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吨位液压机及其进行液压加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352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吨位液压机及其进行液压加工的方法,滑块上对称连接有中心缸和四个周边缸,主油泵出口管路与第十三、十五和十六插装阀的入口相连,第十三插装阀的出口与第十一、十二及第十四插装阀的入口相连,第十四插装阀的出口与中心缸下腔相连;第十五插装阀出口与油缸上腔油管相连,油缸上腔油管与第十七、十八、十九插装阀的入口相连;第十七插装阀的出口分别与两周边缸的上腔相连,第十八插装阀出口与中心缸上腔相连,第十九插装阀出口与另两个周边缸的上腔相连;油缸上腔油管还与第二十插装阀的入口与相连;第十一、十二、十六及二十插装阀的出口均接油箱。液压加工时可以实现中心缸和四个周边缸的多种组合,实现多吨位无缝切换。

A Multi-tonnage Hydraulic Press and Its Hydraulic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吨位液压机及其进行液压加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机,特别涉及一种多吨位液压机;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多吨位液压机进行液压加工的方法,属于液压机

技术介绍
传统液压机的吨位控制是在液压机投入工作前,直接调整液压机的液体工作压力,或通过程序设定液压机的液体工作压力,一旦设置以后,在同一个工作循环内无法再作调整。用户在进行液压机技术试验时,往往需要在同一个工作循环内实现几个吨位的压力进行比较。现有技术中的做法是尽量保持每一次压制条件的一致性,并设置不同的压制吨位进行压制比较。这样做的缺陷为:每一次压制条件不可能完全一样,只能对测试的结果采取修正措施,影响了客户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如何实现液压机的多吨位无缝切换,是液压机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吨位液压机,可以实现在同一个工作循环内几个吨位的压力自由切换。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吨位液压机,包括滑块1,滑块1的顶部对称连接有滑块中心缸C和四个周边缸,其中周边缸A和周边缸B呈对角分布,周边缸D和周边缸E呈对角分布;滑块中心缸C与各周边缸的上腔分别通过各自的充液阀CF1与上油箱相连;主油泵出口管路G1与第十三插装阀C13、第十五插装阀C15和第十六插装阀C16的入口相连,第十三插装阀C13的出口与第十一插装阀C11、第十二插装阀C12及第十四插装阀C14的入口相连,第十四插装阀C14的出口与滑块中心缸C的下腔相连;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出口与第八单向阀D8的入口相连,第八单向阀D8的出口与油缸上腔油管G2相连,油缸上腔油管G2与第一插装阀C1、第二插装阀C2、第三插装阀C3的入口相连;第一插装阀C1的出口分别与周边缸A和周边缸B的上腔相连,第二插装阀C2的出口与滑块中心缸C的上腔相连,第三插装阀C3的出口分别与周边缸D和周边缸E的上腔相连;第八单向阀D8的出口还与第八插装阀C8的入口与相连;第十一插装阀C11、第十二插装阀C12、第十六插装阀C16及第八插装阀C8的出口均与油箱相连。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可以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实现多种吨位的组合,⑴滑块快下:油泵一B1、油泵二B2和油泵三B3均运行,第十三插装阀C13、第十六插装阀C16关闭,使主油泵出口管路G1建压;第十五插装阀C15打开使压力油经第八单向阀D8进入油缸上腔油管G2;第一插装阀C1、第二插装阀C2、第三插装阀C3均打开,压力油同时进入四个周边缸和滑块中心缸C的上腔。第十二插装阀C12、第十四插装阀C14打开,使滑块中心缸C的下腔直接通油箱。⑵滑块减速加压至250T:第一插装阀C1、第二插装阀C2关闭,第三插装阀C3保持打开,压力油进入周边缸D和周边缸E中,此时滑块加压至两个周边缸的吨位,例如2*125T=250T;第十二插装阀C12关闭,第十四插装阀C14等保持打开,使滑块中心缸C的下腔受控于第十一插装阀C11。