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显德专利>正文

孔中三分向地震波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271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孔中三分向地震波测量仪,在壳体上装有弧状伞板,弧状伞板前端部位安装有活动插头,其两侧开有通孔,壳体内前端部位安装有活塞杆,其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装有伞板珠锁与活动插头的通孔相碰接,活塞杆前端部位与壳体前端安装的探杆相碰接,活塞杆后端部位套接有弹簧与壳体内安装的继电器相靠接,壳体内还装有检波器连接有电缆线穿过上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灵敏度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测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孔中三分向地震波测量 仪是广泛应用于勘察设计、岩土工程的地震场地类别划分,工程场地的 地震安全性评价(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城巿地震小区划,(剪切刚 度法)及震害预测、砂土夜化判别和地震场地类别划分中使用的专业仪 器。
技术介绍
目前,孔中三分向地震波测量仪是用于钻孔中测量地基土层地震波 的仪器。本仪器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为触发传感器,另一部分为孔中三 分向测量探测器。以往,先将探测器放入钻孔中不同土层深度之后,再 用重锤敲击叩板震源,产生一瞬态击振力时,再以脉冲信号的形式通过 传感器触发到釆集仪上,直接测量出压缩波(P波纵波)和剪切波(S波 横波)的波速参数值,再经过分析得出结论,用于满足地震系统中为了防震减灾的需要。自从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发布以后,更 广泛用于勘察设计,岩土工程中的地震场地类别划分中应用。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同类产品中都应用传统的思路方法,井下孔中要 设置探测器,探测器外套一个胶囊,釆用气压胶囊方式与井壁固定,当 探达到预定深度(由测量绳测出)时,用外接打气简把空气注入胶囊,使 胶囊膨胀后,即可将探测器固定帖在孔壁上测量。打气时,还需用手上 下升降提升绳,用手感判断探测器是否与井壁固定。同时在地面需要敲 击板震源触发信号,传统方法是用10磅-18磅的重锤敲击一个紧贴地面 且上施加500-1000公斤重物的平板所产生的弹性波,此波被传感器接收 后,再传送到采集仪上得出数据分析结果。此仪器使用中存在费工费时, 操作程序烦瑣,测量结果模糊、误差大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 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快捷,测量数据准确的孔中三分向地震波测量仪。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釆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壳体上装有弧状伞板,弧状伞板前端部位安装有活动插头,其两侧开有通孔,壳体 内前端部位安装有活塞杆,其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装有伞板珠 锁与活动插头的通孔相碰接,活塞杆前端部位与壳体前端安装的探杆相 碰接,活塞杆后端部位套接有弹簧与壳体内安装的继电器相靠接,壳体 内还装有检波器连接有电缆线穿过上端盖。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技术简单方便实用,灵敏度高,不仅 大大提高测试速度,还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弹性成本。孔中探测器部分 突破原始的探测器在井下与孔壁紧密贴壁难的技术问题,增强了测量数 据的精密性、真实性,且提高了测量速度,保证了探测器的使用安全性, 防止造成使用过程中的人为损失。同时探测器维修更换方便,牢固耐用。 测量数据的精度、-波形清晰真实,此装置在以往制造的井中三分量测量 探测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内芯选用高灵敏度检波器装置,高强的密 封防水性能大大提高了探测器的灵敏度,增强了测试的精密度,减少了 检测分析的误差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弧状伞板打开与壳体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I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一图3可知,本技术是在壳体1上装有弧状伞板2,弧状 伞板2前端部位安装有活动插头3,其两侧开有通孔4,壳体l内前端部 位安装有活塞杆5,其上设有环形凹槽6,环形凹槽6内装有伞板珠锁7 与活动插头3的通孔4相碰接,活塞杆5前端部位与壳体1前端安装的 探杆8相碰接,活塞杆5后端部位套接有弹簧9与壳体1内安装的继电 器10相靠接,壳体l内还装有检波器11连接有电缆线12穿过上端盖。 