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219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包括缸体,缸体的内部设有用以沿竖直方向加载试样的第一加载部件以及用以在水平面内加载试样的第二加载部件和第三加载部件,第二加载部件加载试样的方向垂直于第三加载部件加载试样的方向,且第二加载部件与第三加载部件均水平的设置于试样周围。由于第二加载部件与第三加载部件均水平地布置在试样的周围,且二者体积小、加载精确,CT射线可穿透加载装置扫描试样,从而使成像状况良好,在实现岩土试样通过第一加载部件、第二加载部件以及第三加载部件三轴加载的同时,还实现了加载装置在CT机中360度无遮挡的扫描。

A Triaxial Loading Device for 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土试验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岩土试验机是一种研究岩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基础科学试验仪器,包括轴压系统,工作原理是通过轴压系统对试样施加轴向试样力,从而模拟试样的多种实际工况。然而,传统的岩土试验机难以检测到试样材料的内部结构,因而更无法测得岩体内部不同性质材料的真实几何分布情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CT(Computed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识别技术被应用到岩土试验中来。为了在试验过程中对岩土试样各个纵向截面的变形情况进行动态观测,就要解决岩土试样与CT仪的相对转动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是将应变式三轴压力室直接放到CT机中进行扫描,这种CT扫描方法只适合于压力室轴向压力和周围压力较低的场合,对大型岩土试验机不适用。现有的试验装置并未解决在CT射线扫描区域,即较小截面区域内对岩土试样的加载以及测量问题。因此,如何避免由于轴压围压较大时岩土试验机不能直接放到CT机中扫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该装置可以解决在CT射线扫描区域内对岩土试样的加载和测量的问题,从而可以实现岩土试样的加载,同时还可以实现加载装置在CT机中的扫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内部设有用以沿竖直方向加载试样的第一加载部件以及用以在水平面内加载试样的第二加载部件和第三加载部件,所述第二加载部件加载试样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加载部件加载试样的方向,且所述第二加载部件与所述第三加载部件均水平的设置于试样周围。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缸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加载部件之间、用于注入液压油以供所述第一加载部件运动的第一腔体,且所述第一腔体的容积可变;还包括位于所述缸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加载部件之间、用于注入液压油以供所述第二加载部件运动的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二腔体的容积可变;还包括位于所述缸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三加载部件之间、用于注入液压油以供所述第三加载部件运动的第三腔体,且所述第三腔体的容积可变。优选地,所述缸体的外侧壁设有用以供所述第一腔体的液压油注入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缸体的内部还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用以供液压油流至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管道;所述缸体的外侧壁设有用以供所述第二腔体的液压油注入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缸体的内部还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用以供液压油流至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管道;所述缸体的外侧壁设有用以供所述第三腔体的液压油注入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缸体的内部还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螺纹孔和所述第三腔体连通、用以供液压油流至所述第三腔体的第三管道。优选地,所述第一加载部件具体为活塞杆部件;所述第二加载部件与所述第三加载部件均为能够供CT射线穿透的压盘部件。优选地,所述缸体还设有用于当所述第二加载部件压住试样时限制试样沿所述第二加载部件加载方向的位移的第二限位部件以及用于当所述第三加载部件压住试样时限制试样沿所述第三加载部件加载方向的位移的第三限位部件。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分别固接于试样上下两侧、用以当所述第一加载部件沿其加载方向运动至与试样上侧端面接触时测量试样变形量的第一测量片;还包括两个分别固接于试样前后两侧、用以当所述第二加载部件沿其加载方向运动至与试样前侧端面接触时测量试样变形量的第二测量片;还包括两个分别固接于试样左右两侧、用以当所述第三加载部件沿其加载方向运动至与试样右侧端面接触时测量试样变形量的第三测量片。优选地,还包括用以将试样沿所述第一加载部件加载方向的变形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第一位移传感器;还包括用以将试样沿所述第二加载部件加载方向的变形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第二位移传感器;还包括用以将试样沿所述第三加载部件加载方向的变形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第三位移传感器。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通过支架与所述第一加载部件连接。