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接构件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5955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22:49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将第一板(51)和第二板(52)互连的附接构件(1),其中板(51、52)中的至少一个板是电路板,附接构件(1)包括沿基底平面(31)延伸的基底部分(30)、在第一方向(D1)上从基底部分(30)延伸的第一对腿(11、12)、在第二方向(D2)上从基底部分(30)延伸的第二对腿(21、22)和一对抵接突起(41、42),适于在第一对腿(11、12)之间容纳第一板(51)的一部分,适于在第二对腿(21、22)之间容纳第二板(52)的一部分,每个抵接突起(41、42)从基底部分(30)或从第一腿或第二腿(11、12、21、22)沿所述基底平面(31)延伸以形成抵接表面(41a、42a),该抵接表面(41a、42a)定位在第二对腿(21、22)的相应的腿的外侧并且朝向第二方向(D2)。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系统,包括附接构件(1)、第一板(51)和第二板(52)。

Accessory Components and Syst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附接构件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互连第一板和第二板的附接构件,其中板中的至少一个板是电路板。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附接构件和由所述附接构件互连的两个板。
技术介绍
使用不同种类的夹具(clip)将电子组件彼此连接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在US5117330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电路元件相对于电路板的位置的固定装置(fixture)。在这种夹具或治具中,通常存在许多应当解决的设计考虑。例如通常希望减少夹具中使用的材料量、减少夹具所需的空间、便于安装、在安装完成之后增加保持力。在EP1587349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连接器的板固定装置,该连接器具有在垂直于板的插入方向的方向上形成接触点行的弹簧接触。在JP2003163461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存储器板联接到主板的连接器。主板和存储器板具有对应的通孔,通孔被设置成经由安装部件联接两个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设计考虑中的至少一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通过用于互连第一板和第二板的附接构件来实现该目的和其他目的,其中板中的至少一个板是电路板,附接构件包括沿基底平面延伸的基底部分,在第一方向上从基底部分延伸的第一对腿,其中第一对腿被配置为沿相应的弯曲方向彼此远离地弹性弯曲,从而允许第一板的一部分插入在第一腿之间并且与第一腿锁定地接合,在第二方向上从基底部分延伸的第二对腿,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其中第二对腿被配置为沿相应的弯曲方向彼此远离地弹性弯曲,从而允许第二板的一部分插入在第二腿之间并与第二腿锁定地接合,和一对抵接突起,每个抵接突起从基底部分或从所述第一或第二腿沿所述基底平面延伸,以在第二对腿的相应的腿的外侧形成抵接表面,并且该抵接表面被配置为在第二板的第一表面上直接或间接地抵接第二板,第二板的第一表面朝向附接构件的基底部分。通过设计具有如上面所定义的基底部分和成对的腿的附接构件并利用一对抵接突起,在第二板和抵接表面之间提供了附加的抵接件,提供了增强的自锁效果。这可以用于提供易于安装性并且仍然提供最终安装的板的强的保持效果。这也可以用于利用相对薄的附接构件提供强的保持效果。因此,通过设计如上定义的附接构件,可以将上述设计考虑中的至少一些考虑在内。第一对腿可以被定位在彼此相距第一距离处,第二对腿被定位在彼此相距第二距离处,其中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这样,附接构件可以被设计成使得抵接突起可以相对于第二腿向外延伸,并且仍然解决减少所需空间的问题。例如,可以将附接构件设计成使得抵接突起在基底平面上的投影在第一腿在基底平面上的投影内,因此抵接突起的存在不会增加所需的空间。第一对腿的每个腿可以设置有内肩部分,该内肩部分形成朝向第一方向的肩部表面,并且定位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看到的距基底部分一定距离和距抵接表面一定距离处。通过提供这样的肩部表面,可以提供第一板相对于基底部分以及相对于第二板的不同的定位。例如,如果第一板是具有高压电路的驱动器PCB并且第二块板是具有低压电路的LEDPCB,则第一板相对于第二板的不同的定位是重要的。