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构筑的市政道路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0916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构筑的市政道路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竖直平行插入道路两侧的槽型混凝土板桩,相邻槽型混凝土板桩间榫接;槽型混凝土板桩的侧壁设有螺栓孔,对应槽型混凝土板桩的螺栓孔内设有通长的张拉钢筋锚杆,张拉钢筋锚杆上套设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母设置在槽型混凝土板桩内外两侧,对槽型混凝土板桩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槽型混凝土板桩间分层回填土体,夯实填土路基表面铺设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作为机动车道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加固路基,降低路基路面沉降变形,取代传统常规市政道路的路基放坡设置的施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道路施工占地面积,提高道路施工的效率,降低道路建设成本。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Based on Prestressed Concrete Slab Pil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构筑的市政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构筑的市政道路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对现有路基形式、工艺特征和技术方法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市政道路路基工程都带有占地面积较大的放坡并伴随边坡支护方法。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空间日益拥挤,城市土地价格居高不下,导致新建市政道路的可用面积十分有限。若继续采用放坡与边坡支护路基,将极大增加道路的占地面积和建设成本,减小道路有效宽度。且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以放坡加固的路基容易产生过大的位移变形,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造成道路路面不平顺,影响车辆的日常通行。因此,有必要采取更有效的市政道路施工措施,以减小道路土地占用比,增大市政道路使用宽度,并有效控制运营期的路基边坡滑动位移和路面的差异沉降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构筑的市政道路施工方法,旨在将预应力混凝土板桩应用于市政道路边坡支护及路基工程,有效替代常规的放坡施工工艺,减小道路占地面积,节约城市土地资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构筑的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平行插入道路两侧的槽型混凝土板桩,相邻槽型混凝土板桩间榫接;槽型混凝土板桩的侧壁设有若干螺栓孔,对应槽型混凝土板桩的螺栓孔内设有通长的张拉钢筋锚杆,张拉钢筋锚杆上套设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母设置在槽型混凝土板桩内外两侧,对槽型混凝土板桩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槽型混凝土板桩顶部铆接有冠梁,冠梁上设有锚入槽型混凝土板桩的承载板,承载板上浇筑有混凝土路面作为步行或非机动车道路;槽型混凝土板桩间分层回填土体,土层间布设有土工格栅或土工布,夯实填土路基表面铺设有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作为机动车道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构筑的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平行插入道路两侧的槽型混凝土板桩,相邻槽型混凝土板桩间榫接;槽型混凝土板桩的侧壁设有若干螺栓孔,对应槽型混凝土板桩的螺栓孔内设有通长的张拉钢筋锚杆,张拉钢筋锚杆上套设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母设置在槽型混凝土板桩内外两侧,对槽型混凝土板桩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槽型混凝土板桩顶部铆接有冠梁,冠梁上设有锚入槽型混凝土板桩的承载板,承载板上浇筑有混凝土路面作为步行或非机动车道路;槽型混凝土板桩间分层回填土体,土层间布设有土工格栅或土工布,夯实填土路基表面铺设有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作为机动车道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构筑的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混凝土板桩的侧壁还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外端连接市政管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构筑的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钢筋锚杆可替换为预应力锚索。4.如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基于预应力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华王蕴晨杨鹿鸣陈月香鲍锋李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