优选地,所述缸体具体为航空铝合金材质的缸体。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针对岩土试验的不同要求,设计了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具体来说,该装置包括缸体,缸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加载部件、第二加载部件以及第三加载部件,其中,第一加载部件用以沿竖直方向加载试样,第二加载部件与第三加载部件用以在水平面内加载试样,第二加载部件加载试样的方向与第三加载部件加载试样的方向相互垂直,并且第二加载部件与第三加载部件均水平地布置在试样的周围。这样一来,CT机的射线源分布在上述三轴加载装置的一侧,CT机的探测器屏位于三轴加载装置的另一侧,由于第二加载部件与第三加载部件均水平地布置在试样的周围,且二者体积小、加载精确,CT射线可穿透加载装置扫描试样,从而使成像状况良好,在实现岩土试样通过第一加载部件、第二加载部件以及第三加载部件三轴加载的同时,还实现了加载装置在CT机中360度无遮挡的扫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的水平加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的侧视图。其中:1-第一加载部件、2-第一腔体、3-第三限位部件、4-缸体、5-第三腔体、6-第三测量片、7-第二加载部件、8-第二位移传感器、9-第二腔体、10-第三加载部件、11-第三位移传感器、12-第一位移传感器、13-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该装置可以解决在CT射线扫描区域内对岩土试样的加载和测量的问题,从而可以实现岩土试样的加载,同时还可以实现加载装置在CT机中的扫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上方、下方、前侧、后侧、左侧、右侧”等方位词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的水平加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的侧视图。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包括缸体4,缸体4的内部设有第一加载部件1、第二加载部件7以及第三加载部件10,其中,第一加载部件1用以沿竖直方向加载试样,第二加载部件7与第三加载部件10用以在水平面内加载试样,第二加载部件7加载试样的方向与第三加载部件10加载试样的方向相互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包括缸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4)的内部设有用以沿竖直方向加载试样的第一加载部件(1)以及用以在水平面内加载试样的第二加载部件(7)和第三加载部件(10),所述第二加载部件(7)加载试样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加载部件(10)加载试样的方向,且所述第二加载部件(7)与所述第三加载部件(10)均水平的设置于试样周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包括缸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4)的内部设有用以沿竖直方向加载试样的第一加载部件(1)以及用以在水平面内加载试样的第二加载部件(7)和第三加载部件(10),所述第二加载部件(7)加载试样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加载部件(10)加载试样的方向,且所述第二加载部件(7)与所述第三加载部件(10)均水平的设置于试样周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缸体(4)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加载部件(1)之间、用于注入液压油以供所述第一加载部件(1)运动的第一腔体(2),且所述第一腔体(2)的容积可变;还包括位于所述缸体(4)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加载部件(7)之间、用于注入液压油以供所述第二加载部件(7)运动的第二腔体(9),且所述第二腔体(9)的容积可变;还包括位于所述缸体(4)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三加载部件(10)之间、用于注入液压油以供所述第三加载部件(10)运动的第三腔体(5),且所述第三腔体(5)的容积可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CT的三轴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4)的外侧壁设有用以供所述第一腔体(2)的液压油注入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缸体(4)的内部还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腔体(2)连通、用以供液压油流至所述第一腔体(2)的第一管道;所述缸体(4)的外侧壁设有用以供所述第二腔体(9)的液压油注入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缸体(4)的内部还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腔体(9)连通、用以供液压油流至所述第二腔体(9)的第二管道;所述缸体(4)的外侧壁设有用以供所述第三腔体(5)的液压油注入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缸体(4)的内部还设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螺纹孔和所述第三腔体(5)连通、用以供液压油流至所述第三腔体(5)的第三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廷林姬战国孙艳明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长春汇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