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制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182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通过压铸制造的模制件(1),它有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在内轮廓(3)上的环形后切(4)的空心圆柱体形状。朝一个端面方向开口的纵向缝(5)沿大部分纵向长度延伸。后切(4)设在离纵向缝(5)开口端距离(a)处并有一个朝纵向缝(5)开口端渐缩的侧面。为制造此模制件,在外模与芯棒之间的腔通过压铸充填,在去除外模后,模制件借助脱模环从芯棒脱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通过压铸制造的主要用作紧固件的基本上空心圆柱形的模制件,它包括至少一个在内轮廓上的环形后切。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还包括制造此模制件的方法。所述类型的模制件主要用作紧固件的组成部分,例如用作所谓塑料暗销的膨胀体。出于经济性考虑,它们往往通过压铸制造。当然,如此设计的模制件也可应用于别的领域。由DE-A1-4004550已知一种塑料暗销,它包括一个可通过扩张件膨胀的空心圆柱形膨胀体。作为扩张件通常采用螺钉。膨胀体在其内轮廓上有后切,它在安装螺钉时起内螺纹的作用。起扩张件作用的螺钉在旋入膨胀体内时将膨胀体撑开。这种已知的模制件由两个基体组成,其中,接合面通过内螺纹的中心线延伸。这类组合式模制件的缺点是,例如,两个部分的组合引起附加的成本。此外,由EP-B1-560517已知一种模制件,尤其通用暗销,它有基本上空心圆柱体的形状和在内轮廓上有多个环形后切。为了在内轮廓中模压上后切,模制件在轴向投射区内有多个朝模制件内腔的孔。在制造过程中将多个销钉通过孔插入内腔并构成在模制件内轮廓中的后切。这种已知模制件的缺点是它的制造极其复杂并因而需要昂贵的模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可通过压铸制造的具有在内轮廓上的环形后切的模制件。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地制造这种模制件的方法。按本专利技术此目的通过一种模制件采取下列措施达到,即,设至少两个沿大部分纵向长度延伸朝一个端面方向开口的纵向缝,后切设在离纵向缝开口端一个距离被纵向缝穿过的纵向区内,以及后切有一个朝纵向缝开口端方向渐缩的侧面。通过此模制件有按此方式设计的纵向缝,在后切的所在区内构成可沿径向弹性展开的扩张片。扩张片使得一个插入后切中的构件有可能在有开口的纵向缝那一端从模制件中拔出。但是,若在构件的相对端作用一个负载,则防止构件通过后切滑出。有利地,纵向缝的长度等于其宽度的至少5倍,以便有尽可能少的材料由于缝的形成而缺失。尤其在其用作膨胀暗销时,减小缝的宽度对于增加接触面有重要意义,这样可以承受更大的负荷。按一种优选的设计,纵向缝的长度至少等于模制件的内径,以便在扩张片展开时使模制件,尤其材料的应力保持得尽可能小。纵向缝设计得越长,径向偏转越小并尤其在后切区内材料的因而应力越小。优选地,纵向缝的长度至少等于模制件内径,以便在可展开的扩张片偏转时模制件,尤其材料的应力保持得尽可能小。有利地,后切离纵向缝开口端的距离等于纵向缝长度的0.25至0.75倍,以保证可展开的扩张片最佳偏转。优选地,模制件用高强度塑料制造,以便保证例如即使遇到大的负荷模制件仍有足够高的稳定性。此外采用高强度的塑料使扩张片有最佳的弹性特性。按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式包括,第一步有利地充填外模与一个有用于后切的扩张部分的芯棒之间的腔,以及在另一个步骤中,在除去外模后,一个围绕芯棒作用在被开口的纵向缝断开的端面上的脱模环这样相对于芯棒移动,即,使模制件从芯棒脱出。因此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保证最佳地制造模制件。通过改变芯棒的外轮廓形状,可在模制件内轮廓上制造几乎任意多种设计的后切。借助脱模环保证模制件从芯棒上快速和可靠地脱卸。由此缩短的生产周期尤其导致模制件极经济的生产成本,尤其对大量生产的产品,例如紧固件,业已证实这是特别有利的。采取下列措施可使这一情况更加有利,即,在内轮廓上的后切不必在一单独的工序中制造。下面借助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说明图1按本专利技术的模制件横截面放大图2图1所示模制件和插入的芯棒在脱模前;以及图3图1所示模制件和插入的芯棒在脱模后。