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19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紧固件,它包括销、护孔圈以及夹紧构件,其中:所述销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护孔圈包括凸缘部分和圆筒部分,而所述夹紧构件包括向内引导的支撑臂以及向外引导的夹紧片,所述头部包括:支撑部分,用于支撑夹紧构件的向内引导的支撑臂;容纳腔室,用于容纳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的侧面以沿着杆部中心方向引导;和加压面,用来向外挤压在销的杆部处的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并且形成有打开窗口,用于在护孔圈的圆筒部分处将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置于内部和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汽车的内部或外部部件等紧固在预定车身板上的紧固件
技术介绍
虽然没有特别说明,但是现有技术的这种紧固件包括两个部分,即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销和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护孔圈,前一销构件设有圆盘形的头部和从头部下表面垂下的圆柱体形状的杆部,该杆部沿着轴向方向在其侧面处形成有大直径沟槽和小直径沟槽,后一护孔圈构件设有圆盘形的凸缘部分和从凸缘部分的下表面垂下的圆柱体形状的圆筒部分,该凸缘部分形成有用于在其中心处插入销的杆部的开口,并且圆筒部分如此构成,从而使其圆周壁通过狭缝分成多个分开的腿形件,并且相应分开的腿形件的前端部分的内表面形成有用于单独地与上述杆部的大直径沟槽和小直径沟槽接合的膨胀凸起(例如,参见日本专利No.3332138)。另外,当实际上将构成汽车内部部件的装饰板固定在车身板上时,首先,从其前端侧将销的杆部插入到护孔圈的圆筒部分中以提供一种钉住的状态,其中在护孔圈的各分开的腿形件的前端部的内表面处形成的膨胀凸起,与在销的杆部处形成的小直径沟槽相接合,且当护孔圈的圆筒部分插入到在该状态下彼此对齐的装饰板和车身板的各连接孔中时,并且销的头部被推动以完全与护孔圈的凸缘部分相接触时,在这种情况下,各分开的腿形件的膨胀凸起与杆部的大直径沟槽相接合,且护孔圈的分开的腿形件膨胀以向外打开,因此将装饰板固定在车身板一侧上。因此,尽管在现有技术的紧固件的情况下,实现了能够将装饰板和车身板简单地固定的优点,但是另一方面,在固定装饰板的状态下,由于装饰板和车身板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护孔圈的凸缘部分和分开的腿形件从内侧和外侧夹紧的关系,显然,将车身板夹至连接孔的孔边缘的夹紧力被削弱,因此,不能施加较大的夹紧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紧固件所产生的问题而开发出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紧固件,其包括三个部分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销、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护孔圈以及由金属制成的夹紧构件,其中销包括头部和杆部,护孔圈包括凸缘部分和圆筒部分,而夹紧构件包括向内引导的支撑臂以及向外引导的夹紧片,并且其中通过形成用于沿着轴向可滑动地支撑夹紧构件的向内引导的支撑臂的支撑部分、用于容纳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的侧面以沿着杆部的中心方向导向的容纳腔室、以及用于在外面的销的杆部处将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向外压的加压面,并且形成用于在护孔圈的圆筒部分处将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置于内部和外部的打开窗口,可以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护孔圈的凸缘部分以及从该打开窗口向外伸出的、由金属制成的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来夹紧待固定的物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在销的杆部处形成的支撑部分包括用于接合以使得夹紧构件的向内引导的支撑臂在其下端下垂的接合边缘,并且在下垂的状态下,夹紧构件容纳于在销的杆部处形成的容纳腔室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支撑部分所包括的接合边缘构成了沿着倾斜的夹紧构件的向内引导的支撑臂的倾斜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三方面的基础上,夹紧构件包括在其与向内引导的支撑臂相对的一侧上的向外引导的防脱爪,且护孔圈的凸缘部分包括用于搭扣防脱爪的搭扣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基础上,护孔圈的凸缘部分所包括的搭扣部分的上表面构成锥形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基础上,护孔圈的凸缘部分所包括的搭扣部分包括上壁和下壁,其中上壁的上表面构成为锥形,而下壁在上壁的下侧上沿着直径方向延伸,并且夹紧构件的防脱爪进入到上壁和下壁之间所划分的凹入空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基础上,夹紧构件的向内引导的支撑臂可以至少在销的杆部处所形成的支撑部分的下端区域处沿着支撑部分的内侧和外侧方向移动,在沿着支撑部分的内侧方向移动向内引导的支撑臂的状态下,夹紧构件的防脱爪可以经过搭扣部分,而在沿着支撑部分的外侧方向移动向内引导的支撑臂的状态下,夹紧构件的防脱爪不能经过搭扣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基础上,销的头部包括厚壁上部板和薄壁下部板,并且在上部板和下部板之间划分出用于插入工具的沟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在护孔圈的圆筒部分处形成的打开窗口的下边缘接近与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的下表面相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夹紧构件包括一对夹紧构件,护孔圈的圆筒部分通过在分开的腿形件中的多个狭缝而分成两个或者多个分开的腿形件,在一侧上彼此相对的分开的腿形件形成有打开窗口,用于将各