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座的乘员姿势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座的乘员姿势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存在用于适当调节就座在车座中的乘员的姿势的各种类型的姿势调节装置。它们中的许多将气垫用作致动器,并且通过监测来自被构造为检测气垫中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来在反馈控制下调节气垫中的压力(例如,参见JPH6-286508A和JP2010-115474A)。由气垫进行的挤压可以通过选择气垫的尺寸和位置并采用各种类型的气压控制来精细地控制。然而,被监测的气垫中的压力不与乘员的实际感觉直接相关;即,控制基于间接物理量来进行,而不是基于实际感官指标来进行。在JPH6-286508A中公开的乘员姿势调节装置(车座控制装置)包括:座椅后倾机构,该座椅后倾机构用于调节座椅的座椅靠背的角度;后倾传感器,该后倾传感器用于检测座椅靠背的角度;第一和第二气垫,该第一和第二气垫分别布置在座椅靠背的上部和下部中;第一和第二压力控制单元(电磁阀),该第一和第二压力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控制第一和第二气垫的内压;第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该第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分别检测第一和第二气垫的内压;第一存储单元,该第一存储单元存储定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座的乘员姿势调节装置,该车座包括座垫和连接到所述座垫的后端的座椅靠背,所述乘员姿势调节装置包括:板状的底部支撑构件,该底部支撑构件经由在就座于所述座椅中的乘员的臀点的正下方的位置处侧向地延伸的枢轴由所述座垫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撑,使得所述底部支撑构件从下方支撑所述乘员的至少大腿;板状的下部支撑构件,该下部支撑构件经由在比所述座椅靠背的相对于竖直方向的中间部低的位置处侧向地延伸的枢轴由所述座椅靠背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撑,使得所述下部支撑构件从后方支撑所述乘员的至少骨盆;板状的上部支撑构件,该上部支撑构件经由在比所述座椅靠背的相对于所述竖直方向的所述中间部高的位置处侧向地延伸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13 JP 2018-0233721.一种车座的乘员姿势调节装置,该车座包括座垫和连接到所述座垫的后端的座椅靠背,所述乘员姿势调节装置包括:板状的底部支撑构件,该底部支撑构件经由在就座于所述座椅中的乘员的臀点的正下方的位置处侧向地延伸的枢轴由所述座垫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撑,使得所述底部支撑构件从下方支撑所述乘员的至少大腿;板状的下部支撑构件,该下部支撑构件经由在比所述座椅靠背的相对于竖直方向的中间部低的位置处侧向地延伸的枢轴由所述座椅靠背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撑,使得所述下部支撑构件从后方支撑所述乘员的至少骨盆;板状的上部支撑构件,该上部支撑构件经由在比所述座椅靠背的相对于所述竖直方向的所述中间部高的位置处侧向地延伸的枢轴由所述座椅靠背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撑,使得所述上部支撑构件从后方支撑所述乘员的至少肩胛骨;第一至第三驱动装置,该第一至第三驱动装置被构造为分别驱动所述底部支撑构件、所述下部支撑构件以及所述上部支撑构件;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被构造为控制所述第一至第三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姿势调节装置,该乘员姿势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底部支撑构件关联的前第一身体压力传感器和后第一身体压力传感器,所述前第一身体压力传感器和后第一身体压力传感器分别布置在与就座乘员的所述大腿中的一条大腿和坐骨中的一个坐骨对应的位置处,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被构造为基于来自所述前第一身体压力传感器和后第一身体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之间的比较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员姿势调节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川贤一,太田诚,伊藤智,平山健太,樱井笃实,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