图1和3表示一按本专利技术具有在内轮廓3上的一个环形后切4的基本上空心圆柱形的模制件1。沿模制件1纵向长度的大部分,有四个沿纵向(L)延伸朝模制件1一个端面方向开口的纵向缝5。在纵向缝5两个纵向端的径向投射区之间,设朝纵向缝5开口端方向有一渐缩的侧面9的后切5。纵向缝5与后切4一起构成四个弹簧弹性的扩张片10。后切离纵向缝开口端的距离a等于纵向缝长度l的0.25至0.75倍。纵向缝的长度l约等于纵向缝宽度b的5倍。按本专利技术的模制件1尤其表示在图2和3中的压铸制造法的第一个步骤中,充填在图中未表示的外模与具有用于后切4的扩张部分的芯棒7之间的腔。在另一个步骤中,在去除外模后,一个围绕芯棒7设在被开口的纵向缝断开的端面上的脱模环8这样相对于芯棒7移动,即,使按本专利技术的模制件1从芯棒7脱出,尤其如图3中所示。在此过程中扩张片10基本上沿径向向外回转并因而在后切4所在区释放芯棒。在这里脱模环8起模制件1止档的作用。由于扩张片10固有的弹性,它们自动重新回到尤其如图1所示的静止位置。圆柱形芯棒7为构成后切4在其外轮廓上有一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扩张部分11。由于设计具有沿拔出方向A下降的斜面12的扩张部分11,当模制件1从芯棒7脱模时扩张片10向外运动并因而释放芯棒7。权利要求1.可通过压铸制造的主要用作紧固件的基本上空心圆柱形的模制件(1),包括至少一个在内轮廓(3)上的环形后切(4),其特征为设至少两个沿大部分纵向长度延伸朝一个端面方向开口的纵向缝(5),后切(4)设在离纵向缝(5)开口端的距离(a)被纵向缝(5)穿过的纵向区内,以及后切有一个朝纵向缝(5)开口端方向渐缩的侧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件,其特征为纵向缝(5)的长度(1)至少等于纵向缝宽度(b)的5倍。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制件,其特征为纵向缝(5)的长度(1)至少等于模制件(1)的内径。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模制件,其特征为后切(4)离纵向缝(5)开口端的距离(a)等于纵向缝(5)长度(1)的0.25至0.75倍。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模制件,其特征为模制件(1)用高强度塑料制造。6.制造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模制件的方法,其特征为第一步充填外模与一个有用于后切(4)的扩张部分的芯棒(7)之间的腔,以及在另一个步骤中,在除去外模后,一个围绕芯棒(7)作用在被开口的纵向缝(5)断开的端面上的脱模环(8)这样相对于芯棒(7)移动,即,使模制件(1)从芯棒(7)脱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通过压铸制造的模制件(1),它有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在内轮廓(3)上的环形后切(4)的空心圆柱体形状。朝一个端面方向开口的纵向缝(5)沿大部分纵向长度延伸。后切(4)设在离纵向缝(5)开口端距离(a)处并有一个朝纵向缝(5)开口端渐缩的侧面。为制造此模制件,在外模与芯棒之间的腔通过压铸充填,在去除外模后,模制件借助脱模环从芯棒脱出。文档编号B22D17/22GK1363782SQ0114383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维泽尔·于尔根, 比斯平·海因茨, 齐默勒·克劳迪娅, 谢夫勒·彼得, 戴格勒·埃里希, 科尔布尔·阿洛伊斯 申请人:希尔蒂股份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通过压铸制造的主要用作紧固件的基本上空心圆柱形的模制件(1),包括至少一个在内轮廓(3)上的环形后切(4),其特征为:设至少两个沿大部分纵向长度延伸朝一个端面方向开口的纵向缝(5),后切(4)设在离纵向缝(5)开口端的距离(a)被纵向缝(5)穿过的纵向区内,以及后切有一个朝纵向缝(5)开口端方向渐缩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维泽尔于尔根比斯平海因茨齐默勒克劳迪娅谢夫勒彼得戴格勒埃里希科尔布尔阿洛伊斯
申请(专利权)人:希尔蒂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LI[列支敦士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