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置于内部和外部,且夹紧构件形成有膨胀凸起,其通过在其内表面侧与销的杆部接合而被朝外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至第十方面的基础上,从在销的杆部处形成的容纳腔室的两侧边缘上伸出一对防止移动的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紧固件,其包括三个部分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销、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护孔圈以及由金属制成的夹紧构件,其中销包括头部和杆部,护孔圈包括凸缘部分和圆筒部分,而夹紧构件包括向外引导的支撑臂和向外引导的夹紧片,其中销形成有用于容纳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的一侧以沿着杆部的中心方向导向的容纳腔室,和用于在杆部处将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朝外压的加压面,护孔圈的凸缘部分或者圆筒部分形成有支撑部分,用于保持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支撑臂,圆筒部分形成有用于将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置于内部和外部的打开窗口,并且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护孔圈的凸缘部分以及从该打开窗口向外伸出的、由金属制成的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来夹紧待固定的物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面的基础上,当在销的杆部处形成的加压面将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向外压时,在夹紧构件处形成弹性弯曲,且当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由在销的杆部处形成的容纳腔室容纳时,夹紧构件沿着消除弹性弯曲的方向弹性回复,且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从在护孔圈的圆筒部分处形成的打开窗口进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方面的基础上,护孔圈的凸缘部分形成有凹槽状的支撑沟槽,它从其内孔在直径增大部分中延伸,且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支撑臂由支撑沟槽保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五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方面的基础上,支撑沟槽设有伸出部分,且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支撑臂设有用于配合该伸出部分的凹槽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六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面的基础上,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支撑臂由护孔圈的支撑部分可枢转的保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七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六方面的基础上,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支撑臂构成为圆弧状的钩形,并通过钩形的内侧构成支点而被枢转的保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八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六方面的基础上,护孔圈的凸缘部分的侧面分隔有用于允许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支撑臂枢转的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九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六方面的基础上,销的头部的一侧分隔有用于允许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支撑臂枢转的空间。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当夹紧构件的向内引导的支撑臂由在销的杆部处形成的支撑部分支撑时,夹紧构件向下移动,同时通过向内引导的支撑臂滑动,向外引导的夹紧片的一侧容纳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固件,它包括:    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销;    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护孔圈;和    由金属制成的夹紧构件,其中:    所述销包括头部和杆部;    所述护孔圈包括凸缘部分和圆筒部分;    所述夹紧构件包括向内引导的支撑臂和向外引导的夹紧片;    所述销的头部包括:    支撑部分,用于可沿着轴向方向滑动地支撑所述夹紧构件的向内引导的支撑臂;    容纳腔室,用于容纳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的侧面以沿着杆部中心方向引导;和    加压面,用来向外挤压在销的杆部处的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并且形成打开窗口,用于在护孔圈的圆筒部分处将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置于内部和外部;并且    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护孔圈的凸缘部分和从该打开窗口向外伸出的由金属制成的夹紧构件的向外引导的夹紧片来夹紧待固定的物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筱崎伸哉田中启文涩谷明宏望冈保雄
申请(专利权)人:百乐仕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