在第一方向上观察时,抵接突起可以在设置在距抵接表面一定距离处的接头部处连接到基底部分或第一腿或第二腿,其中抵接突起具有沿基底平面并且还沿第二方向从所述接头部的延伸部,从而形成沿基底平面看到的在抵接表面和第二对腿的相应的腿之间的间隙。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接突起从第一对腿的相应的腿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接突起从第二对腿的相应的腿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接突起基本上沿基底平面向外延伸作为基底部分的延续。通过形成沿基底平面看到的在抵接表面和第二对腿的相应的腿之间的间隙,可以在第一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腿之间的连接和加强中提供显著的杠杆臂,并且仍然使用最小量的材料来形成抵接突起。抵接突起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使得在沿第二方向观看时,抵接表面定位在距基底部分一定距离处。利用这种设计,易于在基底部分和第二板之间提供间隙。例如,这种间隙可以通过允许第二腿的较长自由长度向第二腿提供增加的柔韧性。第一对腿的每个腿可以设置有外肩部分,该外肩部分形成朝向第二方向的肩部表面。例如,该外肩部分可以用于通过与第一腿的外侧接合并且在由外肩部分形成的台阶下方向下的弹簧锁机构来附接其他组件或外壳。抵接突起可以从基底部分向外延伸。这将提供从抵接突起到基底部分的力的有利的传递,并且第二腿将能够强制地拉动基底部分并且进而迫使抵接表面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二板的第一表面紧密抵接。主体部分、第一对腿和第二对腿以及抵接突起可以以聚合物材料整体形成。这有有助于附接构件的制造。例如,可以使用注射成型整体地形成附接构件。抵接表面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大于第二腿在该横向方向上的延伸部,横向方向横向于于纵向方向,纵向方向在第二对腿的腿之间的基底平面中延伸,并沿所述基底平面延伸。这样,抵接表面将在横向方向上在相对较长的距离上与第一板相互作用,从而将使附接构件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于不希望的倾斜移动稳定。由于相应的成对的腿中的腿经由纵向延伸的基底部分相互连接,所以在纵向上的任何倾斜移动都被抵消。第一对腿和第二对腿中的每个腿设置有朝向相应的成对的腿中的另一条腿的保持凸起。通过腿柔性且弹性地彼此远离地弯曲来允许相应的板的相应部分在保持凸起之间通过。然后,保持凸起将抵消相应板的相应部分的任何不希望的移除。保持凸起可以在其朝向腿的自由端的一侧上具有倾斜的插入表面,该倾斜的插入表面向内朝向相对的腿并朝向腿的自由端。这样,在腿之间插入板的一部分将本身使腿彼此远离。保持凸起在朝向基底部分的一侧上可以具有朝向基底部分的锁定表面。锁定表面可以具有轻微的倾斜度,略微地向相对的腿敞开。锁定表面接合板的相应部分并防止板移动离开其在腿之间的位置。上述和其他目的还通过一种系统来实现,该系统包括附接构件、保持在第一对腿之间的第一板和保持在第二对腿之间的第二板。第一板可以是驱动器PCB。第二板可以是LEDPCB。第二对腿的腿可以延伸穿过第二板中的贯穿开口。这样,附接构件可以附接到具有比附接构件更大的延伸部的板。绝缘层可以设置在第二板的朝向第一板的第一表面上,并且可以与抵接突起的抵接表面接触。这样,可以将绝缘层保持在适当位置。另外,可以在不损害附接构件的功能的情况下,提供绝缘层。简而言之,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涉及用于互连第一板和第二板的附接构件,其中板中的至少一个板是电路板,附接构件包括:沿基底平面延伸的基底部分、在第一方向上从基底部分延伸并且适于在它们之间容纳第一板的一部分的第一对腿、在第二方向上从基底部分延伸并且适于在它们之间容纳第二板的一部分的第二对腿,和一对抵接突起,每个抵接突起从基底部分或从第一或第二腿沿所述基底平面延伸以形成抵接表面,该抵接表面定位在第二对腿的相应的腿的外侧并且朝向第二方向。应当注意,本专利技术涉及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的所有可能组合。附图说明现在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个和其它方面,附图示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般结构的实施例。图1是附接构件的透视图。图2是附接构件和两个板的侧视图。图3a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指示另一构件的附接。图3b是对应于图3a的视图,其中孤立地公开了该图。