⑶滑块250T保压:油泵一B1、油泵二B2和油泵三B3保持运行,第一插装阀C1、第二插装阀C2打开,第三插装阀C3关闭,第十六插装阀C16打开使主油泵出口管路G1卸压,其余插装阀均关闭。⑷滑块250T卸压延时:主油泵出口管路G1中保持一定压力,将各充液阀CF1强制打开,使滑块中心缸C和各周边缸的上腔通过充液阀CF1向上油箱卸压。第八插装阀C8打开,油缸上腔油管G2向油箱卸压。⑸滑块减速加压至500T:第十六插装阀C16关闭,主油泵出口管路G1建立高压;第十五插装阀C15打开,压力油经第八单向阀D8进入油缸上腔油管G2;第二插装阀C2关闭,第一插装阀C1、第三插装阀C3保持打开,压力油同时进入四个周边缸,此时滑块加压至四个周边缸的吨位,例如4*125T=500T。第十二插装阀C12保持关闭,第十四插装阀C14打开,第十一插装阀C11关闭为滑块中心缸C的下腔提供支撑压。⑹滑块500T保压:第二插装阀C2打开,第一插装阀C1、第三插装阀C3关闭,第十六插装阀C16打开使主油泵出口管路G1卸压,其余插装阀均关闭。⑺滑块500T卸压延时:主油泵出口管路G1中保持一定压力,将各充液阀CF1强制打开,使滑块中心缸C和各周边缸的上腔通过充液阀CF1向上油箱卸压。第八插装阀C8打开,油缸上腔油管G2向油箱卸压。⑻滑块减速加压至750T:第二插装阀C2打开,第一插装阀C1、第三插装阀C3保持关闭,压力油进入滑块中心缸C,此时滑块加压至滑块中心缸C的吨位750T。⑼滑块750T保压:第一插装阀C1、第三插装阀C3打开,第二插装阀C2关闭,第十六插装阀C16打开使主油泵出口管路G1卸压,其余插装阀均关闭。⑽滑块750T卸压延时:各充液阀CF1强制打开,使滑块中心缸C和各周边缸的上腔通过充液阀CF1向上油箱卸压。第八插装阀C8打开,油缸上腔油管G2向油箱卸压。⑾滑块减速加压至1000T:第一插装阀C1关闭,第二插装阀C2、第三插装阀C3打开,压力油进入滑块中心缸C、周边缸D和周边缸E中,此时滑块加压吨位为750T+250T=1000T。⑿滑块1000T保压:第一插装阀C1打开,第二插装阀C2、第三插装阀C3关闭,第十六插装阀C16打开使主油泵出口管路G1卸压,其余插装阀均关闭。⒀滑块1000T卸压延时:各充液阀CF1强制打开,使滑块中心缸C和各周边缸的上腔通过充液阀CF1向上油箱卸压。第八插装阀C8打开,油缸上腔油管G2向油箱卸压。⒁滑块减速加压至1250T:第一插装阀C1、第二插装阀C2、第三插装阀C3均打开,压力油进入滑块中心缸C和四个周边缸中,此时滑块加压吨位为750T+4*120T=1250T。⒂滑块1250T保压:第一插装阀C1、第二插装阀C2、第三插装阀C3均关闭,第十六插装阀C16打开使主油泵出口管路G1卸压,其余插装阀均关闭。⒃滑块1250T卸压延时:各充液阀CF1强制打开,使滑块中心缸C和各周边缸的上腔通过充液阀CF1向上油箱卸压。第八插装阀C8打开,油缸上腔油管G2向油箱卸压。⒄滑块回程:第十六插装阀C16关闭,使主油泵出口管路G1建压;第十五插装阀C15关闭且各充液阀CF1打开,使滑块中心缸C和各周边缸的上腔卸压,此时第一插装阀C1、第二插装阀C2、第三插装阀C3均打开,油缸上腔油管G2卸压。第十一插装阀C11、第十二插装阀C12关闭,且第十三插装阀C13打开,第十三插装阀C13出口的压力油推开第十四插装阀C14进入滑块中心缸C的下腔,推动滑块中心缸C的活塞上行,带动滑块回程。如此用户在进行液压机技术试验时,在同一个工作循环内可以实现250T、500T、750T、1000T、1250T等几个吨位的压力进行比较,实现了多吨位无缝切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滑块中心缸C加压能力为750吨,各周边缸的加压能力均为125吨。可以组合的最大吨位有250T、500T、750T、1000T、1250T等,满足绝大多数用户进行液压机技术试验的要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十六插装阀C16的液控口与主油泵出口管路G1、滑块远控阀HK1、第一调压阀F1的入口及第一电磁换向阀YV1/YV2的B口相连,第一电磁换向阀的P口与第一调压阀F1的出口相连,第一电磁换向阀的A口接油箱;第十五插装阀C15的液控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吨位液压机,包括滑块(1),其特征在于:滑块(1)的顶部对称连接有滑块中心缸C和四个周边缸,其中周边缸A和周边缸B呈对角分布,周边缸D和周边缸E呈对角分布;滑块中心缸C与各周边缸的上腔分别通过各自的充液阀(CF1)与上油箱相连;主油泵出口管路(G1)与第十三插装阀(C13)、第十五插装阀(C15)和第十六插装阀(C16)的入口相连,第十三插装阀(C13) 