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法国ITW专利>正文

定形孔中锁定的卡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03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卡扣(3)由两个部件组成,部件(1)是一端带有一杆帽(4)的一个杆(5),部件(2)带有两个弹性爪(12)和一个圆盘(11),圆盘(11)上有凸起的垂直弹性爪(12),杆(5)可以在圆盘(11)上的孔(16)中滑动,该卡扣(3)处于等待状态,部件(1)通过插入孔(16)中的杆(5)保持在部件(2)中,通过止滑面(9)和突起(10)锁紧该圆盘(11);一种锁定状态;一种解锁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些带有被隔开压紧的弹性爪的卡扣。更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定在定形孔中的卡扣。例如,这些卡扣可以将一种固定件固定在有这样定形孔的载体上。
技术介绍
法国专利2761127介绍了一种用带有两个变形爪的盲孔固定件,它由两个部件组成,第一个部件的两个弹性爪在无压力时呈松弛状态,可以插入一个载体的孔中,第二个部件带有一个固定脚,可以插入第一个部件,两个部件配合可以锁定在载体上,第一个部件的变形爪被固定脚隔开压紧在载体的孔壁上。将有预定形状的固定脚按进第一个部件中,使该固定件顺其轴向整个锁定在载体上,固定脚隔开压紧弹性爪。该固定件还可以通过将第二个部件旋转四分之一圈进行解锁。固定脚的截面形状呈H形,旋转四分之一圈后,使隔开压紧的弹性爪止动。该固定件解锁后,不能再通过旋转四分之一圈重新锁定,只能从载体上拔出。然而,该固定件从载体上取出后,用手分开弹性爪,释放出固定脚,然后将固定件恢复原状,插入第一个部件中,再重新锁定在载体上。已知,尤其在汽车领域一种叫“四分之一转”的卡扣,它由两个部件组成,第一部件带有弹性爪,用于插入预定形的孔中,第二个部件带有一个杆帽和一个截面为矩形的杆,两个部件的组配方式使得杆平行置于两个弹性爪之间。当受导向控制的杆与隔开的弹性爪不接触时,卡扣就可以解锁;当在解锁状态时,旋转四分之一圈,杆与隔开的弹性爪压紧,又可以重新锁定。只要简单地转动杆帽就可以实现卡扣的锁定和解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这种类型的卡扣。本专利技术卡扣用于固定在有定形孔的载体上,该卡扣由两个部件组成,第一个部件是一根一端带有一个杆帽的杆,第二个部件带有两个弹性爪和一个圆盘,圆盘上有凸出的垂直弹性爪,杆可以在圆盘上的孔中滑动,该卡扣的特征在于第一个部件在杆帽的相对端有一个突起状的止滑面,该止滑面突出并与带有杆帽的杆相垂直;整杆上设置有凸棱,在止滑面附近有一突起;在该圆盘的孔边缘上有一个开槽,用于给凸棱滑动导向,以便在第二个部件中按角位给第一个部件导向,当该杆在孔中滑动时,杆隔开压紧弹性爪;由于采用了这种结构,本专利技术卡扣可以设定在以下几种状态等待状态,第一个部件通过插入孔中的杆保持在第二个部件中,通过止滑面和突起锁紧该圆盘;锁定状态,第一个部件和第二个部件套在一起,即杆紧贴弹性爪,并能在圆盘上自由旋转,第二个部件锁定在第一个部件的杆帽和止滑面之间,弹性爪被杆隔开压紧;解锁状态,第一个部件和第二个部件套在一起,即杆紧贴弹性爪,并能在圆盘上自由旋转,第二个部件锁定在第一个部件的杆帽和止滑面之间,弹性爪不与杆接触。通过简单地按压杆,卡扣就能从等待状态转换到锁定状态,通过简单地使杆旋转就能从锁定状态转换到解锁状态。首先按压第一部件的杆帽,即将杆压入第二部件中,这种卡扣就从等待状态下完成了安装。这种安装即简单又迅速,只需按压就能锁定卡扣,并将需要固定的部件锁定在孔中。当需要即快速省力,又牢固的安装时,本专利技术这种安装是非常有利的。例如用于汽车安装生产线。这种一按就安装的方法还适用于有效又可靠的盲孔安装。按压安装完毕后,卡扣就固定在孔中,旋转第一部件的杆帽就能解锁。可以根据需要沿适宜方向旋转杆帽就可以解锁和锁定卡扣。一次安装后,本专利技术卡扣具有传统的“四分之一转”的所有优点。为了更好地给杆导向,卡扣可以带有两条凸棱和两个相应的开槽,每条凸棱有一个突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最佳特征,凸棱的截面基本为三角形,沿杆的整个长度设置,与所述三角形截面的一个角平齐。另外,杆基本为矩形截面,用于锁定和解锁。该杆的矩形截面可以有两个圆角,呈对角线布置,这些圆角的作用是便于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转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最佳特征,凸棱的截面基本为三角形,沿杆的整个长度设置,与杆矩形截面的一个角平齐,在锁定向解锁状态转换时,对旋转的杆构成阻动块。止滑面可以由横向突起的止动盘构成,位于杆帽的另一端。为了使弹性爪被隔开锁紧,弹性爪各带有一个与杆配合的锁定斜坡,用于转换到锁定状态。这些锁定斜坡可以面朝面、侧向相互交错布置,以便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转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最佳特征,圆盘带有一个与止滑面相配合的圆形凸肩,用于卡扣的等待状态。