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及圆盘式机油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76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包括翅片和芯片垫块,所述翅片具有通孔,所述芯片垫块嵌于所述通孔内,且将所述通孔分成进油槽和出油槽;所述进油槽处设有第一翻边,将所述进油槽对应所述翅片部分的侧壁分为两部分,所述第一翻边密封其中一部分侧壁且与所述芯片垫块密封连接,另一部分形成所述进油槽与所述油通道连通的进口,所述进口正对所述芯片垫块;所述出油槽处设有第二翻边,将所述出油槽对应所述翅片部分的侧壁分为两部分,所述第二翻边密封其中一部分侧壁且与所述芯片垫块密封连接,另一部分形成所述出油槽与所述油通道连通的进口,所述进口正对所述芯片垫块。

Chip Module and Oil Cooler for Disc Oil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及圆盘式机油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换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和圆盘式机油冷却器。
技术介绍
机油冷却器是一种加速润滑机油散热使其保持合适温度的装置。在高性能、大功率的强化发动机上,由于热负荷大,必须装设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布置在润滑油路中,其工作原理与散热器相同。机油冷却器可用于冷却汽车上所有运转设备所用的润滑油,使其维持在正常温度下而持续工作,保证所有设备持续运转正常,由于现在对汽车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优化车用机油冷却器也是一个关注的问题。本技术针对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的优化,芯片组件内安设有翅片组件,翅片组件包括翅片和垫块,现有的芯片垫块通过薄板冲压而成,零件的材料利用率很低,同时它占据了芯片组件内部较大的一片区域,使得散热面积下降。通过本技术的改进,提高芯片垫块的材料利用率,改善翅片组件结构,提升散热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以提升翅片的散热面积。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包括外芯片、内芯片、翅片和芯片垫块,所述外芯片和内芯片均具有进油孔、出油孔和回油孔,所述外芯片与所述内芯片构成油通道,所述翅片安设于所述外芯片和内芯片构成的油通道内,所述翅片具有通孔,所述芯片垫块嵌于所述通孔内,且将所述通孔分成进油槽和出油槽,所述芯片垫块上设有回油孔,所述芯片垫块的回油孔连通所述外芯片的回油孔与所述内芯片的回油孔,所述进油槽连通所述外芯片的进油孔与所述内芯片的进油孔,所述出油槽连通所述外芯片的出油孔与所述内芯片的出油孔;所述进油槽处设有第一翻边,将所述进油槽对应所述翅片部分的侧壁分为两部分,所述第一翻边密封其中一部分侧壁且与所述芯片垫块密封连接,另一部分形成所述进油槽与所述油通道连通的进口,所述进口正对所述芯片垫块;所述出油槽处设有第二翻边,将所述出油槽对应所述翅片部分的侧壁分为两部分,所述第二翻边密封其中一部分侧壁且与所述芯片垫块密封连接,另一部分形成所述出油槽与所述油通道连通的进口,所述进口正对所述芯片垫块。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翻边分为两段,所述两段的一端通过所述芯片垫块相连,所述两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进口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翻边位于所述内芯片的内侧。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翻边分为两段,所述两段的一端通过所述芯片垫块相连,所述两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进口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翻边位于所述内芯片的内侧。本技术提供一种圆盘式机油冷却器,包括水壳体,还包括上述的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所述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位于所述水壳体内。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芯片垫块相比于传统的芯片垫块具有更小的表面积,取消了传统的芯片垫块的进油槽和出油槽,仅保留了回油孔,这样可以减轻芯片垫块的重量,增大翅片的面积,即增加翅片组件整体的散热面积,因此,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芯片垫块嵌于翅片通孔内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芯片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芯片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芯片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5,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包括外芯片52、内芯片51、翅片54和芯片垫块53,所述翅片54和芯片垫块53构成翅片组件,所述外芯片52和内芯片51均具有进油孔、出油