的出口与第十一插装阀(C11)、第十二插装阀(C12)及第十四插装阀(C14)的入口相连,第十四插装阀(C14)的出口与滑块中心缸C的下腔相连;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出口与第八单向阀(D8)的入口相连,第八单向阀(D8)的出口与油缸上腔油管(G2)相连,油缸上腔油管(G2)与第一插装阀(C1)、第二插装阀(C2)、第三插装阀(C3)的入口相连;第一插装阀(C1)的出口分别与周边缸A和周边缸B的上腔相连,第二插装阀(C2)的出口与滑块中心缸C的上腔相连,第三插装阀(C3)的出口分别与周边缸D和周边缸E的上腔相连;第八单向阀(D8)的出口还与第八插装阀(C8)的入口与相连;第十一插装阀(C11)、第十二插装阀(C12)、第十六插装阀(C16)及第八插装阀(C8)的出口均与油箱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吨位液压机,包括滑块(1),其特征在于:滑块(1)的顶部对称连接有滑块中心缸C和四个周边缸,其中周边缸A和周边缸B呈对角分布,周边缸D和周边缸E呈对角分布;滑块中心缸C与各周边缸的上腔分别通过各自的充液阀(CF1)与上油箱相连;主油泵出口管路(G1)与第十三插装阀(C13)、第十五插装阀(C15)和第十六插装阀(C16)的入口相连,第十三插装阀(C13)的出口与第十一插装阀(C11)、第十二插装阀(C12)及第十四插装阀(C14)的入口相连,第十四插装阀(C14)的出口与滑块中心缸C的下腔相连;第十五插装阀(C15)的出口与第八单向阀(D8)的入口相连,第八单向阀(D8)的出口与油缸上腔油管(G2)相连,油缸上腔油管(G2)与第一插装阀(C1)、第二插装阀(C2)、第三插装阀(C3)的入口相连;第一插装阀(C1)的出口分别与周边缸A和周边缸B的上腔相连,第二插装阀(C2)的出口与滑块中心缸C的上腔相连,第三插装阀(C3)的出口分别与周边缸D和周边缸E的上腔相连;第八单向阀(D8)的出口还与第八插装阀(C8)的入口与相连;第十一插装阀(C11)、第十二插装阀(C12)、第十六插装阀(C16)及第八插装阀(C8)的出口均与油箱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吨位液压机,其特征在于:滑块中心缸C加压能力为750吨,各周边缸的加压能力均为125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吨位液压机,其特征在于:第十六插装阀(C16)的液控口与主油泵出口管路(G1)、滑块远控阀(HK1)、第一调压阀(F1)的入口及第一电磁换向阀(YV1/YV2)的B口相连,第一电磁换向阀的P口与第一调压阀(F1)的出口相连,第一电磁换向阀的A口接油箱;第十五插装阀(C15)的液控口与与第七电磁换向阀(YV7)的A口相连,第七电磁换向阀(YV7)的P口与主油泵出口管路(G1)相连,第七电磁换向阀(YV7)的T口接油箱;各充液阀(CF1)的液控口均与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1)的B口相连,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1)的P口与主油泵出口管路(G1)相连,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1)的T口接油箱;第八插装阀(C8)的液控口与第十六电磁换向阀(YV16)的A口相连,第十六电磁换向阀(YV16)的P口与第八插装阀(C8)的出口相连,第十六电磁换向阀(YV16)的T口接油箱;第一电磁换向阀是中位机能为H型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七电磁换向阀(YV7)及第十一电磁换向阀(YV11)均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十六电磁换向阀(YV16)为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吨位液压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插装阀(C1)的液控口与第十三电磁换向阀(YV13)的B口相连,第十三电磁换向阀(YV13)的P口与第三梭阀(SF3)的中部出口相连,第三梭阀(SF3)的左入口与第一插装阀(C1)的出口相连,第三梭阀(SF3)的右入口与第一插装阀(C1)的入口相连;第二插装阀(C2)的液控口与第十四电磁换向阀(YV14)的B口相连,第