另外,卡扣还可以在杆头的连接部位设置一圆形段,使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可以互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最佳特征,每个弹性爪一个与止滑面相配合的凸肩,使等待状态和锁定状态不能互换。另外,本专利技术卡扣在模制时第一个部件和第二个部件可以脆性连接,第一部件的杆可以面对面地朝向第二个部件的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卡扣第一个部件的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卡扣第二个部件的透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由图1、2中所示的部件1和部件2组成的卡扣的透视图;图4是图6中沿IV-IV剖开的剖视图;图5是图7所示的卡扣的底视图;图6、7是图3所示卡扣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8是图7中沿VIII-VIII剖开的剖视图;图9是图6所示状态的卡扣的纵剖面图;图10是图7所示状态的卡扣的纵剖面图;图11是类似于图9的处于等待状态的卡扣的剖面图;图12是与图11中卡扣处于等待状态的左视图;图13是类似于图9和11的处于锁定状态的卡扣的剖面图;图14是类似于图13的处于解锁状态的卡扣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列非局限性的最佳实施方式仅仅作为实施例,通过这些实施例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下面参照下列附图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图1和2分别表示部件1和2,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卡扣3。部件1有一个杆帽4,横向连接一根杆5。部件1的杆帽4呈圆盘形,上面有一个能容纳一个改锥头或一个硬币的浅槽6,它用于带动部件1旋转。杆5的轮廓基本为矩形截面,它带有两个凸棱7,位于杆5的矩形截面相对的两角。杆5与杆帽4相对的一端带有一个止动盘8,有一个止滑面9,与杆帽4平行延展。在每个凸棱7上的止动盘8一侧,沿凸棱7的整个横边设置一个向外突出的突起10。图2所示的部件2有一个圆盘11,垂直连接有两个弹性爪12。在两个弹性爪12之间设置有两个突出于圆盘11的卡爪13。每个弹性爪12的弧形壁的外侧都带有突起14,内壁表面有锁定斜坡15。圆盘11中心开一个基本为圆的孔16,位于弹性爪12和卡爪13之间。另外孔16的边缘还有两个对称的开槽17。开槽17的截面与部件1的凸棱7的截面相匹配。图3表示部件1和部件2装配后组成的卡扣3。可以用相同的聚合物制造卡扣3所需要的部件1和部件2,用一个模具同时模制出这两个部件,以得到图3所示的卡扣,该卡扣是模制的整个卡扣3,即部件1和部件2是一个整体。更具体地讲,部件1和部件2脆性连接,即部件1的止动盘8和部件2的中心孔16的边缘脆性连接在一起。图4-10从多个视角展示了该卡扣3的模制状态。图6和7分别是卡扣3的前视图和左视图。剖视图4表示图6中杆5的截面。构成杆5的矩形截面有两个相互对置的圆角18,每个圆角18都与相互对置的凸棱7相连,凸棱7的截面基本为三角形。剖视图8表示杆5的截面的形状和凸棱7上突出的突起10。图5表示图7所示的卡扣3的底视图。通过图5可以看清弹性爪12和圆盘11上的卡爪13以及孔16边缘的开槽17的设置。图5表示相互对置设置的锁定斜坡15,凸台侧向相互交错排列。图9、10分别表示卡扣3的纵剖面图,卡扣3处于图6、7中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定形孔中锁定的卡扣(3),该卡扣(3)由两个部件组成,部件(1)是一端带有一杆帽(4)的一个杆(5),部件(2)带有两个弹性爪(12)和一个圆盘(11),圆盘(11)上有凸起的垂直弹性爪(12),杆(5)可以在圆盘(11)上的孔(16)中滑动,其特征在于:    部件(1)在杆帽(4)的相对端有一个突起状的止滑面(9),该止滑面(9)突出并与杆(5)相垂直;    沿整个杆(5)设置有凸棱(7),在止滑面(9)附近有一突起(10);    在该圆盘(11)的孔(16)边缘上有一个开槽(17),用于给凸棱(7)滑动导向,以便在部件(2)中对部件(1)进行角位导向,当该杆(5)在孔(16)中滑动时,杆(5)隔开压紧弹性爪(12);    卡扣(3)可以设定在下列状态:    等待状态,部件(1)通过插入孔(16)中的杆(5)保持在部件(2)中,通过止滑面(9)和突起(10)锁紧圆盘(11);    锁定状态,部件(1)和部件(2)套在一起,即杆(5)紧贴弹性爪(12),并能相对圆盘(11)自由旋转,部件(2)锁定在部件(1)的杆帽(4)和止滑面(9)之间,杆(5)隔开压紧弹性爪(12);    解锁状态,部件(1)和部件(2)套在一起,即杆(5)紧贴弹性爪(12),并能相对圆盘(11)自由旋转,部件(2)锁定在部件(1)的杆帽(4)和止滑面(9)之间,弹性爪(12)不与杆(5)接触;    通过简单地按压杆(5)卡扣(3)就能从等待状态转换到锁定状态,通过简单地旋转杆(5)就能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皮埃尔莱塞克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ITW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