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393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物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能够围绕该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该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泥干化方法,增加了污泥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且使得污泥层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

Sludge Drying Device and Sludge Dry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物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泥干化装置以及污泥干化方法。
技术介绍
污泥干化是指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一般指采用污泥干化场(床)等自蒸发设施对污泥实现干化处理。污泥干化在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的伴生物,若不经处理处置会产生多方面的环境问题。污泥干化大致需经过下述三个过程:(1)辐射干化,当处于常温的污泥接受热源的辐射后,温度升高,污泥的内部的水分不断向周围空气扩散,这样会增加污泥表面的空气湿度,并且污泥表面的空气湿度能够达到饱和;(2)通过自然循环和热风冲刷,将污泥表面的湿气排出,使得污泥表面的湿度由原先的饱和状态到达非饱和状态,从而促使污泥内部的水分进一步向周围空气蒸发;(3)当污泥中的含水量减少至40-60%时,污泥中的有机物会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发酵,污泥的内部的温度进一步升高,从而起到加速干化的作用,同时使得污泥得到稳定化处理。由于污泥通常较厚,因此在利用现有的污泥干化装置处理污泥的过程中,使得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限,从而影响了污泥中的水分的蒸发效率。由此,通常会辅助设置有搅拌翻转污泥的设备或者增加通风设备,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蒸发效率,但是仍然没有增加污泥散发水分的面积,而仅仅是把含水分较多且温度较高的内部污泥翻到了表面,减少了水分溢出的阻力而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在污泥干化过程中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从而影响水分的蒸发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泥干化装置,该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且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污泥干化装置,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支撑辊,每个所述支撑辊能够围绕该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由多个所述支撑辊共同限定形成的晾泥区内的两排交错分布的牵引辊,其中,所述牵引辊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支撑辊的中心轴线,所述传送带的传动路径包括绕置于所述支撑辊的第一部分和绕置于所述牵引辊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连续,在所述第二部分,所述传送带交替绕置于不同排的所述牵引辊。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上游的位置设置有自动挂泥机构以将污泥自动贴覆于所述传送带。优选地,所述支撑辊包括依次逆时针排布呈矩形的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第三支撑辊和第四支撑辊,每个所述支撑辊沿水平或竖直方向设置。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辊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辊和所述第二支撑辊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辊和第四支撑辊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辊沿传送方向邻接所述第二部分的上游端;所述自动挂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辊的上方的用于容纳所述污泥的污泥容器,所述传送带能够穿过所述污泥容器的内部容纳空间,并且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污泥容器时能够自动挂取所述污泥。优选地,所述传送带形成为多孔隙的网状结构,和/或所述传送带的厚度为0.1-50mm。优选地,所述污泥容器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对刮泥板,一对所述刮泥板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的彼此相对的两侧,一对所述刮泥板能够将所述传送带的相应的表面的所述污泥刮抹平整。优选地,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振泥机构,所述振泥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传送方向位于所述晾泥区下游的振泥区,所述振泥机构设置为能够使得经过所述振泥机构的所述传送带发生振动以使得污泥脱落。优选地,所述振泥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交错分布的多个振动轮,所述传送带依次绕过多个所述振动轮。优选地,所述支撑辊包括设置于所述振泥区内的第五支撑辊和第六支撑辊,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支撑辊后依次绕置于所述第六支撑辊和所述第五支撑辊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相连续,所述第六支撑辊设置在所述五支撑辊和第四支撑辊的下方;所述振泥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五支撑辊和所述第六支撑辊之间。优选地,所述振泥机构包括用于容纳脱落的污泥的敞口容纳槽,所述敞口容纳槽位于多个所述振动轮的下方,且所述敞口容纳槽的底壁开设有供所述传送带穿过的间隙。优选地,所述支撑辊的结构与所述牵引辊的结构相同,所述支撑辊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旋转轮和装设于一对所述旋转轮之间且沿所述旋转轮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支撑辊,并使得所述传送带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同时能够将所述污泥贴覆于所述传送带的至少一面,从而使得被铺展在所述传送带上的污泥能够在所述传送带的带动下沿着封闭的传送路径循环回转,这样,不仅增加了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且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污泥干化方法,所述污泥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污泥贴覆于传送带的至少一面;步骤b、通过所述传送带带动所述污泥循环回转使得所述污泥干化。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污泥干化方法,能够增加污泥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且使得污泥层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优选地,所述步骤b包括使所述传送带经过晾泥区,在所述晾泥区,所述传送带沿竖直方向往复地蜿蜒移动。优选地,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振泥机构,所述污泥干化方法包括在步骤b后的步骤c:步骤c、使所述传送带发生振动以使得干化的污泥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污泥干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传动机构;12-支撑辊;120-旋转轮;121-支撑杆;12a-第一支撑辊;12b-第二支撑辊;12c-第三支撑辊;12d-第四支撑辊;12e-第五支撑辊;12f-第六支撑辊;12g-第七支撑辊;13-晾泥区;14-牵引辊;15-刮泥板;16-污泥容器;17-振泥区;18-振泥机构;180-振动轮;181-敞口容纳槽;20-传送带。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结合附图所示的方位理解,“内、外”是指部件轮廓的内、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传动机构10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支撑辊12能够围绕该支撑辊12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传送带20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传送带20绕置于多个支撑辊12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通过将传送带20绕置于多个支撑辊12,并使得传送带20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同时能够将所述污泥贴覆于传送带20的至少一面,从而使得被铺展在传送带20上的污泥能够在传送带20的带动下沿着封闭的传送路径循环回转,这样,不仅增加了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且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由此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可以理解的是,至少一个支撑辊12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围绕支撑辊12的中心轴线旋转,从而带动传动带20循环回转,另外,为了使得传送带20更为顺畅的转动,每个支撑辊12均可围绕自身的中心轴线旋转。还可以理解的是,贴覆于传送带20的污泥在传送带20的表面形成为污泥层。如图1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10)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12)能够围绕该支撑辊(12)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20)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20)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12)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10)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12)能够围绕该支撑辊(12)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20)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20)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12)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0)包括设置于由多个所述支撑辊(12)共同限定形成的晾泥区(13)内的两排交错分布的牵引辊(14),其中,所述牵引辊(14)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支撑辊(12)的中心轴线,所述传送带(20)的传动路径包括绕置于所述支撑辊(12)的第一部分和绕置于所述牵引辊(14)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连续,在所述第二部分,所述传送带(20)交替绕置于不同排的所述牵引辊(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传送带(20)的传送方向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上游的位置设置有自动挂泥机构以将污泥自动贴覆于所述传送带(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12)包括依次逆时针排布呈矩形的第一支撑辊(12a)、第二支撑辊(12b)、第三支撑辊(12c)和第四支撑辊(12d),每个所述支撑辊(12)沿水平或竖直方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辊(12)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辊(12a)和所述第二支撑辊(12b)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辊(12c)和第四支撑辊(12d)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辊(12a)沿所述传送方向邻接所述第二部分的上游端;所述自动挂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2a)的上方的用于容纳所述污泥的污泥容器(16),所述传送带(20)能够穿过所述污泥容器(16)的内部容纳空间,并且所述传送带(20)通过所述污泥容器(16)时能够自动挂取所述污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0)形成为多孔隙的网状结构,和/或所述传送带(20)的厚度为0.1-50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容器(16)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对刮泥板(15),一对所述刮泥板(15)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20)的彼此相对的两侧,一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运平张文雄付云升娄巧娜许光义王国青龚俊伟付邦磊俞锋张志伟曾宪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