十四电磁换向阀(YV14)的P口与第四梭阀(SF4)的中部出口相连,第四梭阀(SF4)的左入口与第二插装阀(C2)的出口相连,第四梭阀(SF4)的右入口与第二插装阀(C2)的入口相连;第三插装阀(C3)的液控口与第十五电磁换向阀(YV15)的B口相连,第十五电磁换向阀(YV15)的P口与第五梭阀(SF5)的中部出口相连,第五梭阀(SF5)的左入口与第三插装阀(C3)的出口相连,第五梭阀(SF5)的右入口与第三插装阀(C3)的入口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吨位液压机,其特征在于:第十一插装阀(C11)的液控口与第三调压阀(F3)的入口及第四电磁换向阀(YV4)的B口相连,第四电磁换向阀(YV4)的P口与第三调压阀(F3)的出口相连;第十二插装阀(C12)的液控口与第三电磁换向阀(YV3)的A口相连,第三电磁换向阀(YV3)的P口与第十二插装阀(C12)的入口相连,第三电磁换向阀(YV3)的T口接油箱;第十三插装阀(C13)的液控口与第一梭阀(SF1)的中部出口相连,第一梭阀(SF1)的左入口与第十三插装阀(C13)的出口相连,第一梭阀(SF1)的右入口与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A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P口与第十三插装阀(C13)的入口相连,第五电磁换向阀(YV5)的T口接油箱;第十四插装阀(C14)的液控口与第六电磁换向阀(YV6)的A口相连,第六电磁换向阀(YV6)的P口与第十四插装阀(C14)的出口相连,第六电磁换向阀(YV6)的T口接油箱;第三电磁换向阀(YV3)、第四电磁换向阀(YV4)、第五电磁换向阀(YV5)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六电磁换向阀(YV6)为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吨位液压机,其特征在于:油泵四(B4)的出口连接有第二十一插装阀(C21)及第九单向阀(D9),第二十一插装阀(C21)的出口接油箱,第二十一插装阀(C21)的液控口与第十七电磁换向阀(YV17)的B口相连,第十七电磁换向阀(YV17)的T口接油箱;第九单向阀(D9)的出口与第二十二插装阀(C22)的入口及蓄能器一(AC1)的底部相连,第二十二插装阀(C22)的出口与第二十三插装阀(C23)的入口相连,第二十三插装阀(C23)的出口与油缸上腔油管(G2)相连;第二十三插装阀(C23)的液控口与其出口相连,第二十二插装阀(C22)的液控口与第十八电磁换向阀(YV18)的A口相连,第十八电磁换向阀(YV18)的P口与第九单向阀(D9)的出口相连,第十八电磁换向阀(YV18)的T口接油箱。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吨位液压机,其特征在于:油泵五(B5)的出口连接有第二十四插装阀(C24)及第十单向阀(D10),第二十四插装阀(C24)的出口接油箱,第二十四插装阀(C24)的液控口与第十九电磁换向阀(YV19)的B口相连,第十九电磁换向阀(YV19)的T口接油箱;第十单向阀(D10)的出口与第二十五插装阀(C25)的入口及蓄能器二(AC2)的底部相连,第二十五插装阀(C25)的出口与第二十六插装阀(C26)的入口相连,第二十六插装阀(C26)的出口与油缸上腔油管(G2)相连;第二十六插装阀(C26)的液控口与其出口相连,第二十五插装阀(C25)的液控口与第二十电磁换向阀(YV20)的A口相连,第二十电磁换向阀(YV20)的P口与第十单向阀(D10)的出口相连,第二十电磁换向阀(YV20)的T口接油箱。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吨位液压机,其特征在于:油泵六(B6)的出口连接有第二十七插装阀(C27)及第十一单向阀(D11),第二十七插装阀(C27)的出口接油箱,第二十七插装阀(C27)的液控口与第二十一电磁换向阀(YV21)的B口相连,第二十一电磁换向阀(YV21)的T口接油箱;第十一单向阀(D11)的出口与第二十八插装阀(C28)的入口及蓄能器三(AC3)的底部相连,第二十八插装阀(C28)的出口与第二十九插装阀(C29)的入口相连,第二十九插装阀(C29)的出口与油缸上腔油管(G2)相连;第二十九插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富民嵇宽斌何小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