孔和回油孔,如图4,所述外芯片52具有进油孔520、出油孔521和回油孔522,如图5,所述内芯片51具有进油孔510、出油孔511和回油孔512,所述外芯片52的四周翻边与所述内芯片51的四周翻边焊接相连构成油通道,所述翅片54安设于所述外芯片52和内芯片51构成的油通道内,所述翅片54具有通孔,所述芯片垫块53嵌于所述通孔内,且将所述通孔分成进油槽和出油槽,所述芯片垫块上设有回油孔532,所述芯片垫块的回油孔532连通所述外芯片的回油孔522与所述内芯片的回油孔512,所述进油槽连通所述外芯片的进油孔520与所述内芯片的进油孔510,所述出油槽连通所述外芯片的出油孔521与所述内芯片的出油孔511;所述进油槽处设有第一翻边,将所述进油槽对应所述翅片54部分的侧壁分为两部分,所述第一翻边密封其中一部分侧壁且与所述芯片垫块53密封连接,另一部分形成所述进油槽与所述油通道连通的进口,所述进口正对所述芯片垫块53;所述出油槽处设有第二翻边,将所述出油槽对应所述翅片54部分的侧壁分为两部分,所述第二翻边密封其中一部分侧壁且与所述芯片垫块53密封连接,另一部分形成所述出油槽与所述油通道连通的进口,所述进口正对所述芯片垫块53。本技术提高了芯片垫块的材料利用率,降低零件采购成本,本技术提供芯片垫块53相比于传统的芯片垫块具有更小的表面积,取消了传统的芯片垫块的进油槽和出油槽,仅保留了回油孔532,这样可以增大翅片54的面积,即增加翅片组件整体的散热面积。作为优选,如图3,所述第一翻边515分为两段,所述两段的一端通过所述芯片垫块53相连,所述两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进口相连。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芯片垫块组合替代了传统芯片垫块的进油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翻边515位于所述内芯片51的内侧。作为优选,如图5,所述第二翻边516分为两段,所述两段的一端通过所述芯片垫块53相连,所述两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芯片垫块组合替代了传统芯片垫块的进油槽。作为优选,如图3,所述第二翻边516也可为一段。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翻边516位于所述内芯片51的内侧。所述内芯片51上的两个第一翻边515和第二翻边516限制了翅片54的旋转,起到固定位置作用。所述翅片54和芯片垫块5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外芯片52和内芯片51焊接相连。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相比于传统的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提高芯片垫块的材料利用率,改善翅片组件结构,提升散热面积。作为优选,所述外芯片和内芯片上均具有朝其外侧凸起的圆形凸台和长条形凸台。所述外芯片52具有圆形凸台523和长条形凸台524,所述内芯片51具有圆形凸台513和长条形凸台514。所述圆形凸台和长条形凸台分别用来与相邻的其它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的圆形凸台和长条形凸台焊接。作为优选,如图4,所述外芯片52的进油孔具有朝向芯片内侧的第三翻边525,所述外芯片的出油孔靠向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包括外芯片、内芯片、翅片和芯片垫块,所述外芯片和内芯片均具有进油孔、出油孔和回油孔,所述外芯片与所述内芯片构成油通道,所述翅片安设于所述外芯片和内芯片构成的油通道内,所述翅片具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垫块嵌于所述通孔内,且将所述通孔分成进油槽和出油槽,所述芯片垫块上设有回油孔,所述芯片垫块的回油孔连通所述外芯片的回油孔与所述内芯片的回油孔,所述进油槽连通所述外芯片的进油孔与所述内芯片的进油孔,所述出油槽连通所述外芯片的出油孔与所述内芯片的出油孔;所述进油槽处设有第一翻边,将所述进油槽对应所述翅片部分的侧壁分为两部分,所述第一翻边密封其中一部分侧壁且与所述芯片垫块密封连接,另一部分形成所述进油槽与所述油通道连通的进口,所述进口正对所述芯片垫块;所述出油槽处设有第二翻边,将所述出油槽对应所述翅片部分的侧壁分为两部分,所述第二翻边密封其中一部分侧壁且与所述芯片垫块密封连接,另一部分形成所述出油槽与所述油通道连通的进口,所述进口正对所述芯片垫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盘式机油冷却器用芯片组件,包括外芯片、内芯片、翅片和芯片垫块,所述外芯片和内芯片均具有进油孔、出油孔和回油孔,所述外芯片与所述内芯片构成油通道,所述翅片安设于所述外芯片和内芯片构成的油通道内,所述翅片具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垫块嵌于所述通孔内,且将所述通孔分成进油槽和出油槽,所述芯片垫块上设有回油孔,所述芯片垫块的回油孔连通所述外芯片的回油孔与所述内芯片的回油孔,所述进油槽连通所述外芯片的进油孔与所述内芯片的进油孔,所述出油槽连通所述外芯片的出油孔与所述内芯片的出油孔;所述进油槽处设有第一翻边,将所述进油槽对应所述翅片部分的侧壁分为两部分,所述第一翻边密封其中一部分侧壁且与所述芯片垫块密封连接,另一部分形成所述进油槽与所述油通道连通的进口,所述进口正对所述芯片垫块;所述出油槽处设有第二翻边,将所述出油槽对应所述翅片部分的侧壁分为两部分,所述第二翻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典汪徐赛庞超群徐有燚张瑞余晓赣王典运
申请(专利权)人:赤壁银轮工业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