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合感温材料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117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1:46
一种基于混合感温材料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混合感温材料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高温区间的测温方法不能兼具高灵敏度和低不确定度的问题,方法:(1)以Eu

A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 of Mixed Temperature Sensing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混合感温材料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混合感温材料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科学研究及工业生产中某些环境下对温度测量的需要,荧光温度传感技术这种基于荧光材料的测温方法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实现对温度非接触式、长期、稳定和精确的温度测量。荧光强度比测温技术(FIR)是荧光温度传感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此方法利用了激发态的稀土离子的两个相邻的热耦合能级向某一低能级跃迁时发射的荧光强度的比值来测温,采用这种比值的方法测温具有抗干扰、噪声小、成本低的优点,这两个相邻的上能级称为热耦合能级对(TCL)。FIR技术中,两个荧光强度的大小与能级上热布局的粒子数成正比,而热布局的粒子数满足玻尔兹曼分布,因此荧光强度的比值满足公式FIR=Aexp(-ΔE/kT)。式中,FIR表示荧光强度比值、ΔE为两个热偶和能级之差、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温度。由此公式可以得出,FIR技术的测温相对灵敏度为Sr=ΔE/kT2。目前,荧光强度比测温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困难。由FIR原理可知,当感温材料选定时,热耦合能级对是确定的一对能级,即能级差ΔE是常数,则测温灵敏度Sr=ΔE/kT2也是确定的。则相对灵敏度Sr是与1/T2是成正比的,这个函数关系决定了,随着温度的升高,Sr会急剧下降,难以在高温区获得高灵敏度。因此,为了获得更高的测温灵敏度,通常需要选择能级差ΔE更大的材料。但是,由于能级上的粒子数之比正比于exp(-ΔE/kT),ΔE增大时两个能级布局的粒子数相差很大,热耦合能级对的上能级辐射的荧光强度很弱,两个荧光谱带的荧光强度甚至相差1-2个数量级,即增大了相对灵敏度的同时增大了测温不确定度,所以通常要求所选的两个热耦合能级之差ΔE要小于2000cm-1。但是,对测温方法的评价不仅包括测温灵敏度,其测温精度、不确定度更为重要,是衡量测温系统的重要参数,我们需要提升相对灵敏度并降低测温不确定度。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在某一温度下的不确定度定义为ΔT,则荧光强度比FIR与相对测温不确定度ΔT以及测温灵敏度Sr之间就可以建立如下关系由误差传递公式可知荧光强度比的不确定性是由两个荧光谱带的荧光强度的不确定性共同决定的,因此一个荧光谱带的强度减弱会导致整个测温不确定度增大,即测温精度降低。在FIR技术中,提高灵敏度的同时,由于热耦合能级对的能级之间能量差增大,ΔFIR/FIR也会增大,就会同时增大测温的不确定度。因此,单一的提高灵敏度对测温系统的性能提升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当ΔE减小时,FIR公式又不完全满足玻尔兹曼分布,此时公式中需要加入修正项,变为FIR=Aexp(-ΔE/kT)+B,修正项B的引入会引起测量误差的增大,导致测温结果不准确,当ΔE减小时,相对灵敏度也会降低。因此FIR测温技术难以同时满足具有较高的测温灵敏度和测温准确性的要求。因此,为了使得荧光强度比测温技术更好的应用到测温领域中,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测温方法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高温区间的测温方法不能兼具高灵敏度和低不确定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混合感温材料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混合感温材料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将Eu3+:AVO4与Cr3+:Al2O3混合,得到感温材料;二、将感温材料放入冷热台,以405nm激光器发出的近紫外光作为激发光源,在543至673K温度区间内利用618nm和694nm的两个荧光带的积分强度比值进行温度定标,得到温度标定曲线;三、将感温材料放置于待测环境,利用温度标定曲线进行待测温度的测量,即完成测温方法。本专利技术基于Eu3+:AVO4与Cr3+:Al2O3混合材料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是基于下述硬件系统实现的,硬件系统包括405nm激光器、透镜、Eu3+:AVO4/Cr3+:Al2O3混合感温涂层材料、600nm截止滤光片、光谱仪、计算机。