋予单元通过朝着车辆前后方向缝制的多个针脚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形成多列而构成。根据第二形态,摩擦赋予单元通过朝着车辆前后方向缝制的多个针脚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形成多列而构成。因此,能简单地构成摩擦赋予单元。另外,第三形态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以第一形态为基础,其中,上述摩擦赋予单元由为了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分割的多个安全气囊片缝合而朝着车辆前后方向缝制的多个针脚所形成的缝制线构成。根据第三形态,摩擦赋予单元由为了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分割的多个安全气囊片缝合而朝着车辆前后方向缝制的多个针脚所形成的缝制线构成。因此,不需要用于设置摩擦赋予单元的新的工序,能防止制造成本的增加。另外,第四形态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以第一形态~第三形态中的任一个为基础,其中,在上述前挡风玻璃的与上述第一区域接触的区域设有车辆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多个透明点状图案。根据第四形态,在前挡风玻璃的与第一区域接触的区域设有车辆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多个透明点状图案。因此,能进一步减少膨胀展开后的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摆动。另外,第五形态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以第一形态~第四形态中的任一个为基础,其中,在上述仪表板的与上述第二区域接触的区域形成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规则性的压纹。根据第五形态,在仪表板的与第二区域接触的区域形成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规则性的压纹。因此,能进一步减少膨胀展开后的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摆动。另外,第六形态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以第一形态~第五形态中的任一个为基础,其中,在上述仪表板的与上述第二区域接触的区域形成有车辆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特征线。根据第六形态,在仪表板的与第二区域接触的区域形成有车辆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特征线。因此,能进一步减少膨胀展开后的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摆动。第七形态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以第一形态为基础,其中,摩擦赋予单元包括:在上述第一区域中朝着车辆前后方向缝制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形成多列的多个针脚;及在前挡风玻璃的与上述第一区域相向的区域设置的阴影图案。根据第七形态,摩擦赋予单元包括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多个针脚及前挡风玻璃的阴影图案。因此,通过多个针脚与阴影图案相互干涉,能够有协同效果地减少膨胀展开后的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摆动。第八形态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以第一形态为基础,其中,摩擦赋予单元包括:在上述第一区域中为了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分割的多个安全气囊片缝合而朝着车辆前后方向缝制的多个针脚所形成的缝制线;及在前挡风玻璃的与上述第一区域相向的区域设置的阴影图案。根据第八形态,摩擦赋予单元包括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多个针脚所形成的缝制线和前挡风玻璃的阴影图案。因此,通过多个针脚与阴影图案的相互干涉,能够有协同效果地减少膨胀展开后的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摆动。根据第一形态,能够在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减少该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摆动。根据第二形态,能够简易地构成摩擦赋予单元。根据第三形态,不需要用于设置摩擦赋予单元的新的工序,能够防止制造成本的增加。根据第四形态~第六形态,能够进一步减少膨胀展开后的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摆动。根据第七形态及第八形态,能够有协同效果地减少膨胀展开后的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摆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基于以下的附图而变得明确,其中: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膨胀展开后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与前挡风玻璃及仪表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膨胀展开后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俯视图;图3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膨胀展开后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与仪表板一起表示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膨胀展开后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立体图;图5A是表示设于前挡风玻璃的透明点状图案的主视图;图5B是表示将前挡风玻璃的阴影图案形成至预定的下方位置的情况的主视图;图6A是表示形成于仪表板的压纹的主视图;图6B是表示形成于仪表板的特征线的立体图;图7A是与副驾驶席安全气囊一起表示的图5A的X-X线向视的放大剖视图;及图7B是与副驾驶席安全气囊一起表示的图6A的Y-Y线向视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在各图中适当表示的箭头UP设为车辆上方向,将箭头FR设为车辆前方向,将箭头RH设为车辆右方向。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在记载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的情况下,就表示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的左右。另外,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带有中央袋22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20(以下称为“副驾驶席安全气囊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具备: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设于仪表板,通过从充气机被供给气体而膨胀展开;及摩擦赋予单元,使膨胀展开后的所述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与前挡风玻璃接触的第一区域及与所述仪表板接触的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副驾驶席安全气囊中的其他区域的摩擦系数,所述摩擦赋予单元构成为使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摩擦系数大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摩擦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19 JP 2018-0273691.一种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具备:带有中央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设于仪表板,通过从充气机被供给气体而膨胀展开;及摩擦赋予单元,使膨胀展开后的所述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与前挡风玻璃接触的第一区域及与所述仪表板接触的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副驾驶席安全气囊中的其他区域的摩擦系数,所述摩擦赋予单元构成为使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摩擦系数大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摩擦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其中,所述摩擦赋予单元通过朝着车辆前后方向缝制的多个针脚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形成多列而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其中,所述摩擦赋予单元由为了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分割的多个安全气囊片缝合而朝着车辆前后方向缝制的多个针脚所形成的缝制线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的摆动减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小田诚治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