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建强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减震抗震功能的抗震支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53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减震抗震功能的抗震支架构件,包括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包括垂直连接的连接块和设有第一固定孔的固定块,第二支撑件包括L型连接块及与L型连接块顶端连接且设有第二固定孔的凹形配块,中间连接件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连接块连接,第一固定螺栓的螺杆上套设有对第一连接部和连接块共同抵触的第一弹簧,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和L型连接块的底部连接,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杆上套设有对第二连接部和L型连接块共同抵触的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本申请通过弹簧将支撑件震动产生的位移抵消掉,保持管道不受钢性破坏,提高管道抗震能力。

A kind of seismic bracket member with Seismic Absorption and anti-seismic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抗震功能的抗震支架构件
本技术涉及管道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震抗震功能的抗震支架构件,其主要应用于建筑机电抗震支架系统上。
技术介绍
管道铺设作为建筑的基础性工程,包括地上建筑体内的管道铺设(主要包含:给排水管道、电力桥架、槽盒、通风及防排烟管道、以及相应的管道设备等)和位于地下的城市综合管廓,地下城市综合管廓是在城市地下铺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燃气等市政管道的公共隧道。推进地下综合管道建设,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而且还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对于一些载重较大,管内介质流速较快的管道,在运行时介质流速会对管道形成加压让管道产生位移,还有就是建筑体(包括地下的建筑)难以避免的会遭到一些例如地震、爆破或者大型机械震动的影响,由此也会让管道自身产生较大的震动而造成位移,如此时间一长将会使得管道被破坏,同时来自管道长时间的间歇性震动也会破坏抗震支架的钢性结构,长此以往会使抗震支架的各构件如滑块脱落、抗震支架与建筑物连接的后扩锚栓松动等现象,而装载有易燃物的管道被破坏时可能还会造成一些二次灾害,给人们的人身带来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一些载重较大介质流速较快的管道,在运行时介质流速会对管道形成加压让管道产生位移,还有就是建筑体的震动影响也会让管道自身产生较大的震动而造成位移,如此时间一长将会使得管道被破坏,同时可能还会给人们的人身带来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减震抗震功能的抗震支架构件,能有效解决来自管道自身的震动而具有减震功能,同时当发生地震时具有抗震功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抗震功能的抗震支架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垂直配合连接的固定块和连接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L型连接块和凹形配块,所述凹形配块与L型连接块的顶端连接,所述凹形配块的凹槽底部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垂直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螺杆上套设有适于对第一连接部和连接块共同抵触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和L型连接块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L型连接块套接在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杆上,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杆上套设有适于对第二连接部和L型连接块共同抵触的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减震抗震功能的抗震支架构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两个支架构件配合安装使用,具体可先通过一个支架构件固定块上的第一固定孔将第一支撑件螺接到管道吊卡上,然后将凹形配块的凹槽底部与C型钢开口处通过C型钢滑块和穿设于第二固定孔内的紧固件(如螺栓)将本减震抗震支架构件和C型钢连接起来,采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个减震抗震支架构件和C型钢连接起来,而另一个减震抗震支架构件的固定块上的第一固定孔将第一支撑件螺接到墙体或天花板等建筑物上,由此实现通过一个C型钢完成两个减震抗震支架构件的相互连接应用。由此,当介质流速对管道形成加压让管道产生位移(管道轴向)时,管道的位移将会通过管道吊卡传递到第一支撑件上,而第一支撑件的位移将会通过与其抵触的第一弹簧抵消掉,然后第一支撑件又通过管道吊卡将管道移回到初始位置;同理,在建筑体受到震动让管道自身产生较大的震动位移(管道径向)时,建筑体的位移将通过另一个支架构件和C型钢传递到与管道连接的一个支架构件的第二支撑件上,而第二支撑件的位移将会通过与其抵触的第二弹簧(抵御拉伸)和第三弹簧(抵御压缩)抵消掉,然后第二支撑件又通过管道吊卡将管道保持在初始位置,即始终保持了管道不受到钢性破坏,因而有效实现了对管道进行减震和提高了管道的抗震能力,完成了对于管道的加强作用,进而避免了给人们带来重大安全隐患。进一步,所述固定块和连接块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凹形配块与L型连接块的顶端一体成型连接。进一步,所述凹形配块的凹槽底部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孔。进一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顶在与第一固定螺栓的螺杆螺旋配合的第一螺母上,另一端抵顶在与连接块接触的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顶在与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杆螺旋配合的第二螺母上,另一端抵顶在L型连接块的表面上,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抵顶在L型连接块的底面上,另一端抵顶在第二连接部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减震抗震功能的抗震支架构件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减震抗震功能的抗震支架构件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抗震支架构件在抗震支架上的应用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件;11、固定块;111、第一固定孔;12、连接块;2、第二支撑件;21、L型连接块;22、凹形配块;221、第二固定孔;3、中间连接件;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4、第一固定螺栓;5、第一弹簧;6、第二固定螺栓;7、第二弹簧;8、第三弹簧;9、第一螺母;10、第二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减震抗震功能的抗震支架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所述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通过中间连接件3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1包括垂直配合连接的固定块11和连接块12,所述固定块1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11,所述第二支撑件2包括L型连接块21和凹形配块22,所述凹形配块22与L型连接块21的顶端连接,所述凹形配块22的凹槽底部设有第二固定孔221,所述中间连接件3包括垂直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31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和连接块12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栓4的螺杆上套设有适于对第一连接部31和连接块12共同抵触的第一弹簧5,所述第二连接部32通过第二固定螺栓6和L型连接块21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和L型连接块21套接在第二固定螺栓6的螺杆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减震抗震功能的抗震支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垂直配合连接的固定块和连接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L型连接块和凹形配块,所述凹形配块与L型连接块的顶端连接,所述凹形配块的凹槽底部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垂直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螺杆上套设有适于对第一连接部和连接块共同抵触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和L型连接块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L型连接块套接在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杆上,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杆上套设有适于对第二连接部和L型连接块共同抵触的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抗震功能的抗震支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垂直配合连接的固定块和连接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L型连接块和凹形配块,所述凹形配块与L型连接块的顶端连接,所述凹形配块的凹槽底部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垂直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螺杆上套设有适于对第一连接部和连接块共同抵触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和L型连接块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L型连接块套接在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杆上,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螺杆上套设有适于对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邹建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