图4是对应于图2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驱动器PCB和LEDPCB之间的附接构件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第一板(51)和第二板(52)的互连的附接构件(1),其中所述板(51、52)中的至少一个板是电路板,所述附接构件(1)包括基底部分(30),沿基底平面(31)延伸,第一对腿(11、12),在第一方向(D1)上从所述基底部分(30)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对腿(11、12)被配置为沿相应的弯曲方向(DF11、DF12)彼此远离地弹性弯曲,从而允许第一板(51)的一部分被插入在所述第一腿(11、12)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腿(11、12)锁定地接合,第二对腿(21、22),在第二方向(D2)上从所述基底部分(30)延伸,所述第二方向(D2)与所述第一方向(D1)相反,其中所述第二对腿(21、22)被配置为沿相应的弯曲方向(DF21、DF22)彼此远离地弹性弯曲,从而允许第二板(52)的一部分被插入在所述第二腿(21、22)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二腿(21、22)锁定地接合,和一对抵接突起(41、42),每个抵接突起(41、42)从所述基底部分(30)或从所述第一腿或所述第二腿(11、12、21、22)沿所述基底平面(31)延伸,以在所述第二对腿(21、22)中的相应的腿的外侧形成抵接表面(41a、42a),并且其中所述抵接表面(41a、42a)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板(52)的第一表面(52a)上直接或间接地抵接所述第二板(52),所述第二板(52)的所述第一表面(52a)朝向所述附接构件(1)的所述基底部分(30),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对腿中的每个腿(11、12)被设置有外肩部分(11c、12c),所述外肩部分(11c、12c)形成朝向所述第二方向(D2)的肩部表面(11d、12d)。...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05 EP 17150363.41.一种用于第一板(51)和第二板(52)的互连的附接构件(1),其中所述板(51、52)中的至少一个板是电路板,所述附接构件(1)包括基底部分(30),沿基底平面(31)延伸,第一对腿(11、12),在第一方向(D1)上从所述基底部分(30)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对腿(11、12)被配置为沿相应的弯曲方向(DF11、DF12)彼此远离地弹性弯曲,从而允许第一板(51)的一部分被插入在所述第一腿(11、12)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腿(11、12)锁定地接合,第二对腿(21、22),在第二方向(D2)上从所述基底部分(30)延伸,所述第二方向(D2)与所述第一方向(D1)相反,其中所述第二对腿(21、22)被配置为沿相应的弯曲方向(DF21、DF22)彼此远离地弹性弯曲,从而允许第二板(52)的一部分被插入在所述第二腿(21、22)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二腿(21、22)锁定地接合,和一对抵接突起(41、42),每个抵接突起(41、42)从所述基底部分(30)或从所述第一腿或所述第二腿(11、12、21、22)沿所述基底平面(31)延伸,以在所述第二对腿(21、22)中的相应的腿的外侧形成抵接表面(41a、42a),并且其中所述抵接表面(41a、42a)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板(52)的第一表面(52a)上直接或间接地抵接所述第二板(52),所述第二板(52)的所述第一表面(52a)朝向所述附接构件(1)的所述基底部分(30),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对腿中的每个腿(11、12)被设置有外肩部分(11c、12c),所述外肩部分(11c、12c)形成朝向所述第二方向(D2)的肩部表面(11d、12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接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对腿(11、12)被定位在彼此相距第一距离(D1112)处,并且所述第二对腿(21、22)被定位在彼此相距第二距离(D2122)处,其中所述第一距离(D1112)大于所述第二距离(D212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附接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对腿中的每个腿(11、12)被设置有内肩部分(11a、12a),所述内肩部分(11a、12a)形成朝向所述第一方向(D1)的肩部表面(11b、12b),并且被定位在沿所述第一方向(D1)看的距所述基底部分(30)一定距离(D3111b、D3112b)并且距所述抵接表面(41a、42a)一定距离(D41a11b、D42a12b)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构件,其中所述抵接突起(41、42)在接头部(41c、42c)处被连接到所述基底部分(30)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W·瓦伦
申请(专利权)人: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荷兰,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