405nm激光器发出的近紫外光经过凸透镜汇聚照射到混合感温涂层材料上,Eu3+:AVO4/Cr3+:Al2O3所发射的荧光通过凸透镜汇聚入射到成像光谱仪中,光谱仪探测器前加一个600nm的截止滤光片,消除光源的干扰,光谱仪连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给出待测量的温度值。本专利技术基于Eu3+:AVO4与Cr3+:Al2O3混合材料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具体过程是:405nm激光器发出的近紫外光作为激发光源,经过透镜汇聚到Eu3+:AVO4/Cr3+:Al2O3感温涂层材料上,稀土离子Eu3+及过渡族金属离子Cr3+被激发出荧光,荧光经过凸透镜汇聚、经过滤光片滤掉600nm以下的杂散光再耦合到成像光谱仪的光纤中。光谱仪所探测的荧光来源于Eu3+离子的5D0到7F2能级以及Cr3+离子的2E到4A2能级的辐射跃迁,成像光谱仪监测位于618nm和694nm的两个荧光峰。随着温度的升高,位于618nm处的Eu3+离子辐射的荧光谱带逐渐增强,位于694nm处的Cr3+离子辐射的荧光谱带逐渐减弱,则荧光强度比FIR为I618/I694,此时发生辐射跃迁的这两个能级不是热耦合能级对。在543至673K温度区间内,荧光强度比FIR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且与温度T存在单调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多项式拟合,因此一个FIR值对应唯一的温度值T,则可以通过监测荧光强度比值来实现测温的目的。将感温材料直接置于待测温度场中,监测发射出的荧光,采集荧光的成像光谱仪连接到计算机,计算机对采集到的光谱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并记录FIR的数值,根据荧光强度比温度曲线给出待测温度值。也可以将感温材料涂覆在固定要监测的温度场表面,通过光纤束或CCD同时采集整个温度场的荧光,给出温度场的温度分布情况。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选用的Eu3+:AVO4/Cr3+:Al2O3混合感温涂层材料能够采用405nm激发且同时获得两个极强的荧光谱带,这是因为Eu3+与Cr3+都是荧光量子效率极高的发光离子。采用下转换激励方式能够消除激光泵浦功率的影响,获得更稳定的温度测量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Eu3+:AVO4的荧光增强,而同时Cr3+:Al2O3的荧光减弱,两个荧光谱带的强度变化规律相反,具有更高的测温灵敏度。在已具有高灵敏度的同时,由于两个荧光谱带的荧光强度很强,探测器探测的荧光强度不确定度小,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测温方法具有很低的不确定度,在633K这个较高的温度,本专利技术的测温方法响应时间短,最快可达30ms,适当延长响应时间能够降低测温不确定度,在响应时间1s时,即可获得6mK的不确定度。采用Eu3+:AVO4/Cr3+:Al2O3混合感温涂层材料,可以将感温材料直接涂覆在待测物体表面,实现温度场分布的测量。在升温降温循环实验中表明,本专利技术的测温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延长响应时间可以获得更低的测温不确定度,针对不同的测温需求,通过调节系统响应时间与测温不确定度可以获得最优化的测量方案。从而改变系统最佳的温度测量范围,提高了本专利技术测温系统应用的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405nm激光、2是透镜、3是Eu3+:AVO4/Cr3+:Al2O3混合感温涂层、4是透镜、5是600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混合感温材料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将E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混合感温材料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将Eu3+:AVO4与Cr3+:Al2O3混合,得到感温材料;二、将感温材料放入冷热台,以405nm激光器发出的近紫外光作为激发光源,在543至673K温度区间内利用618nm和694nm的两个荧光带的积分强度比值进行温度定标,得到温度标定曲线;三、将感温材料放置于待测环境,利用温度标定曲线进行待测温度的测量,即完成测温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感温材料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Eu3+:AVO4和Cr3+:Al2O3的制备方法均是高温固相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感温材料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先分别将Eu3+:AVO4与Cr3+:Al2O3研磨成粉体,然后混合压片,即得到感温材料。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国周圆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