所述的壳体1前端装在上端盖13,下端安装下端盖14。 本技术三分向测量地震波探测器结构示意图,内置三只动圈式 速度传感器,分一只垂直,两只相互垂直的水平放置,当地面有垂直敲 击产生震动时,其中放置在探测器中的x、 y、 z三个分量总体的线圈两端感应出电信号,从而将地面的机械震动转换成电信号。该探测器内置三只28HZ芯体并按笛卡尔坐标排列,其中垂直向芯体 为Z向,上水平向芯体X方向,下水平向芯体Y方向和上水平互为垂直 向放置,当垂直锤击地面时,主要以z向接收压缩波(p波纵波)为主, 当水平锤击地面时,主要以x、 y向接收为剪切波(s波水平波),通过正 反两次锤击,接收x、 y向波型反向特征确定初始相位到达的时间计算s 波速值。探测器半自动珠琐式伞板是通过接入电源前后,使探测器伞板开合 达到自动打开和手动合并两中状态。当探测器电源线接入12v电池后, 继电器产生磁力,压缩弹簧吸住套栓,套栓上移带动珠锁中滚珠滚动上 移,从而使滚珠把伞板插头与探测器主体合并。当探测器放到孔底断电 后,电磁力消失带动弹簧弹起,使得探杆与继电装置分离,探杆位移下 降,珠锁中滑落到索道中滚珠位置下降珠锁关闭,探测器下端伞板插头 带动伞板自动弹起支撑孔壁。最后当探测器完成工作拉出孔时,需用手动配合合并关闭伞板,使 锁珠锁住伞板插头。当没有外接电源时珠瑣卡槽能锁住伞板,控制其不 随意打开。使用本技术孔中三分向地震波测量仪接入12v电池使探测器内 控制装置产生磁力吸住探杆当探测器放到孔底断电后,探测器伞板自动 打开支撑孔壁,可以随时向上提拉测取不同深度土层地震波的速度。如果 钻孔中有泥浆,探测器自重放不到孔底时可加上配重锤或探测器放到孔 底撞击探杆支撑伞板自然打开。放置好孔中的三分向地震波探测器后再 和放大器及记录器连接,打开电源开始测量,观察记录是否记录正常波 形参照放大仪、记录仪使用说明书检查测量初始起震信号是否正常是采 集仪器触发的关键,把触发信号固定在击震锤上连线接到测量仪器第一 通道,孔中探测器中X、 Y、水平向传感器接第二和第三通道,Z、垂直向 传感器接第四通道,然后击震锤,敲击地面距离钻孔3米左右挖出2个相 距2米原状土的坑,放好铁板作为水平击震点,钻孔和击震点成等腰三 角形,击震点为两底角,替代了以往的击振板。测量完毕后,按住撞击 探杆进行瑣住侧壁伞板。权利要求1. 一种孔中三分向地震波测量仪,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上装有弧状伞板(2),弧状伞板(2)前端部位安装有活动插头(3),其两侧开有通孔(4),壳体(1)内前端部位安装有活塞杆(5),其上设有环形凹槽(6),环形凹槽(6)内装有伞板珠锁(7)与活动插头(3)的通孔(4)相碰接,活塞杆(5)前端部位与壳体(1)前端安装的探杆(8)相碰接,活塞杆(5)后端部位套接有弹簧(9)与壳体(1)内安装的继电器(10)相靠接,壳体(1)内还装有检波器(11)连接有电缆线(12)穿过上端盖。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中三分向地震波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壳体(1)前端装在上端盖(13),下端安装下端盖(1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孔中三分向地震波测量仪,在壳体上装有弧状伞板,弧状伞板前端部位安装有活动插头,其两侧开有通孔,壳体内前端部位安装有活塞杆,其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装有伞板珠锁与活动插头的通孔相碰接,活塞杆前端部位与壳体前端安装的探杆相碰接,活塞杆后端部位套接有弹簧与壳体内安装的继电器相靠接,壳体内还装有检波器连接有电缆线穿过上端盖。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灵敏度高。文档编号G01V1/16GK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孔中三分向地震波测量仪,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上装有弧状伞板(2),弧状伞板(2)前端部位安装有活动插头(3),其两侧开有通孔(4),壳体(1)内前端部位安装有活塞杆(5),其上设有环形凹槽(6),环形凹槽(6)内装有伞板珠锁(7)与活动插头(3)的通孔(4)相碰接,活塞杆(5)前端部位与壳体(1)前端安装的探杆(8)相碰接,活塞杆(5)后端部位套接有弹簧(9)与壳体(1)内安装的继电器(10)相靠接,壳体(1)内还装有检波器(11)连接有电缆线(12)穿过上端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显德吴丹
申请(专利权)人:吴显德吴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